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10)
随着煤矿企业的深入开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尤其是浅层煤炭资源,煤炭正由浅煤层向深煤层开采,随着深煤层的开采,对于软岩支护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并不理想,本文就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许多煤矿巷道布置在松软围岩中,而松软围岩具有强度低、膨胀性和流变形严重等特点,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这一直是采矿界和煤炭生产企业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不仅对煤炭生产的安全至关重要,而且对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软岩分类特征及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原理,针对软岩巷道支护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高应力巷道区域支护及效果进行全面分析,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应力高、松动范围比较大、围岩变形相对较为严重的特点,应用深层巷道围岩来控制“内、外承载结构”耦合稳定原理,提出了深部软岩巷道卸压支护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同类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了更好借鉴。为进一步升级巷道及改善原有问题提供合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拳文通过对软岩巷道矿压特点、变形规律、巷道破坏机理、围岩影响因素以及巷道支护技术的理论研完,阐述了煤矿在软岩开采过程中巷道的变形量大。对软岩的特性、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对锚网索复合支护基于耦舍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表明了采用锚网索支护是实现有效控制大变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技术措施。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是一种即经济又先进的支护形式,如何在软岩巷道中应用好这种支护形式,无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支护技术来保持软岩巷道的结构稳定性,为生产作业提供安全保障。注浆支护技术相对于传统支护技术更具优势。利用注浆支护技术能够维持软岩巷道围岩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浆液可在围岩缝隙当中扩散并填充,从而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够进一步提升岩体的强度。在地下煤矿软岩巷道应用注浆支护技术的过程中,注浆材质的合理筛选及处理会直接影响到注浆支护的整体性能,是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开采与加工领域中,地质软岩孔隙度大、强度低、结构松散,是影响矿采安全和生产效率的重难点问题之一,其中三软煤层在煤矿开采中指的是软的顶板岩层、主采煤层以及煤层底板岩层,其岩层脆弱、结构复杂,对煤矿开采T作造成了较大阻碍.为了提高围岩的稳定性与矿采安全,我国煤矿企业通常会采用巷道支护的方式来保障矿井巷道畅通与围岩稳定,由于矿井下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变化性大,巷道支护应当不断优化,以达到降低失修率、提高安全保障的作用.笔者将以《巷道支护》一书作为理论参考,深入分析与研究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与巷道支护特点,并进一步探索巷道支护技术优化,为我国三软煤层巷道支护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巷道支护技术在矿体开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煤矿行业中,由于深度矿体工程越来越多,施工单位需要对深井进行开采,这种施工环境的条件比较差,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本文对深井困难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施工单位有所帮助,保证巷道支护的效果,增强围岩的支护能力。相关工作要对巷道设计进行优化,要合理选择巷道支护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荣华煤矿东主运输巷道软岩支护问题,系统的论述了软岩的特征及其力学属性,软岩巷道破坏的特点,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软岩巷道的支护原则及其巷道的维护方法等。从软岩巷道承载机理出发,分析了软岩巷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为软岩巷道围岩及支护变形控制分析和数值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FLAC5.0数值计算软件,模拟平沟煤矿020901工作面回风顺槽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在采动应力下,不同锚杆长度、间排距条件下巷道表面位移情况,从而分析采动应力场对回采巷道围岩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合理的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提供可靠参考数据,保障020901工作面回风顺槽软岩巷道在回采期间的围岩稳定于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支护技术的合理性,利用COMSOL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不同支护条件下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以及支护体应力—应变特征,从而论证了"锚网索喷+U型钢可伸缩性支架"联合支护技术对于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也大大降低了深井软岩巷道在返修及支护的费用。  相似文献   

11.
立井井型大,井深近千米,地质和水文地质复杂,开采深度的加深,软岩巷道支护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因此,应认识和研究立井软岩特性,寻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施工.本文主要阐述了立井巷道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概况、围岩特性、围岩变形特征、支护设计和支护施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年增加,采深已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发展,深部岩石显现出了高应力、高温、流变的软岩现象,高应力软岩的出现严重地危害了巷道的稳定性和巷道维护,通过锚杆、锚索的联合耦合支护,能有效的减少和控制巷道的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某矿开采技术条件及覆岩空间结构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模拟软件,对7191工作面巷道的围岩稳定性特征,包括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周边破坏区域发育形态和周边的位移特进行了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修正了原来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达到了巷道稳定效果,该技术对类似矿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部开采矿井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分析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围岩塑性区和破坏区范围增大,本文研究对于深部开采矿压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露天、浅部的煤矿越来越少,煤炭采矿单位必须对深部煤矿进行开采,深部开采有着较大的难度,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我国煤炭开采企业普遍效率比较低,而且开采出的煤矿质量并不高,有时还会发生矿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煤炭开采技术进行创新,要针对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找到应对的措施,这样才能促进煤炭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尽分析了软岩巷道的性质、稳定性以及影响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架变形的主要因素、软岩巷道锚网支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等理论,指出采用锚网支护是行之有效的控制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先进而经济的支护形式,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的深度及开采的广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何在这样情况一不断提升煤矿的开采效率呢?根据不同的开采条件,适时调整巷道的布置形式,合理选择区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层位,以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回收。本文对几种煤矿井下巷道布置的形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9)
新安煤矿地质环境较简单,但"三软"(顶板软、底板软、煤层软)煤层开采中,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一直是矿井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作为本矿的第三个综采工作面,1205综采工作面不仅要面对客观存在的地质条件,还要克服人为形成的"过巷"问题,现以1205综采工作面为背景,针对软岩综采工作面过联络巷期间顶板技术管理进行实践,确保了过联络巷期间的顶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8)
支护巷道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是确保煤矿安全开采的关键。各矿井长期开采,矿井煤炭资源量必然不断减少,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给矿井巷道支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当矿井煤炭资源开发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后,面临的巷道支护问题将会更多,如高地应力引发巷道大变形,断层褶曲较难支护等。为提高巷道支护质量,更好的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难支护巷道,分析了它们的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并提出了相应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河口煤矿3下2316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极近距离跨采问题,利用FLAC3D模拟了其在5m、4m、5m高度岩柱下跨采底板巷道破坏情况,获得了巷道围岩最大主应力分布与垂直位移趋势,为合理岩柱高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借鉴计算获得的巷道围岩稳定性指标,确定出其合理跨采岩拄高度为4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