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晓华  胖胖 《家庭教育》2006,(4X):23-23
丹丹第一天上幼儿园,回到家,这小家伙就兴奋地跟我说:“妈妈,妈妈,我今天认识了好多阿姨,有王阿姨、张阿姨、陈阿姨、还有还有……对了,还有茶杯阿姨。”  相似文献   

2.
去年冬天,我楼下的阿姨下岗了。为了生活,也为了她的孩子,阿姨在小巷口摆了个油饼摊。由于没有经验,阿姨又天生的腼腆,很少有人买她的油饼。  相似文献   

3.
我的同学坏死了,给我取了外号叫“林阿姨”。我才不想要这个外号,我有这么老吗?可是同学们成天在学校里“林阿姨”“林阿姨”地叫,有些清洁工阿姨还以为学校又请了个工人,还拉住我的同学问“林阿姨”是哪个。我这个脸丢得……唉!就说今天吧,我看见值日生扫地不干净,就拿了扫帚,认真地再扫一遍。同学们看见我就说:“林阿姨,在扫地呀?那么认真。”我火冒三丈:“喂!怎么说我也是个班长啊,你怎么这样讽刺我啊?”“别误会呀,我们是夸奖你呢,怎么能说是讽刺?”真是让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还有一次,看见清洁工阿姨忙得不得了,我就去帮她。谁她说:“…  相似文献   

4.
李爱珍 《山东教育》2004,(27):48-48
朋友小赵五岁的女儿一张小嘴很甜,见了我们就“叔叔好”、“阿姨好”地叫个不停,惹得我们大人好愉快,自然她手中的两根“长鼻王”(一种儿童食品)也就成了我们逗引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星期天,我们四五个朋友聚会,小赵把她五岁的女儿也带来了。她女儿长得非常漂亮,一张小嘴很甜,“叔叔好”“阿姨好”地叫个不停,惹得我们这几个大人围着她团团转。自然,她手中的两根长鼻王也就成了我们逗引她的焦点。“宝宝,长鼻王分一根给阿姨吃吃好不好?”小钱问。宝宝很大方地将一根长鼻王递给了小钱,小钱笑眯眯地摸摸宝宝的头,又把长鼻王还给了宝宝,说:“宝宝真乖,宝宝自己吃。”相同的情景又在其他朋友与宝宝之间重新演了一  相似文献   

6.
谢谢     
“王阿姨,我来拿牛奶了!”我轻轻地推门进去。王阿姨总是笑着迎出来,高兴地拖着一声很长的“哎——”然后把牛奶递给我。接过牛奶时我总会礼貌地说声:“谢谢!”她就会摸摸我的头或拍一下我的肩,很亲切。可后来,我去的次数多了,就觉得和王阿姨这么熟了,每天的“谢谢”会不会显得多余和客气了。这天——“王阿姨,我来拿牛奶了!”她像往常一样递给我牛奶,我笑了笑,接过牛奶回家去了。第二天——“王阿姨,我来拿牛奶了!”王阿姨没有出来,只有很生硬的一声:“哦!”今天怎么?我呆呆地站在那,望着寂寞的放在桌上的牛奶。怎么啦…  相似文献   

7.
“阿姨,您在巷子里卖油炸食品,很不卫生,既影响了市容,又妨碍了我们行走……”“伯伯,您的炉子摆出门面了,这是违反……”2006年10月29日下午5时许,武汉市硚口区长征小学的20多名小学生,臂戴印有“城管小队员”的红袖章,对该校门前百余米长的路段出店营业业主及流动摊户逐一宣传城管法规。  相似文献   

8.
那天,我背着书包向家走去。不经心的边走边看,突然,一个木牌展现在眼前。我不觉眼睛一亮,因为我在“油炸羊肉串、油炸鹌鹑、油炸螺蛳、油炸……”的一系列名字中间发现了用红笔写的“油炸臭干子”。久违了,油炸“臭干子!”我兴冲冲的买了一串,浓重的“芝兰”味儿告诉我:“臭干子”  相似文献   

9.
五年级刚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我和伙伴踢球,没想到把隔壁王阿姨家的玻璃踢碎了。我们都非常害怕,躲在墙角,一边听王阿姨家的动静,一边商量应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我们听见了王阿姨家里扫玻璃碴儿的声音。我赶紧对伙伴说:“我们得去向王阿姨道歉!”我们怀着内疚的心情敲开了王阿姨的家门。王阿姨见是我来了,就笑着说:“是你呀,找阿姨有什么事吗?”“刚才我们踢球时,不小心把您家的玻璃踢碎了,我们是来向您道歉的……”还没等我说完,王阿姨就将我拉进了屋:“那,这个足球是你的,对吧?”我惭愧地点了点头。本来我以为王阿姨会狠狠地批评我一顿。…  相似文献   

10.
王阿姨走了。小玲开始玩得挺开心,又唱又跳,非常高兴。可俗话说的好,“孙猴子的脸,一日三变。”转眼间她却哇哇地大哭起来,坐在地上两条腿乱蹬,两手还不住地抹眼泪,边哭边喊“妈妈,妈妈……”那双小手把脸弄得脏兮兮的。她这一哭闹,让我不知所措。我赶紧拿出玩具给她,她连看也不看。我又拿出自己最心爱的洋娃娃给她,可她接到手又扔到了一边。我只好拾过洋娃娃蹲在她身边,哄着说:“乖玲玲,你看这洋娃娃多漂亮呀……”还没等我说完,她又把洋娃娃打落,仍哭个不停。我急得团团转,怎么办呢?对了,她可能是想吃东西了。于是我对小玲说:“玲玲,  相似文献   

11.
烙饼     
方丹敏 《大学生》2013,(3):24-24
“你不会烙饼?!你不会烙饼?哈哈哈哈……”王阿姨惊天动地的笑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她不会烙饼!她不会烙饼!哈哈哈哈……”王阿姨又惊天动地地来了一遍。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烦恼,我也不例外。我的烦恼就是邻居王阿姨的吵闹声,它使我怎么也静不下心思学习。“你这个老太婆,活着还有什么用,还不快给我出去晒晒太阳,老待在家里干什么?还不快去!”这是从王阿姨家传来的嚷嚷声。这声音,又使我烦恼起来。您不知道吧,和王阿姨做邻居可倒霉了。王阿姨家有个七十多岁的婆婆,这老婆婆的年纪大了,体弱多病,王阿姨觉得老人成了她的拖累,有时候甚至打骂老人。我们全家人都去劝过王阿姨,可她视为恶意,把我们骂了一顿。王阿姨经常呵斥老人,弄得我烦极了。临近期中考试了,我要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可王阿姨呵斥老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阿姨家有个小“调皮精”,那就是我的小表弟。一次,我到阿姨家去玩,一进门弟弟就蒙住我的眼睛,说:“你猜我是谁?”结果,他后腿一软,摔了个四脚朝天,我连忙去扶他,谁知他一个翻身,朝我做了个鬼脸就跑了。听阿姨说,一次她问弟弟:“你这么大了,一个人睡好吗?”你猜,小调皮精怎么说?  相似文献   

14.
我的压岁钱     
“叮咚……”门铃响了,原来是张阿姨,她拎着个大果篮匆匆进了门。一进门,放下果篮,她就拿出了个红包,递给我说:“拿着,自个儿理理财。”我谢了张阿姨。等张阿姨走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哈,100元钱!“张阿姨的礼物太好了,我正想自个儿理财呢,嘻嘻……”这10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儿呀!嗯,可以吃顿肯德基,或者去买点小食品。哎呀,不行不行,不能把它用在吃上。让我想想,对了,买书吧,哎,也不行,姥姥不是说不能看太多书吗,既损害眼睛又没有时间。到底干什么呢?我老是琢磨不出来。这时我偶然在电视上看见了一条消息:我国…  相似文献   

15.
王老师要表演魔术,大家兴高采烈,翘首以待。 上课前,王老师秘密地找到我,要求我当她的“托儿”。哇噻,我怎么也没想到,平生居然也有机会当一回董卿阿姨在春晚上担任的角色,太不可思议了!王老师告诉了我魔术的暗语,并反复叮嘱我不可泄露“天机”。  相似文献   

16.
贴鼻子游戏小王阿姨是我们家的常客,她思想活跃,又特别喜欢孩子。她每次来都会给孩子们带些小礼物,每次来都会变换花样地哄孩子们玩,所以两个女儿都非常喜欢她,几乎每到周末都要问:“这个星期天王阿姨来吗?”如果听说王阿姨来,就会高兴得像过节似的。女儿和她们的这位漂亮聪明可亲可爱的小王阿姨建立了很深的感情。1980年小王阿姨调回上海,我们送她上车时,梦礼一个人偷偷地躲在一边哭,哭得很伤心。 小王阿姨给女儿们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还教两个女儿用纸叠生动的小人和小动物,有时还会和她们一起做一些令人开心的游戏,这时她自己也很快活,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孩子。  相似文献   

17.
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家里用电话通知一位“社会妈妈”,第二天和我给她联系的三个孤儿见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打电话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正在看动画片的女儿记在了心里。这不,我刚放下电话,女儿就开腔了:“妈妈,那三个孤儿都没有爸爸妈妈,她们吃什么、穿什么?”五岁的女儿有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我很耐心地将三个孤儿的大体情况向她“汇报”了,并且告诉她:明天的那个阿姨只能选一个孤儿当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8.
吹“牛”     
郭俊辰 《作文》2023,(37):11-12
<正>“我要吹‘牛’!阿姨,我要吹一头‘牛’!”我对吹麦芽糖画的阿姨说。“好,小朋友,你站到我前面来。”阿姨戴着白手套,右手拿着一根管子样的麦芽糖让我放进嘴里。我的嘴巴、舌头、牙齿仿佛都在说:“哎呀,有一点儿热。”“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小朋友。吹、吹、吹、吹……”听着阿姨的指令,我想象着嘴里有一根热吸管,鼓起腮帮开始吹。“呼、呼、呼、呼……”阿姨手里的麦芽糖竟然长出了一条长长的“牛”腿。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五年金秋。十八岁的王继芳从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了。清晨,一阵急雨驱散了盛夏刚过的燥热,空气格外清新。满怀着信心和希望的王继芬,健步跨进了北京第一幼儿园的大门。就在昨天晚上,她把见孩子们的“就职演说”,写了改,改了背。她想,孩子们一见到自己,定会欢蹦乱跳地向她扑来,亲切地称呼她“阿姨好!”……可是,严酷的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她“到任”的第二天,就听见孩子们议论说,新来的小阿姨不厉害,不怕她!咱不叫她阿姨,叫她姐姐吧……晚上,她给孩子们洗脸时,有几个孩子竟异口同声地喊起了顺口溜:“王阿姨,不是人,是个小狗把大门!”有的孩子还跟着拍巴掌起哄,一时,搞得她晕头转向。  相似文献   

20.
叶薏 《成长》2006,(8):58-59
我们的舍管阿姨叫刘建明,比起名字,她的年龄更扑朔谜离。每天在宿舍楼出出人人的女生都甜甜地和她打招呼:“阿姨好”,“阿姨吃饭了没?”但这么一声“阿姨”,却叫她怒火丛生,她很委屈自己才27岁就被我们天天叫阿姨。我大力惊讶,好在没大叫:“我以为你至少35了呢。”尽管如此,除了我没几个人知道她是生活中可怜的小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