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佐麟(1919-),名祖麟,字佐鏖,生于苏州。12岁那年被花花绿绿的各国邮票所吸引,便常去张景盂开设的五洲邮票社购买袋票。之后,他专注于成套,成系列的民国票、清代邮票,以及商埠邮票的收集。同时,开始广泛浏览中外邮学书刊、邮票目录,从献资料和实践中积累邮识、吸取养分,成为苏州地区小有名气的青年集邮家,并陆续参加了当时国内三大集邮组织:上海中华邮票会、杭州新光邮票会和郑州甲戌邮票会。  相似文献   

2.
公事邮票的作用与正规邮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它仅供政府机关、公共团体或国际组织使用,因而不在邮局出售。有的国家所有政府机关都可以使用公事邮票,有的则发行专供某些部门使用的公事邮票。大部  相似文献   

3.
英国皇家邮政曾在1966和1981年分别组织过少年儿童圣诞邮票设计竞赛活动。获奖作品都被印成了当年的圣诞邮票。图1是英国1966年圣诞邮票,由两位6岁儿童设计,是英国首次发行的圣诞邮票。图2是1981年圣诞邮票首日封。  相似文献   

4.
提起新光邮票会,集邮界的人士是再熟悉不过了,该组织自192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79年的历程。目前新光邮票会的老会员已经屈指可数。而早在1948年就加入新光邮票会的北京朝阳区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鼎峙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黄鼎峙先生如今已经年过古稀,但凭着他对集邮的执著和热爱,不但继承了新光邮票会的光荣传统,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至少是在北京的集邮界留下了让人乐以称道的口碑。  相似文献   

5.
我在整理《中国早期集邮组织与会刊》文稿时,查阅《中国集邮史》(上卷)71页和《中国集邮与邮政要览》(增订本)55页,均记为:“北平邮票交换会”。并记该会1926年3月19日成立,发起人是环球邮票社店主施秉章,会刊《北平邮票交换会会志》,1926年9月创刊,出版第二期后停刊。而在《中国集邮百科全书》497页,“施秉章”条目中写道:1926年在其筹组下,成立了北京第一个集邮组织北京邮票交换会,出版过两期中英合刊的《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志》。在《集邮博览》1996年第8期29页,刘肇宁  相似文献   

6.
对一个初集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邮票的集邮者来说,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邮票的有害发行问题,一个是怎样识别为历届杯赛发行的邮票。先说说有害发行问题。邮票是集邮者收集的主要对象,毫无疑问,但並不是说所有的邮票都具有收集的价值或同等收集价值。被一些国际集邮组织,如国际集邮联合会、美洲集邮联合会宣布为属于有害发行的邮票,就没有很大的集邮价值。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02,(2):6-6
每年的邮票计划选题.由七位设计人员共同承担、因此大家都十分关心。邮票选题有政治、经挤、化等等,每位设计人员都各有所好,有自己的偏爱.都希望能分配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来发挥自己的所长、但是大家还是会相互谦让.对一些大家都认定困难较大的、也会自觉要求承担。“化大革命”之前,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1922年夏首个华人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在上海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集邮航船开始扬帆起航,随后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及北京邮票交换会接踵成立。此乃得益于民国建元后十年间,国内知识界对于集邮文化的大力普及与推崇,从而孕育和壮大了集邮队伍,现存珍稀民国杂志为之提供了有力佐证。1995年,经过集邮界一批有识之士的努力,终使现知中文报刊上最早的集邮专栏文章《邮票考略》在其问世80周年之际于《重庆集邮》全文转载,彰显了民初时的国内集邮水平。中华书局1914年1月1日创办《中华小说界》月刊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叔叔阿姨:您好! 我们是浙江省桐乡市凤鸣小学503班的学生,我们都是邮迷。新的邮票爸爸妈妈会帮我们买,而早年的普、文、纪特和JT等票,爸爸妈妈不会帮助买,只能自己买。但早期邮票邮局没有卖,只有邮商有,可又怕被敲竹杠或买到假票,而且价格对我们小学生来说都很贵。我们想问一下,像信销票那样便宜一些的早期邮票哪儿可以买到?我们还想加入集邮协会,行吗?  相似文献   

10.
丁丁 《上海集邮》2001,(6):22-23
邮票作为一种商品,必然存在供求关系。当新发行的邮票数量超过了正常的邮政用量和集邮爱好可以吸纳的数量之后,必然会形成供给过剩。现在,许多国家都大量发行邮票,用以取益,因为集邮大多收藏新票,不用于实寄,因此邮政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现在集邮圈子里,大量发行各种专题邮票的都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60至70年代,他们发行的各种专题邮票多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这种邮票有一个外号:“墙纸邮票”。一些非洲国家更是被集邮界称之为“邮票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标新立异常常会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集邮领域中亦然。长方形邮票看久了,突然见到三角形、圆形、非几何形状的邮票,会觉得眼睛为之一亮,有异军突起之感。邮票形状上的标新立异产生异形邮票,邮票齿孔上的标新立异产生异形齿孔,邮票发行方式上也时有标新立异之举。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1月3—7日,新光邮票会为纪念成立15周年,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即今中百一店)四楼举办“上海联合邮票展览会”,并印制纪念封,封右上角印有大龙一分银票图,左上角印有中英文的“新光邮票会主办 邮票展览会纪念信封”。在会场内投寄的纪念封及其他信封都盖“临时邮局”邮戳,邮戳较大,其直径37毫米,内外圈均是双线,外圈上部为“上海联合邮票展览会临时邮局”、下部为“上海”字样,内圈为自左至右的  相似文献   

13.
吴群 《集邮博览》2010,(7):87-88
各国邮票的图案一般都是由画家精心设计的,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时往往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造成永久的遗憾。本文试以苏联邮票为例,说明某些邮票设计的错误之所在。1936年发行了纪念俄国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4.
曹骋 《集邮博览》2014,(10):76-77
正来自中国的奥兰群岛邮票?当听到这个消息时你也许会充满好奇。但这的确是真的!奥兰群岛邮政即将于今年11月5日发行2015中国生肖羊年邮票,这将是奥兰群岛首次发行中国生肖题材邮票,而该套邮票的设计者和雕刻者将是来自中国北京的年轻邮票设计师和雕刻师们,她(他)们都是国际著名邮票雕刻大师马丁·莫克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开设的邮票雕刻班的学生。在马丁·莫克先生的建议和协调下,奥兰群岛邮政与中国  相似文献   

15.
1985年正当台湾铁路节时,爱好铁路与火车邮票的同仁郑玉藩、马嘉良、蔡英清、廖光禹、魏耀林等,于邮政博物馆802室成立了火车邮票俱乐部,由邢忠义先生负责资料室工作,决定出版《铁路邮刊》。火车邮票俱乐部比较特别,它是一个邮会组织,是台湾第一个小型专题性的组合,会友多是老铁路和对铁路与铁路邮局十分喜爱的人,所以很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邮票为什么会被称为“国家名片”?这不仅是由于发行它的国家不同,恐怕更主要的是邮票这个广为传播的文化载体,被所有国家用来纪念他们国家历史中的和现时发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这种邮票在全世界都不约而同地被称为“纪念邮票”,成为邮票的一大门类。纪念过去历史上的人与事,没说的,可以预先安排策划、印刷,在纪念日发行。例如我国纪念党的生日、建军节,乃至二千多年前的孔子诞辰,等等,都可以事先印好纪念邮票,按时发行。  相似文献   

17.
1920—1930年间,在《申报》上出现过的集邮团体有上海邮票会、神州邮票研究会、海上邮界联欢会、中华邮票会和新光邮票研究会等,现将《申报》上记载过的这些集邮团体的活动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美国假邮票的销售盛行。它们戴上“折扣邮票”的面具在网上公开推销,畅通无阻。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discount stamps”(折扣邮票),瞬间便会显示2000多万条相关信息。虽然其中并非每一条都与假邮票有关,有些折扣邮票也无法一概而论说它就是假邮票。但这方面的信息量之庞大,还是着实让人吃了一惊。提供10%折扣的平台经笔者粗略区分,提供折扣邮票的网站大致可以分为10%和50%折扣两大类。前者与邮展期间邮商摊位提供的折扣邮票大致相当,其销售的多为老邮票、全张邮票,并要求大量购买才能享受折扣。  相似文献   

19.
1983年10月19日,一张贴有1980年奥运会邮票的实寄明信片在汉堡城卖得七万四千马克,创造了奥运会邮品的最高价格。自1896年希腊发行首套奥运会邮票以来,全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二万种奥运会邮票。即使没有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特别是那些“邮票小国”,也都从发行奥运会纪念邮票得到过不少好处。但为什么人们会对这张不惊人的明信片如此青睐呢?论邮票  相似文献   

20.
邮票是邮政通信领域的一项发明。说起邮票这项发明,就会油然而生地想起那个略带忧伤的温情故事,就会想起邮票的发明人—近代英国皇家邮政改革先驱罗兰·希尔,自然也就更想解开邮票发明背后隐藏的秘密来。一、一个关于邮票发明的传说每当想了解邮票是如何发明,查找相关介绍时,常可以看到如下的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