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7年,美国植物病毒学家迪纳(T. O. Diener)发现,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致病因子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没有类脂和蛋白质成分的单链RNA环。迪纳把这类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Vroid)。类病毒比最小的RNA病毒还小10倍,仅有359个核其酸。这样小的基因不  相似文献   

2.
简谈亚病毒     
亚病毒包括卫星RNA、类病毒和朊病毒。卫星RNA和类病毒只含RNA ,无蛋白质外壳。而朊病毒至今被认为它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1 类病毒1971年Diener首次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体是类病毒 ,它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单链环状RNA分子 ,一般含有 2 4 6个~ 375个核苷酸 ,均  相似文献   

3.
朊病毒的重大发现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章综述了朊病毒蛋白(PrP)、朊病毒蛋白基因、朊病毒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rPSC形成的“种子”模式和“重折叠”模式以及引起朊病毒病的“唯蛋白”学说和“类病毒”学说,对朊病毒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朊病毒的命名争议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朊病毒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病毒,它的发现曾经动摇过中心法则。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本文拟通过介绍其发生、本质、致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及防治,简述其科学意义,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它。  相似文献   

5.
类病毒     
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首次发现了一种马铃薯纤块茎病。这种病能使马铃薯块茎变成多瘤状并伸长,而且常因表面形成深沟而断裂。感染此病使马铃薯减产20%-70%。1967—1971年,在美国工作的瑞士学者Dienerto将患马铃薯纤块茎病的块茎抽提物超离心和凝胶电泳后,发现了一条比病毒分子更小的区带,而健康的块茎却没有。经感染性试验,RNA  相似文献   

6.
朊病毒是一种裸露的、小分子量、有侵染性的RNA或蛋白质分子。人和哺乳动物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与朊病毒有关。牛海绵状脑病(Bovin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病毒与目前在英国发现的一种新型的人防病毒(vCJDV),是同一种病毒。  相似文献   

7.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极罕见的传染性致病因子,引起的病变主要是蛋白质淀粉样变性。许多致命的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退化症均与此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朊病毒的发现过程、分子结构及致病机制,以期为阻止朊病毒疾病的病理发生及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198 2年 ,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朊病毒(prion)的概念 ,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 (proteinaceousin fectiousparticles) ,并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 (prionpro tein) ,简称为PrP。朊病毒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 ,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相同的一种蛋白质传染病原体。它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重量在 2 70 0 0~ 30 …  相似文献   

9.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极罕见的传染性致病因子,引起的病变主要是蛋白质淀粉样变性。许多致命的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退化症均与此有关。本主要介绍了朊病毒的发现过程、分子结构及致病机制,以期为阻止朊病毒疾病的病理发生及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朊病毒的特征,它是一种蛋白质感染因子,不含核酸,由正常脑组织中的PrP(称为PrPC)变构而来,能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并对它关于可能改变中心法则的认识误码区作一些说明和辨析。  相似文献   

11.
朊病毒是由一种分子量为33—35kD的正常细胞蛋白PrPC发生构型转变形成的结构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等常规病毒的生理特性,但它要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要小得多,且其复制过程不符合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作为一类新的病原体,它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许多重要疾病,因此对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等的深入研究将为控制这类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动物病毒进攻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关于动物疾病的消息,不断惊扰着全世界的神经。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猴天花、西尼罗与埃博拉病毒,也许还包括SARS,这些“人畜共患疾病”频频突袭人类,似乎在提醒我们——微生物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星球了。对此,我们人类更像是地球的客人,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依然抗争着禽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以及SARS病毒等对生命威胁和享受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思考病毒的起源和进化的分子机理是痛定思痛且必须关心审视的医学科学问题。病毒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间的非细胞生命体,关于它的起源及进化有3种观点:1自起源理论,病毒先于细胞产生于生命前地球,然后进化成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2平行进化理论,病毒和细胞是在生命前环境条件下同时平行起源而成,进化过程中形成寄生于细胞的关系;3细胞源退化理论或逆向理论,病毒是细胞形成之后,向外"抛出"的大分子或其复合体,来源于并寄生于细胞。近些年的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揭示:理解并接受病毒起源的多元性,认同病毒在生命历史起源进化的多机制特征,是回答自然赋予的这一生物医学课题命题的最合理答案。  相似文献   

14.
朊病毒的遗传物质真的是蛋白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丽 《科学教育》2006,12(3):F0004-F0004
1986年在英国发现的“疯牛病”(牛海绵脑病),严重打击了养牛业并危及人类健康,震惊全世界,至今余波未平,其病原也是朊病毒。那么朊病毒是通过何种方式在牲畜中传播,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给人类?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呢?面对以上诸多问题,在各种的高考教辅资料中均认为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朊病毒的遗传物质真的是蛋白质吗?朊病毒(prion)是动物与人传染性海绵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hathy,TSE)的病原,实质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它没有核酸,只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本质是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早在15世纪发现的…  相似文献   

15.
在2003年6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科书第一册中,关于核酸的解释中有“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把“核酸”作为“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我有几点意见想和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正> 朊病毒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病毒,它的发现曾经动摇过中心法则。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本文拟通过介绍其发生、本质、致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及防治,简述其科学意义,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页病毒无论是种类变化还是对计算机的攻击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对网络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用户来说,掌握对付网页病毒的相关知识已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病毒的生命特征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作为一种新的病原是在19世纪末才被发现和认识的。在这以后的一百年中,人类已发现的各类病毒近4500种,至今仍有许多新病毒被发现。在不断发现病毒的过程中,人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病毒是怎样出现的?病毒作为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同时又是最小的生命体的生命特征是什么?它究竟有没有生命?病毒的本质是什么?这些疑问涉及到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本质等生命科学重大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是一切除朊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有两大类,即DNA和RNA。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同时都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这是病毒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与细胞最根本的区别之一。病毒也因此被区分为两大类:即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DNA,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RNA。可用下面的表格来注意区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