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I0001-I0002
<正>[导读]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于6日完成补给和接新队员上船的任务,离开阿根廷的乌斯怀亚重返南极,8日凌晨左右抵达南极半岛海域的作业站位,连夜展开了多种海洋科学考察作业。"雪龙"号抵达南极半岛海域开展科考科考队员从海里收回重达200公斤的庞大设备CTD。新华社"雪龙"号2月9日电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于6日完成补给和接新队员上船的任务,离开阿根廷的乌斯怀亚重返南极,8日凌晨左右抵达南极半岛海域的作业站位,连夜展开了多种海洋科学考察作业。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I0015-I0016
当日,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首位女“乘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群慧下潜,这个潜次的主要任务是在海底冷泉区取水样、海底地形测绘和高清视频记录等。  相似文献   

3.
由于南极条约系统的有效协调和运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南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地球物理学家在南极不仅观测出了磁南极的确切位置,而且还意外地发现磁南极和磁北极一样,它们的位置都是在不断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18日,"雪龙"号载着119名科考队员安全驶抵上海,他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归来。2007年11月12日,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在南极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如何行进?科考队员在船上是否顿顿吃海鲜?考察船会不会遇到海盗船?还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船上发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消息: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完成新的南极科考站选址调研和南大洋科考等任务,目前已经在返程回国的途中,预计4月回到上海。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曲探宙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11-I0013
<正>[导读]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雪龙"受阻,海冰威胁到底有多大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  相似文献   

7.
8.
《金秋科苑》2012,(20):6-6
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举办了中国艺术数字化新闻发布会暨“神九”搭载艺术数字化作品发布首展。  相似文献   

9.
在船舶航行中,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人为因素呈现出越来越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安全责任事故均系人为因素引发。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责任意识不强、专业技能不精、违反操作规定以及设备保养欠缺等方面,应当对船员进行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学习培训,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图说科技     
4月9日,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归来。本次考察历时156天,总航程2.9万多海里,其中冰区航行6000余海里,并首次到达南纬75°7.2’,开创了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新纪录。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2007,(12):56-56
这是新近开发的一种小型折叠船,它和普通的小舢板没什么两样,唯一“显眼”之处就是放平折叠后仅有4英寸高。与一般的铝制或玻璃纤维小艇相比,折叠船能更方便地置于屋角、车顶以及充当救生艇,而且还能免去日常修补船洞的麻烦。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就销售了1万多只这样的折叠船。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17-I001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芬兰Kumpula空间中心的PekkaJanhunen博士在2006年提出了一种新型宇航动力系统,其被称为“电动帆”,原理为利用太阳风产生电力,从而推动宇宙飞船前进。在宇宙飞船前段设置了由金属细绳打造的帆形结构,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电子研究实验室科学家成功制造出长达一公里的“电动帆”金属细绳。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应用,可以将其作为未来宇宙飞船深空航行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13,(22):11-11
远航163天,征程两万多海里,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胜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学考察.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首个大洋航段等任务.于今天清晨凯旋。  相似文献   

14.
与南极一样,北极同样也是科学研究的天堂。而且,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是在北半球,所以北极的科学研究也就更加贴近于人类的生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状况,因而也就具有更加现实和更加长远的意义。北极是探测宇宙最好的场所;这里是监测环境最好的领域;北极对全球的变化最为敏感;北极是观察  相似文献   

15.
蒋葳 《百科知识》2012,(20):24-25
正清朝道光年间,一艘满载着瓷器和宁波梅园石的商船从宁波起航,航行一天后,在经过象山渔山岛附近时,遭到意外沉入海底。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艘船的"遗址"才被人们发现。这艘商船被称为"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2008年,考古学家正式开始对"象山小  相似文献   

16.
9月29日,青岛奥帆中心港口,红白两色的"科学"号披着朝霞,静静停泊在岸边。这艘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吨位4471吨,续航力1.5万海里,造价5.5亿元,当日由武船集团交付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最新发现与创新中国科技网哈尔滨3月27日电大海茫茫,怎样让水下航行器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结构振动噪声测试与源识别创新团队研发的"矢量水听器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实现了声呐技术新突破,增加了水下目标探测的信息和种类,提高了水下目标的探测距离,为我国舰船和水下航行器安装上了一双"锐眼"。该项目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提及西北,总是难忘它的大气与厚重,而提及青春,多是看到它的浮躁与迷惘。可当这二者相交融的时候,能看到什么呢?在一沓沓烫金的"第七届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奖荣誉证书前,笔者惟有激动后的默然。我欣慰地看到了一片景象——西北地区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他们在各自不同科学领域里的拼搏历程,那是用青春换来的骄傲,用心血浇铸出来的壮丽诗篇!这群将黄土高原和黄土高原下的苍凉大地作为自己人生宿命的科学人,正在用默默地承诺和奉献,筑就起青春的城堡,以突出的成就,留下自己岁月无悔的人生烙印!明天,也许他们会向更高的巅峰攀去,而这些留下来的宝贵记录,将是他们青春的证明。在此,特别感谢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感谢他们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搭建起展示青春风采的平台,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必将镌刻在科学发展的史册上。是为序。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09-I0010
28日上午10时,头顶骄阳似火,珠江浊浪汹涌,海洋六号"科学考察船一声长鸣,又一次从广州东江口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起航,远赴太平洋执行深海资源和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20.
“旅行者1号”飞船 “旅行者1号”在运行35年后,可能已首次离开太阳系据外媒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9日早晨表示,最新迹象显示“旅行者1号”飞船(Voyager11很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而进入银河系,成为人类历史上首艘逃逸太阳系、探索于遥远恒星之间的人造飞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