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一般食用的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西瓜的幼苗,染色体加倍,就可以得到四倍体(4n=44)。再用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3n=33)。三倍体的种子长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组合和分离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可育性的生殖细胞。所以胚珠不能发育成为种子。但其子房在受到普通西瓜成熟花粉的刺激后,能正常发育成果实。无籽西瓜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籽西瓜真的不结籽吗?吃过无籽西瓜的人都知道:无籽西瓜的果实里面有大量未发育不带硬壳白色的瘪子,但偶尔也有少量带硬壳的真正的种子。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这是为什么呢? 无籽西瓜属同源三倍体植株(3n=33),其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每三个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或组成三价体(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或组成二价体(两个染色体连和单价体(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在后期时,二价体分离正常,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细胞两极的一极,而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细胞的一极,另一条则进入细胞的另一极。据观察,对于同源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无籽西瓜因其具有含糖量高、口感好、易贮藏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其培育过程未必人皆知之。笔者现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谈一浅见:1原理 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碍纺锤丝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组不能分向两极,并在中间形成次生壁。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瓜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  相似文献   

3.
无籽西瓜是三倍体 ,由于它的染色体配对发生了紊乱 ,从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在分裂前期 ,每种染色体有三个 ,组成三价体 (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 ) ,或者组成二价体 (二个染色体连在一起 )和单价体 (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 )。在分裂后期 ,二价体分离正常 ,但三价体一般是两个染色体进入一极 ,一个进入另一极。单价体有两种可能 ,或是随机进入某一极 ,或是停留在赤道板上 ,随后在细胞质中消失。因此 ,三价体和单价体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三倍体产生的配子中 ,具有N和 2N的染色体是有功能的 ,能受精 ,但这样的配子形成的机率极…  相似文献   

4.
高洪图 《生物学教学》2011,36(12):67-68
1三体与三倍体三体,指的是二倍体中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因变异而增加了一条,比如人的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成为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三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分为天然形成的三倍体(如香蕉)和人工诱变形成的三倍体(如无籽西瓜)。三体和三倍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有些三体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不能生育后代(如特纳氏综合征,45,XO),而有些三体即使能生殖,但产生畸形后代的可能性大大增大,从遗传病预防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5.
<正>1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为何无种子?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无子西瓜是三倍体(3N=33),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二倍体西瓜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第一年:制备三倍体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4N=44)西瓜植株;然后让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取其花粉授于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与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由其发  相似文献   

6.
1 在无籽西瓜的制种过程中 ,人们通常是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粒 ,从而结出三倍体的西瓜种子 (♀ 4n×♂ 2n)。可否反交 ?三倍体西瓜无种子 ,其实是有种皮而无胚 ,其种皮是由珠被形成的发育不全的白嫩秕籽。若反交 (即♀2n×♂ 4n) ,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得到 3n种子 ,但在生产实践中却难以座果 ,即使座果了 ,果实中 3n种子的数量也极少 ,而成为当代无籽西瓜。而且在这种种子形成的 3n植株上 ,雌花中的珠被会发育成硬壳种皮 ,吃时就象有种子一样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不选择其反交。2 在生产三倍体无籽西瓜时 ,三倍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方法:利用人工诱导获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气孔、染色体等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甜叶菊三倍体气孔大小介于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染色体数为33(2n=33),甜叶菊三倍体培育获得成功。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及糖苷测定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及叶产量与二倍体相近但高于四倍体;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在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均大于二倍体而与四倍体接近;糖苷含量及糖苷成分与二倍体及四倍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三倍体甜叶菊在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上具有自身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1987年、1992年全国高考生物学试题分别有这样两道试题: 例1、(1987年)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例2、(1992年)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 要正确解答上面两题,必须对多倍体的类型有所了解,现将多倍体的类型简述如下: 一、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指加倍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也就是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这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香蕉的种子哪里去了种子是胚珠受精以后形成的,那么香蕉为什么无籽呢?经研究发现,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植物,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3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论是大孢子母细胞还是小孢子母细胞,由于每种染色体都各有三条,联会时,这三条染色体往往组成三价体(...  相似文献   

10.
多倍体育种就是采用人工方法获得多倍体植物,再利用其变异来选育新品种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利用这种方法已经培育出不少新品种,如含糖量高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和甜菜等。此外,还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作物──八倍体小黑麦,根据其育种机制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育种和异源多倍体育种。 同源多倍体育种。 凡二倍体植物,如水稻、玉米、粟、高梁、大麦、黑麦、豌豆、蚕豆、苕子、大白菜、甘蓝、甜菜、甜瓜、西瓜等。都有可能用同源多倍体的方法育种。在同源多倍体系列中,凡染色体组数目为单数的,如三倍体、五倍体,都是不育或高度不育的;而为偶数的,如四倍体、六倍体等,虽然育性上有很大差别,但都是可育的。从个体营养生长情况看,三倍体好于二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近似,更高的倍数体除个别物种外,一般都生长不良。所以在同源多倍体系列中,除正常状态的二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9,(2):79-80
<正>在高考一轮复习过程中,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模拟题,而感到深深地疑惑。例题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其正常叶基因(D)与马铃薯叶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番茄变异后可出现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  相似文献   

12.
王学宏 《生物学教学》2005,30(12):67-68
1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发生 在自然条件下,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发生常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二倍体植株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未知原因,形成了染色体加倍的体细胞,这些染色体加倍的体细胞,又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就形成了四倍体植株。由于加倍的染色体来自同一二倍体物种,因此又称同源四倍体;其二是二倍体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由于未知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兰忠 《生物学教学》2002,27(12):41-41
高中《生物》教材 (1999年人教版 )第 2 0 3页“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简明的展示了多倍体的培育过程 ,但其中有两处图解模棱两可 :一是“二倍体西瓜幼苗 秋水仙素四倍体西瓜。”那么“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究竟指全株是四倍体 ,还是仅指部分组织器官 ;二是“四倍体”(母本 )ד二倍体”) (父本 )所结种子为“三倍体”。那么该“三倍体”种子究竟是指整个种子结构呢还是仅指种子中的“胚”。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有关生物学概念 :①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产生 ,从而使复制的染色体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进而经有丝分…  相似文献   

14.
1问题提出 在介绍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时,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若平常食用的二倍体西瓜的基因型为Aa,最终培育的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几种,各基因型的比例如何?若诱导形成的四倍体西瓜植株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几种,各基因型的比例如何?2问题探讨2.1找准问题难点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经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三倍体植株是由四倍体植株做母本、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盐度(32‰、28‰、24‰、20‰、16‰)对三倍体和二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呼吸和排泄影响比较的研究表明:在盐度32‰20‰,牡蛎的耗氧率随着盐度降低而降低,在盐度20‰时耗氧率最低,三倍体耗氧率平均为1.345 mg/(g?h),二倍体为1.679 mg/(g?h),之后随盐度降低耗氧率稍有升高。在相同条件下,三倍体和二倍体太平洋牡蛎排氨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在盐度20‰达到最高,三倍体排氨率平均为530.256μg/(g?h),二倍体为360.765μg/(g?h),之后随盐度降低排氨率大幅度降低。以体重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度、倍性效应引起耗氧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二倍体太平洋牡蛎耗氧率大于三倍体,盐度引起排氨率差异极显著(p<0.01),倍性效应引起的排氨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指出很多教师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多倍体育种存在的困惑,分析了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不能反交的原因,探讨了三倍体西瓜有没有种子及其与二倍体西瓜为什么要杂交,最后讨论了八倍体小黑麦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讲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往往会讲到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及多倍体这些概念.有时会混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一些遗传学出版物对这些名词概念没有统一的提法.多数书只提到二倍体与单倍体的概念.把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而二倍体生物所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有些书把二倍体也叫双倍体.单倍体也称一倍体,那就更不确切了。染色体悟性是指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数或基数。什么是染色体组呢?每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是由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组成的,称为染色体基数.由一定基数的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用…  相似文献   

19.
吴小敏 《中学生物学》2007,23(10):41-41
1无子西瓜生长素的来源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幼嫩的种子提供生长素,无子西瓜中没有种子,生长素从何而来呢?无子西瓜是三倍体,体细胞中有33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  相似文献   

20.
2007江苏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第l8题: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