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2.
<正>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就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3.
生活小常识     
《青海科技》2014,(3):50-51
<正>隔夜菜能吃吗?吃不完的饭菜如果全部倒掉的话,这样也太铺张浪费了,但是如果不处理剩下的饭菜,第二天也就成了隔夜菜,隔夜菜能吃吗?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呢?根据专业营养专家介绍,隔夜菜的营养价值其实不高,由于在空气中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病的亚硝盐酸,即使在冰箱冷藏的环境之下,亚硝盐酸的含量一样会增加,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再而,隔夜菜会产生各种细菌,造成肠胃炎,甚至是食物中毒的现象,所以,不建议人们食用隔夜菜。当然,也并非说隔夜菜就不能吃,如果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少数食用隔夜菜的做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水果放置时间过长,难免出现霉斑或局部腐烂,基于"勤俭节约"的习惯,很多人会把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却很少考虑这样做是否健康。近期,网上传言水果烂了一小块,整个果子都会感染细菌不能再吃,吃了会致癌。这样的说法是否属实?坏了一点的水果究竟能不能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教授刘菊英告诉记者,霉变水果不能吃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3,(9):48-49
近段时间,“烂石头经过加工变成了翡翠玉镯”、“翡翠玉镯可以造假,长期佩戴可致癌”等说法在网络上流传。普通石料能加工成翡翠的外观吗?天然翡翠是否可以通过人为添加化学物质提高品相?用化学物质处理后的翡翠是否会致癌……这些问题成为消费者心中的谜。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12):8-9
近期,全国各地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屡屡频发。对此,卫生部发布预防和控制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发生的预警公告,提出进一步加强监管严防亚硝酸盐等引发的食物中毒。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中都隐藏着亚硝酸盐,街头烧烤等路边摊是亚硝酸盐大户,隔夜菜中也有亚硝酸盐。所以,如何鉴别我们食用的食物是否含有亚硝酸盐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鳗鱼汞含量超标”、“谈螺色变——福寿螺事件”、“桂花鱼中检出致癌孔雀石绿”、“喝药的多宝鱼”等,一时间人们对水产品“谈食色变”。可以说,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对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应认真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使人们吃得放心。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很多人的手机朋友圈都出现了一条令人瞠目的消息:吃剩菜居然能扩张血管,有益心脏!此前几年,"绿叶菜成为剩菜后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以及"剩菜致癌"的消息沸沸扬扬,已经弄得很多家庭矛盾迭起:年轻一代说一定要把剩菜扔掉,老年人则舍不得扔掉。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说剩菜有益健康,而且对心血管有好处!这个说法确实足够反潮流,称得上是耸人听闻。信息中还贴出了笔者的头像,说是笔者"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吃多了烧烤容易致癌。烤肉中的致癌物是如何产生的?能否避免或者减少呢? 烤肉中的致癌物有两类:一类叫做“杂环胺”,另一类叫做“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在烤肉中发现的苯并芘是其中著名的一种,也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化学致癌物。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可如今吃菜怕有残留农药、吃肉怕有“瘦肉精”、吃鱼怕浸泡了甲醛、吃一个西红柿又怕打了催熟剂,现在连吃辣还怕里面含有苏丹红了。商务部日前正式发布的《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民意调查中。90.8%的被访者对其购买的食品不太放心,这些人中年龄越大对食品安全越没信心。七成市民曾有过购买了变质或过期的食品的经历。有41.3%的市民表示。曾因吃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而发病。并认为对身体危害最大的食品问题为农药残留超标、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工业用料加工等。在各类食品中。市民认为熟肉制品、酱腌菜、腌制果脯等食品问题最多。熟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沥青脱毛、添加罂粟壳等有害物质;酱腌菜、腌制果脯制作过程中过量使用苯甲酸和山梨酸等防腐剂以及糖精钠和甜蜜素等甜味剂。这类超标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产生影响。甚至致癌。以下是一组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黑镜头”。从“黑镜头”中不难看出食品卫生状况达到了令人十分忧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13,(10):51-51
近日,关于“购物小票含双酚A可致癌”的说法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在第七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我的报告里就提到,日韩早期胃癌发现率达60%~70%,而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仅有10%。个人体检意识不强、体检项目不足都是检出率低的原因。由于工作繁忙,我无法时常照顾家人,但帮助家人预防胃癌是我力所能及的。我的方法就是管好我家冰箱。虽说冰箱有让食材保鲜、不变坏的功能,但由于人们的错误使用,增加了吃隔夜菜和回锅菜的几率。一顿做很多菜,吃不完、舍不得扔的全搁在冰箱,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成了促发胃癌的原因,剩菜里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此外,近年来胃癌发病率趋于年轻化,主因就是人们平时吃很多熏烤、高盐、辛辣的食物,又嗜爱烟酒,这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还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增加了癌变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生产中被普遍使用的发色剂,赋予了肉制品诱人的色泽,使它们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然而,亚硝酸盐具有一定毒性,会与胺类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致癌因子。为了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实施有效的监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检测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14.
正每到小龙虾上市的季节,诸如"小龙虾重金属超标""喜欢脏污环境""吃了会造成肌肉溶解"等说法都会在网络上流传,这些传言让消费者谈虾色变。那么,吃小龙虾到底安不安全?"其实,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正常养殖重金属残留一般不会超标  相似文献   

15.
正豆浆因为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吸收而备受大众喜爱,但最近几年关于豆浆的各种说法一直没停过:豆浆喝多了致癌?豆浆、牛奶不能一起喝……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1.豆浆含有雌激素,喝多了会致癌?豆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有人认为雌激素过多和患乳腺癌有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文化》2012,(9):4-5
“吃什么食物能致癌”、“吃什么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备受大家关注的话题。近来.网络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图谱迅速走红。这张图谱的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一共列举了近20种食物与15种癌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14,(10):13-13
流言:减肥是现代人百谈不厌的话题,最近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减肥的“金科玉律”:晚上8点后再吃东西就会长胖,睡前3小时不能吃东西,否则会导致脂肪堆积、胃病等。这些说法可信吗?真相: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证实,肥胖的决定因素是“吃多少东两,而不是什么时候吃”,进食时间对于体重增加并不起主要作用。肥胖最主要的元凶在于饮食总体的热量过高,食品的摄入与消耗是否均衡是决定体重增加、减少还是保持的关键。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间进食,身体都会将多余的卡路里储存下来,转变为脂肪。  相似文献   

18.
正流言:网上曾流传着很多关于食物致癌的说法,如精磨面粉致癌、燕麦致癌、隔夜蔬菜致癌、松花蛋致癌等,它们有多少是靠谱的呢?真相:这些说法之所以被称之谣言,是因为它们根本不符合癌症(也称肿瘤)形成的基本规律。要想知道癌症是怎么来的,就先要明白癌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3,(9):16-17
河北沧县被污染的水似煮过的红小豆,辽宁阜新地下水污染成“绿茶”,云南东川流出“牛奶河”……面对全国各地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各种“水污染致癌”的说法此起彼伏,但从未被证实:近El,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公布了一份历时8年的研究成果,验证了水污染和消化道肿瘤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疫情逐步趋稳,生活物资逐步丰富了起来。可能是过惯了“苦日子”,小伙伴们对于粮食格外珍惜,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每一顿饭都实施“光盘行动”,偶尔出现剩饭剩菜的时候,也是实施“保鲜膜”保鲜行动,下一顿热一热继续吃。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小伙伴询问,担心剩饭剩菜会增加致癌风险,特别是相对更宝贵的“蔬菜”反复加热后食用安全性如何?今天就这个生活问题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