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实践运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已经处在思想舆论阵地的前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然要承担起一个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当前形势下,网络媒体反映真实舆情,实现对正确舆论的强势传播,已经成为正确舆论的引导力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了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目前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目标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就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最为本质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又在于从普通公民和弱势群体的视角把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他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然而我们后人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地方都和我们今天提到的"和谐社会"一脉相承,因此,毛泽东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扎实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一切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必须以人为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规律、全面提升人的现代素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特征与法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秉持法治理念和坚持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有传统体制和发展模式累积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在实践中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万物都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自然和人类历史演变过程告诉我们: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领悟这一历史真谛,认真总结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成败得失,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最新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过去一度盛行的斗争思维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异化。有人提出以和谐思维代替斗争思维。而和谐思维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把矛盾的统一性放在首位。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反映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辩证思维。当前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对一切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让人民群众决定干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宪法修正案其亮点是人权保障和私有财产的保护.这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它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以民为本,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是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体现。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划清以民为本与官本位的界限,树立正确的权力现,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此,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从而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我国已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重要地位,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状况提出的,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是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是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提升的助推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共哲学的复兴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内在倡导的共生、共享、共赢的价值理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但公共性哲学理念的形成与发挥也要以社会的不断和谐化为前提,和谐社会是公共哲学追求的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民众公共性哲学理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6,(12A):6-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上海教育“十一五”的新发展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海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日前组织机关干部召开了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编按]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和谐的基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不断推进民主和法治的进程中,它要求警察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法理念,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状况提出的,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是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是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提升的助推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