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将使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全球农作物的长势并发布早期产量预报,这对于指导中国的农业生产,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增强中国粮食在世界粮食市场的竞争力,维护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介绍,中科院自行研制和开发的“中国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对全国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情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炳方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3):202-205,241
本文简介了“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作物长势监测、主要作物产量预测、粮食产量预测、时空结构监测和粮食供需平衡预警等五个子系统。具体介绍了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产品的应用,包括国内外农作物长势监测、作物和粮食产量估算、种植结构监测、复种指数监测以及旱情监测等内容;同时就系统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是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组织全国省级遥感队伍、行业遥感部门和高等院校等遥感单位百余名科技人员,在三年时间内,利用不同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卫星重力数据,按统一编制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技术标准、技术流程和成果图件制作标准,完成了全球14900万平方千米范围1:5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全球1:500万植被、碳酸岩分布等生态地质环境因子解译,非洲4030万平方千米和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1:500万卫星重力资料收集与分析,中亚五国等重要资源型国家1400万平方千米范围的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形成了全球、各大洲1:500万遥感解译专题图件及数据库,资源型国家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专题图件及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球地质构造、造山带、火山机构、陨石坑、典型矿床等遥感特征分析及其成矿规律研究,在对全球8597个大型-超大型矿床遥感识别与影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9类典型矿产全球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圈定了成矿影像单元47个,找矿战略选区73处,为国家境外矿产资源战略部署提供了依据。项目执行期间,为国家走出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遥感图像和解译成果,发挥了地质调查成果公益性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可快速、实时、动态、准确地监测全球和区域尺度的环境变化现象,"973"计划"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是针对全球空间技术研究的项目。项目开展了全球变化敏感因子分析及空间响应模式研究;进行了遥感物理模型与大气、陆气、海气因子变化的地学过程研究,并研究全球变化对地观测敏感信息精确反演机理和方法;研究了多平台空间观测的模式优化和多遥感器联动观测理论与方法;开展了星-机-地多平台综合遥感实验,建立了全球变化区域影响研究的空间信息模拟平台,提出了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方案,取得系列全球变化空间研究的发现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卫星遥感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土地覆盖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研究的新方法不断出现。对国内外土地覆盖遥感图像分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初步探讨了提高土地覆盖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区域及全球尺度地表参数和能量循环的研究中迫切需要大范围、高精度的观测数据。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已经具备在全球尺度上精确监测地球系统中诸多要素的能力。特别是星载微波遥感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且对多种地表要素特性十分敏感,已广泛应用在全球积雪、土壤水分与植被等地表要素的监测和定量反演之中。精确的微波机理模型是理解遥感观测、发展遥感反演算法以及提高数据同化系统中观测算子精度的基础和关键。近30年来,研究人员基于电磁辐射和散射理论及微波辐射传输方程,针对不同传感器参数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从单散射体、随机粗糙表面到积雪、植被等典型地物的微波散射、辐射机理模型,广泛应用于微波观测模拟和反演。文章对这一系列微波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述。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建模及反演理论的深入发展,包括微波遥感在内的遥感手段将为地球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穆卫谊  单鱼洋  孙燕  曲植 《科技风》2023,(20):129-132
为提高农业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卓越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结合农业领域内大量典型案例,提出基于CBL的农业工程案例教学改革方法。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引导,探讨了CBL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基于过程+技能+课堂+互评+考试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农情遥感监测为例,设定课程主要内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学科方向进行分组案例讨论。授课结果表明,采用C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序二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4月,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这对于全球遥感界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从1962年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首次正式使用“遥感”一词算起,至今遥感走过了50年的历程。经过50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步入综合、协调和持续的全球综合地球观测与空间信息服务快速发展时期,新模型、新算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以数字地球、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新型服务系统工程开始得到应用,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纳遥感动态监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高空间分辩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方法、目前的水平、及与其相关的遥感图象分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我国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的研究工作,分析了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是现有进行湿地制图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湿地本身类别多样且地物构成复杂,使得遥感制图任务十分具有挑战性。随着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湿地遥感制图将进入高分辨率、智能化和精细化制图的新时代。论文回顾了湿地的遥感观测机理,并介绍了常用的遥感数据源,尤其是近些年发展的高分辨率和高光谱卫星数据。系统阐述了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理论发展衍生的智能化遥感图像解译算法及其在湿地制图中的应用。分析现有的不同尺度下湿地遥感的典型应用,其总体上呈现的发展趋势如下:在数据方面,由中低分辨率发展到高分辨率遥感;在模型方面,从传统模型驱动发展到数据驱动方法;在应用方面,从单一的湿地范围制图到精细的湿地亚类及其内部地物识别。面对日益严峻的湿地保护形势,复杂多样的景观特性使湿地遥感制图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本文展望了遥感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驱动的湿地制图研究趋势,具体包括:湿地遥感大数据融合与挖掘、湿地知识引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湿地监测、全球湿地遥感制图,以共同推动未来湿地遥感制图与监测向全球尺度、更高频次、更高分辨率、更细粒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4):300-301
童庆禧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1935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61年毕业于苏联敖德萨水文气象学院。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全球研究网络系统”(GRNS)专家组成员,科技部与美国宇航局(NASA)对地观测领域合作的中方首席专家之一。我国最早从事遥感技术发展和应用研究的科学家之一,特别在地物遥感光谱辐射特性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工作,包括多光谱遥感波段选择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地物光谱数据库、地物混合光谱…  相似文献   

12.
火灾是森林最严重的危害之一。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森林是全球少数处于原始状态下的自然资源之一,天然林面积比例高达99.23%.每年冬春季节的森林火灾遥感监测工作为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文章对山南市的火灾监测为案例,分析评估火灾监测服务,探讨遥感监测林火方法。  相似文献   

13.
梁宇 《百科知识》2010,(17):22-24
我们用肉眼只能达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如何对全国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的植被进行实时、时相的监测呢?这就需要依托“遥感之眼”了。  相似文献   

14.
风云三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星上搭载有11种遥感仪器,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遥感对地观测。它的升空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到了崭新的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风云三号系列卫星使用的4.2米接收天线天伺馈分系统在接收卫星资料过程中出现的天线指向精确度不准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调整方法,及所使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海星 《科技风》2023,(31):101-103
本文介绍了面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特色工作及相应的实践课程建设与成效。课程从地球科学前沿问题入手,特色化融合了传统遥感地学分析理论知识与大数据技术。以自然环境、人类发展、全球变化等地球科学问题热点领域为专题导向,建立科研导向型、启发式的自主专题汇报、多层次阶梯组队实践学习等方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自主探索能力,实现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实践表明,此改革模式有利于相关专业本科生在大数据领域的就业,同时又为未来读研深造铺垫了科研之路,具有相当的推广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遥感”的诞生,使得人类掌握了利用对地观测技术获取地球客观而现实的时空信息、从空间高度分析并认识地球系统宏观变化规律的手段。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球研究中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在遥感问世50年之际,在世界面临环境、资源、能源、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挑战背景下,分析国际和我国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剖析空间对地观测的科学内涵和应用方向,对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让遥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全球农业综合监测系统,共享全球农业信息数据,将为解决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全球粮食危机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构建全球农业监测综合系统和农业信息共享将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的主要成就在哪里?我国未来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构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就这些话题,本刊记者对话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唐华俊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样带(NECT)已被列为 IGBP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文章给出对样带的梯度分析及在全球变化图景下的预测。NECT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与动态模型等方面进行强度研究,并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我国加快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了影响城市气候与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遥感地表信息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反演获取,这为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以长春为例,基于Landsat7 ETM+影像数据,处理得出地表亮度温度图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图像,通过分析亮度温度与植被指数关系,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和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从此,人们广泛开展了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反演大气、海洋、陆地等参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此相应,提出了“遥感”这个名词,卫星遥感也伴随产生。随着其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风云系列的近30颗陆地卫星入轨运行,获取了海量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