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题解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和他的妻子在一个海岛上看到的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颂。二、课文简析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前四个自然节),记述到海岛的时间、海岛的特点和住处位置的优越。第四自然节,在结沟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写“每天潮来的时候”的见闻和感受,既具  相似文献   

2.
《桂林山水》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按写作意图,分为四段。第一段讲作者观赏桂林由水的原因;第二段讲作者观赏漓江的水;第三段讲作者观赏桂林的山;第四段讲作者的感受。教师讲课时要抓住四段的要点分别讲清楚。  相似文献   

3.
一、抓朗读,讲选材特色(重点是四、五、六节); 二、抓结构,理脉络层次;三、抓重点(“买桔子”一节),析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视频讲座目录:第一讲叙事类文学作品答题过程解析(共7节)第二讲抒情类文学作品答题过程解析(共7节)第三讲说明文答题过程解析(共7节)第四讲议论文答题过程解析(共6节)第五讲非连续性文本答题过程解析(共6节)  相似文献   

5.
郑州大学历史系在把教学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面向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时,决定新开"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一课,并为此写成《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一书.全书分五篇:第一篇讲我国原始社会时代生产工具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篇讲从奴隶发生到封建领主经济崩溃时代,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篇(战国至隋唐)和第四篇(宋至清),讲在长期封建地主经济关系下,我国生产工具发展的缓慢状态;第五篇  相似文献   

6.
读到一篇题为《感受第一次》的作文,觉得很有特点,值得提出来谈一谈。作者写的什么"第一次"呢?讲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日本卡通《篮球飞人》。它的全套有许多本,陆续上市。作者从父母给的午餐中每日省下一点,积少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澧县城关一校四年级鲁丙英老师的一堂电教研究课。教者注意发挥幻灯教学的优势,用一个课时教了两首古诗。下面是语文第七册《古诗三首》第一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实录和评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大家知道,日记讲则,一般文章讲篇,诗歌就讲首。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两首。大家先看第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望,是远看的意思。庐读lǘ[同学们已经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口占一绝》,问:还记得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李大钊)2.回顾上节课内容,揭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师引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作者是(李星华),写于(1943)年,那年正值李大钊逝世(16周年),所以课题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还知道,作者采用的叙述方法是(倒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第2段到文章最后,依次叙述父亲(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文本进行对话,从字里行间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并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师:作家刘绍棠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艺术——传奇性与真实性结合,《蒲柳人家》(节选)中,作者重点塑造了三个人物: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何满子,他是如何将他们身上的传奇性与真实性结合在一起的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抓住相关的内容和语句,具体细致地感受这三个人物身上的传奇性与真实性.我们先来感受人物的传奇性,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设计1 学会8个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 ,认识6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通过读课文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 教学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中的第十七课 ,这是一首诗歌 ,共有五节。第一节讲大自然也有语言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 ,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最后一节讲大自然的语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 ,和第一节呼应。读…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如何背诵,才能避免死记硬背、食而不化,进而提高背诵效率呢?教学《观潮》时,我巧借多媒体,指导学生背诵“观潮”重点部分———第三、四小节,收效很好。1.识记———明确内在逻辑关系第三小节共四句话。我先在屏幕上出示第三小节的文字,让学生默读后,讨论每句话讲了什么。第一句讲远处传来响声,第二句讲人声鼎沸,第三句讲江面风平浪静,第四句讲响声大了,出现白线,人群沸腾。这样,学生就明确了这个小节内部的逻辑关系。2.保持———确立记忆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2.
(一)說明: 1.本学期初二中国历史第三冊每周教学时数为二课时,十八周計三十六課时;按照教科書課文三十节,(每节一課时,)每編复习一課时,共三十四課时,余二課时为总复习。 2.本学期本教科書为了加強爱乡爱国的思想教育,增乡土教材一节六目。第一編第一章第二节增第四目“吳淞抗英斗爭”。第三节增第三目“鴉片战爭对上海人民的影响”。第二章增第五节“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期上海人民的斗爭”。(本节包括上海小刀会起义和李秀成三次进攻上海。)第四編第九章第二节增第五目“1905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这里介绍两张单班小学的日课表,供单班小学编排日课表时参考。第一张日课表是江阴县单双班复式教学座谈会讨论研究过的。基本上保持原样,只作部分修改。原来的编排,星期一,三、四年级第二节为图画,第四节为语文;星期六,三、四年级第二节为写字,第四节为语文;我们略改了一下。(修改后的课表即第一表)我们所以要这样修改,是因为上午第二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学习效果较好,所以这个时间排上“语文”,把“写字”  相似文献   

14.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常常受到学力、能力和经验的制约。在这三个因素中,能力又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教学生涯中,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总结提高。而这种更新和提高,又是伴随着教学实践进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基本功》(以下简称“教材”)中的第一、二、三、九、十、十一等六讲,实践性很强,在学习、使用教材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识记、理解和发挥。第一讲“备课的基本功”。这一讲的重点是第一节、第二节和第四节。一言以蔽之,就是“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来编制教案。汉代郑玄《诗谱序》有两句…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四季的脚步》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中的选读课文,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四节,采用拟人的手法,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顺序,每一节写一个季节,抓住每个季节的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第一节写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景象;第二节讲夏天,知了在树上欢叫;第三节讲秋天来临,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在“宁夏庆华杯”第三届中国(吴忠)中小学书法节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说了四个字:“惨不忍睹!”这是他看了有些书法作品后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7.
高中一年级课本第四章第二节(实验4—5)、第五章第四节(实验5—2),高二(甲种本)第三章第一节(实验3—2),都是有关化学反应速度比较的实验。要同步向两个试管滴入试剂,效果不好,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云赋》是孙荪同志发表在《北京文学》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的一篇抒情散文《星云月三赋》中的第二节,被选作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标题是选编者加上的.《星云月三赋》,通过对星、云、月这三种自然景物及其变幻莫测的各种情态的真切、生动的描摩和作者对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内在情韵的追求、体验和把握,抒发了作者对风云变幻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丰富的观察和感受,凝聚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哲理性的思索,寄托了作者对无限美好的未来的憧憬、理想和愿望.“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唐·皎然:《诗评》),作者落笔虽在美的自然,立意却在人类的生活现实.因而整篇文章读来令人感到情思邈远,意境开阔.  相似文献   

19.
今年秋天使用的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课本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编本),是在原初中课本(试用本)卤素和碱金属一章和原高中第一册(试用本)硫、硫酸、摩尔、反应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新编本分为五章:第一章摩尔共四节:摩尔、气体摩尔体积、摩尔浓度、反应热;第二章卤素也是四节:氯气、氯化氢和盐酸、氧化一还原反应、卤族元素;第三章硫、硫酸共六节:硫、硫的氢化物和氯化物、硫酸的工业制法一一接触法、硫酸、硫酸盐、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族元素;第四章碱金属三节:钠、钠的化合物,碱金属元素;第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近世”与“大中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地位》,这个题目我是第一次讲。为何讲这个题目呢?要从我参编的普通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说起。《纲要》中国古代史部分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先秦两汉,第二单元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第三单元是辽宋夏金元,第四单元是明清。第三单元与我的专业研究领域接近,这个单元与之后的第四单元的内容是我写的。在此,把第三单元的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适当延伸到第四单元),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标题——“近世”与“大中国”。这两个概念都加了引号,教科书中没有直接使用,但对理解这段历史比较重要。主要讲三个问题:其一,近世;其二,大中国;其三,曲折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