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被沦为"成绩"的奴隶 教师的中心任务虽然是"教书育人",但事实却告诉我:育人的事先放下,教师唯一的任务就是教书,教好书!于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我工作的全部内容,也成为我保住饭碗的终极砝码.  相似文献   

2.
大家聊吧江南网事:各位教师同行,你们最怕什么?我来网上做个调查,请跟进。刚才手边有_份材料,说的是苏北教师有“四怕”:一怕工资被捐没商量;二怕不当竞争伤感情;三怕教学成绩末位被淘汰;四怕各种各  相似文献   

3.
班里的一个学生曾在作文中感叹:“人怕出名,猪怕壮。”他数学成绩优异,在竞赛中经常获奖,所以“慕名”向他求教的学生很多。而他又是个热心肠的人,不好意思拒绝。于是, 每天的课堂作业,他总是最后一个完成,原因是先教别人做题。时间一长, 他有些招架不住了,恨不得学习差一些。现在,我也有了类似的感受。我  相似文献   

4.
去一所学校交流。在闲暇时刻,我习惯性地一人到学生宿舍,想找学生了解一些情况。在一位同学放在桌上的电话本上看到他写的通讯录当中有一个“911”的代号,很是令我好奇。我问他怎么会这么一个带有点恐怖色彩的号码,他诡秘地笑了笑,还是告诉我了,说是他们班主任的外号。作为教师,我心里一愣。为什么班主任在学生眼里成了“911”呢?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他聊天:“你平时怕班主任吗?”“当然怕了!”“是全班同学都怕班主任吗?”“那也不是。”“你为什么怕?”“学习成绩不好呗。”“成绩对你来说很重要吗?”“那当然。”“重要在哪?”“这还…  相似文献   

5.
燕子姐姐:我身体不太好,体育成绩很差,跑不快跳不高,所以我特别怕上体育课,更怕体育老师。最近不知怎的,我一上体育课就胃痛,痛得大汗淋漓,可到医院又不痛了,医生也没检查出什么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希望得到帮助的女孩同学:你好!我想,你不是真的胃痛,只是因为怕上体育课,怕体育老师,于是一上体育课就精神紧张,由此而形成的异常的生理反应,其实,你的“胃”是健康的。我记得以前我最怕上物理课,当然也怕物理老师,因为他很严格,老是向我提问。后来班主任教我一个“空椅子”的办法,就是在我面前放把椅子,椅子代表物理老师,我坐在另一把椅子上,向…  相似文献   

6.
【案例】中考前的一次模拟考试,由于我班考场坐次安排不开,只好把几名学生安排到另外一个考场——阶梯教室。被安排的学生都动作麻利地整理书包准备离去,只有她面有难色。她是我班成绩最好,也是我最得意的学生。我关切地问她:“怎么了?病了吗?”她轻声说道:“老师,让我在本班考吧。”我诧异地问为什么。她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我在不熟悉的环境里,怕……怕考不好。”我愕然。回忆起来,由于特别关注她,三年来她几乎一直在本班考场考试。出于喜爱,我差点就要答应她了,可是我又转念一想,这样做,对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恐怕不利。于是,我…  相似文献   

7.
场景:《传奇》人物:30级男战士、道士MM我从土城狂奔去祖玛练级,刚下祖玛二就见一MM迎面跑来大叫:“有老鼠!”于是我热血沸腾,艰难地将小老鼠搞定。转身却发现MM打扮不赖,正在疑问中,MM问道:“去哪?”“下7。”“带我去。”“OK!”“走吧!”“MM,问一下,你怎么会怕老鼠?”“从小就怕。”“?!”“我是说现实中的!”“噢,不用怕,有我保护你,只管放心!”“那我就放心了,等一下。”MM转身抛出五张符来———狗狗?三级!原来《传奇》中的老鼠还有这等妙用啊!我怎么就没想到怕老鼠是MM的本性呢?2.姓名风波场景:《决战》人物:笔者、一武士一…  相似文献   

8.
山西黎城东黄须完小毕业班教师的思想上曾有三怕:一怕升学成绩不好给学校丢脸; 二怕领导埋怨:三怕家长和学生不满。于是,语文、算术教师便加快进度,提早结束课程,组织突击复习。算术教师将对升学考试无关的问题,草草结束。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提出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我怕老师提问时点到我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看不起自己。”这是学生对数学存在畏惧心理的表现。于是这部分学生遇到提问时一定说“不会”.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心理随之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成群的乌鸦飞上天空,于是,天黑了。“我一定要出去吗?”“当然!”“可是,我怕……”“怕什么?”“怕魔鬼。”“呵呵——你自己就是一个魔鬼啊。”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有些教师讲课时总怕漏讲什么问题,怕学生考不出好成绩而责怪教师,于是在课堂上就越讲越多,越讲越细,对着学生满堂灌。教师“灌”的累,学生学的烦,成绩也没见提高多少。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富于进取精神的知识探索者。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应注意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所以,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发现疑点,激发求知欲望,形成探究新问题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尽是教师提问学生,很少让或不让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究其原因,不外有四怕:一怕学生打乱了讲课系统;二怕学生追根问底教师答不上难为情;三怕学生乱问,离题太远收不住,达不到教学目的;四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授课进度。这是长期以来注入式教学的旧框框束缚着教师的手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最近,我通过听课发现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打破了这个旧框框,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其做法有五: (1)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注意多给学生做出质疑问难的示范,多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在“引疑”,“留疑”、“思疑”、“解疑”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逐年深入和作文成绩在考试中的比例逐年上调,作文不能不引起许多人的重视,写好文章永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做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苦改作文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姐姐大我五岁,她的读书成绩很好,在班里总是前三名。可母亲因胃癌去世一年后,家中供两个孩子读书很困难,她就辍学在家了。姐姐大概是怕我内疚,故意说:“姐不喜欢读书,更喜欢帮爸干活。”于是,她就在老师的惋惜声中辍学了。那年姐正读着初三。姐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翻我的课本,我一回家她就给我辅导功课。“弟,你  相似文献   

15.
曹加明 《师道》2023,(7):47-48
<正>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成为阅读者,方可引领学生成为追光者。而图书馆,无疑是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加油站。1994年我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不少熟人谈起来都会替我惋惜,他们觉得以我的成绩,应该去读高中而不是中师。我呢,淡然一笑,心里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吧。于是,位于淮安师范校园东南角,与淮安市古城墙一河之隔,高大挺拔的水杉林掩映之中的新建的高耸的图书馆便成了我的钟爱之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教。”为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最终目的”,叶老又极有见地地说:“教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叶老的主张已为相当多的教师运用于现代文的教学中。当前文言文的教学仍以教师的串讲或者说是以教师的“灌”为主要的方式。“灌”的弊病是显然的。其一,降低了备课要求。教师备课似乎就是弄懂字词句,上课就是讲解字诃句。其二,降低了学生学习要求,学生只满足于一听、二记、三背。其三,学生由于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易“养成思索的习惯,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者之所以坚持“灌”,有的是图省力,有的是图省时,更多的是图“保险”,怕落实不了字词句,怕完不成进度,怕影响高考成绩。教者之所以坚持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即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1尝试——擦出创新的火花a.“尝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他们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有着太多的顾虑:怕乱、怕失败、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课堂仍然脱不了“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老模式。其实,这种看起来颇有“秩序”的课堂却是真正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体内的基因大约有一部分同于贾宝玉的“不肖”,虽不十分“行为偏僻性乖张”,却实在是“愚顽怕读文章”。本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我的成绩一直遵从“中庸”之道。我不知道如果让“苏东坡”、“贾宝玉”进入高三,参加高考,他们能否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他们又如何面对生命的那份“轻狂”。少时读古龙的小说,写一剑客为了练剑时不分心,亲手杀了自己的爱人。当时,只觉这剑客实在可笑可恼。进入高三前,偶在《读者》上看到一段话:“什么是聪明人?哲人:聪明人就是向着可能实现的目标全力以赴的人。”于是,我马上把《读者》等等喜爱的…  相似文献   

19.
蚯蚓问答谁敢动我有个人牙痛,但他又怕拔牙会更痛,所以一直不敢去看医生。这一次实在是受不了,于是他就鼓足勇气去看牙医。当他看到钳子要伸入他口中时,却又怕得不让医生动手。于是医生要旁边的助手拿来威士忌酒,并给他一杯然后问他:“现在有勇气了吗?”“没有!”他老实地回答道。接着医生再给他第二杯、第三杯……医生问他:“现在怎么样?是不一群蚯蚓跟着蚯蚓妈妈向前爬行,那只最小的蚯蚓问道:“妈妈,爸爸到哪儿去了?”妈妈说:“孩子,你爸爸跟着渔夫钓鱼去了。”是勇气十足?”那病人竟挺起胸膛说:“现在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敢来动我的牙齿?”…  相似文献   

20.
妈妈有太多的“怕”。每当她将饭菜端上桌,总说:“你们先吃吧,我现在还不想吃。”等她上桌,一看鱼基本还没动过,就拿起筷子,将鱼肉三下两下地拨到我碗里,而将鱼头连着那根蜈蚣似的鱼椎骨夹到了自己碗里,一边还好像占了便宜似的得意地说:“我最爱吃鱼头了,鱼头吃了人聪明。我胃不好,鱼肉吃了我怕不易消化。”鱼肉怕不消化,那么糖总容易消化吧!一次叔叔给我一大块进口高级巧克力,我想让妈妈尝尝鲜,便将它带回了家。谁知妈妈又说;“巧克力太甜,我的牙齿吃了就疼。”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真的,可久而久之,妈妈太多的“怕”使我产生了疑问。于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