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秋敏 《教育导刊》2006,(12):31-33
区域活动是一种自主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挥,但这种发挥应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前提。我在尊重和支持幼儿游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情景下探索多样化的科学区的指导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策略一:“投石问路”〔案例1〕天平平衡了今天,学轩小朋友正在科学区探索天平。只见他先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分别放上砝码(左5G,右10G)。这时天平往右边倾,接下来他不断地往左右两边的托盘上添放砝码,可天平总是不平衡。他奇怪地问我:“老师,怎么会这样呢?真是气死人了。”没等我回答,他干脆用手往右边的…  相似文献   

2.
陶慧 《考试周刊》2014,(17):196-196
科学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个别化的,以自由探索、自主操作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的任务是进行间接指导,如何让幼儿在科学区里更深、更自主地进行探索,需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水平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给幼儿什么样的启示和最终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发展,等等。可以说,只有有效投放材料,才能保证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在科学活动中,当幼儿产生并表达出某种错误观点时,或者在幼儿的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无法进行时,我觉得老师适时并巧妙地介入幼儿的探究活动,能大大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在幼儿园的具体教学及研讨中,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记录能助推幼儿深入探究,也能帮助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文章对教师如何有效支持和引导幼儿记录进行了探讨,基于实践尝试提出图解式、图表式、曲线式、表格式等幼儿记录方式并分析其运用要领。  相似文献   

5.
随着项目化活动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学前教育者熟悉,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开始重视这个对科学区项目化活动的多维优化和跨维度引导的改革,因此相应的工作思路和策略也相继应运而生。基于对以上趋势和事实的认识,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围绕“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探讨大班幼儿科学区项目化活动有效策略”一题撰文,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入手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够给诸位的工作优化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科学区的材料选择和投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成效。文章以主题活动背景下大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为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恰当投放科学区材料以发展幼儿探究能力的策略:教师要选择能支持幼儿获得科学学习核心经验的材料,有针对性地投放;选择能持续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材料,进行有目的地投放;选择能满足班级中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要的材料,有层次地投放,以发挥科学区材料对幼儿科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活动不仅能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发展形象思维,而且能让幼儿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探究、实验等,逐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体验活动奠定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区活动材料与幼儿探索学习的质量密切相关。文章基于对广州市区四所省一级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对策:教师要及时更换废旧材料,不断增加材料的新意和吸引力;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材料的种类;加大低结构材料的投入比例,为幼儿创造更多可探究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9.
幼儿个性化的记录表达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展示着他们独特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在以科学为主的系列活动中,通过对不同记录表现形式的运用,探究大班幼儿科学学习以及记录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2000,(2):32-33
幼儿园科学区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幼儿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物与自然现象及科技产品,以及幼儿在认知过程中提出的“为什么”等等,皆可作为科学区探究的内容。不同年龄的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如在养殖、种植活动中,小班幼儿主要培养他们观察动植物的兴趣,中班和大班幼儿则可参与动物饲养、植物栽培,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科学区的创设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接着简单论述创新科学区环境的重要性,最后从空间摆放是科学区创设的基础工程、材料选择是科学区创设的主体工程以及实践化教学是科学区创设的人文工程三个角度详细阐述科学区环境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有效记录时,首先要正确认识科学活动记录,然后根据活动类型和内容需要来确定是否记录.根据活动目标、进程和幼儿的发展需要确定记录时机,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和材料,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提出记录要求.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特点选择恰当的记录方式和组织形式.还应注意组织幼儿对记录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分享和总结,以充分发挥记录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忠娟 《科学课》2013,(6):51-51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探索是幼儿发展的需要,班级科学区和科学发现室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发展水平,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程,自主选择材料和内容,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科学区满足了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成功和自信,幼儿园要重视科学区的创设。  相似文献   

15.
翁敏 《福建教育》2014,(5):50-51
儿童是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在科学区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区域化学习活动强调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它要求教师尊重幼儿、解放幼儿,把幼儿看成是学习的主动者;使幼儿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天性得到满足,潜能得以发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一精辟的见解,告诉教育者,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游戏的这些属性与幼儿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幼儿科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从调动兴趣,选择材料,运用合适的方法,做好观察记录,组织研讨等方面指导幼儿观察科学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当前科学活动中幼儿记录存在的问题为例,梳理与分析了在记录内容、形式、方法及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幼儿科学记录要因年龄而异,考虑记录的针对性、因内容而异,考虑记录的趣味性、因方式而异,考虑记录的适宜性、记录与探索同步,考虑记录的真实性、记录为交流提供支架,考虑记录的有效性、单次记录与系统记录相结合,考虑记录的系统性等有效记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红 《甘肃教育》2004,(7):26-26
区域化学习活动强调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它要求教师尊重幼儿、解放幼儿.把幼儿看成是学习的主动者;使幼儿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天性得到满足,潜能得以发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可以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