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喜怒哀乐话家访每个教师都有家访的经历。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曾经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如今,这项传统的家校交流方式,正在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替代。为此,我们希望您能谈谈自己的家访故事,说  相似文献   

2.
教师长假家访,这项举措也不是毫无道理.家访曾经是教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然而现在,家访似乎变得陌生起来.有人说,信息时代不需要传统形式的家访,家校沟通的方式早已多样化;也有人说,教师不能把家访的传统丢了,众说纷纭.笔者猜想正是在传统家访渐渐淡出视野的背景下,福建厦门市教育局发出了班主任必须在国庆假期到学生家进行家访的通知,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将通知中的"必须"改为"建议"或"倡议",并请学校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和实施措施报教育局备案,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家校沟通的传统方式,这种面对面的家访能拉近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心理距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访要有诚意,有计划,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4.
何谓家访? 顾名思义,家访是教师主动到学生家里,就孩子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曾几何时,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然而,今天的教师却在进行艰难的“家访突围”——因为时间紧、教务重、家校沟通渠道多,家访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是否要给家访以生存空间?教师还需不需要家访?家访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中还有无价值可言?我们追寻这些话题。追寻家访在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新魅力,以期得到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教师眼里,家访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无非就是到学生家访问而已。可是,亲爱的老师,您会家访吗?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家访吗?您了解家访的真正意义吗?您知道家访访什么吗?您知道家访有哪些禁忌吗?您知道一次成功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家访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前两者,作用与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因此,三者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增进家校协作的方法有很多,而家访无疑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将家访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从2011年7月中旬到11月下旬,120余天内,40余万湖北中小学教师踏上了家访的路,足迹覆盖全省800万中小学生家庭。在短信、博客、QQ群等新兴通讯工具,让家校沟通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和多元的同时,我们依然坚持传统的入户式家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孩子和家长熟悉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更真诚、更深入的家校交流;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家教环境,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私人联系,有利于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本期"课外访万家"专题中,我们将跟随着班主任的脚步,感受那些不一样的家访故事(《迎风盛开的花》《家长们的梦想》);并通过技巧展示的方式(《我的家访四招》),保持对入户式家访的实效性及其持续性的高度关注。对家访中该如何保护学生的隐私,我们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希望为新社会环境下的入户式家访注入更多人文关怀的亮色。  相似文献   

7.
何禾 《教育》2014,(8):80-80
家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能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入户家访,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聆听家长的心声,有效拉近家校距离,这是其它家校沟通方式难以企及的。各国教师都会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美国教师尤其重视家访。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家访,且都会认真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妨看看美国教师如何进行家访,希望从中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3,(24):13-17
提高教育效果的手段传统家访与电子家访的博弈传统家访为何遭冷遇方便快捷的家校沟通是育人之本提高教育效果的手段焦点提示:每当开学前后,教师一般会通过家访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较前些年不同的是,传统的登门家访已被QQ群、飞信、教师博客等"电子家访"的形式渐渐取代。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家访是教师为了促进家校信息交流,主动到学生的家中和其父母联系有关事宜的一种沟通方式。校访则是家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主动和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的一种新的家庭和学校…  相似文献   

10.
王福权 《生活教育》2014,(12):106-108
"舌尖上的家访"是建立在家访基础上的,即教师采用到学生家庭与家长和学生吃顿饭的方式,通过友好和谐的氛围达成家校合作的目的。这种新颖模式不带功利目的,充满人情味,有利拉近家长和教师心灵的距离,为共同教育孩子形成合力。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一、"舌尖上的家访"改变了传统的功利性家校沟通方式;二、"舌尖上的家访"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情感沟通,形成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朋友关系;三、"舌尖上的家访"促进了师生的情感沟通,形成平等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四、"舌尖上的家访"促进了教师对教育情感的再认识,可提升教育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家访逐渐被家长会、家委会成员沟通等方式所取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传统家访所带来的"心灵触动"以及"感动效应"正在悄悄流失,家访演变为"校访",形同虚设。如何将家访深入人心,切实提高家访工作的成效,成为德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一、正视家访,直面问题1.教师重视不够如今学校都重视家访工作,并也提  相似文献   

12.
林晓忠 《教师》2012,(22):21-21
家访一直是加强家校联系的传统而有效的方式,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家访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QQ群、家长委员会、校讯通等方式成了传统的"走访式"的有效补充。很多时候,老师对家访时间、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家访工作能取得怎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有人认为,在当今时代,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家访这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已经落伍.究竟是家访落伍了,还是告状式的家访理念落伍了?上海市青浦区的广大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对家访这一传统的做法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明确只有家校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家访的进行就是要解决教育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重关系中存在的错位、越位与不到位".  相似文献   

14.
家访一直是加强家校联系的传统而有效的方式,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家访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QQ 群、家长委员会、校讯通等方式成了传统的“走访式”的有效补充.很多时候,老师对家访时间、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家访工作能取得怎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家访对促进家校共育有重要意义。班主任作为家访的实施者、亲历者,常会面对“如何家访、家访访什么、怎么交流”等困惑和问题。笔者针对当前入户家访的实际情况,为班主任入户家访提供策略,助力班主任提升家访实效,助推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一、要有备而去,忌随意无心家访是一场家校对话,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精准教育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向家长展示学校、  相似文献   

16.
今日家访     
“家访”本来是指教师为取得更多沟通走进学生家庭访问。可在记者采访中发现,现今的“家访”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除了传统型走访,还出现了e访和手机短信访。“家访”内涵的拓展,让我们看到“家”的传统空间更开阔了,更重要的是它加固了家校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寒假将至,本刊再提“家访”,意在给广大教师多一些思路。也许采取了适合自己的家访方式,才是最有效果和最受欢迎的家访。  相似文献   

17.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很多,新时代的教育已融入了新理念、新形势。自全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以来,老师们大胆创新家访形式,变传统的"告状式"家访为家长、孩子乐于接受的主动式家访,融洽了家校关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教育形象。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今日教育》2013,(4):20-21
从家访到电话、网络:传统家访仍需坚持,但家访必须更具针对性、个性化,融合到多元化的家校沟通形式中根据工信部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11.12亿户,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5.64亿人。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意味着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与外界保持联络。这样简单便捷的通讯方式,也在改变着家校沟通的方式。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电话已经成为目前教师与学生家长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同时,校讯通、QQ群、网络博客、电子邮件、班级网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访出现尴尬局面,逐渐被电子家访所取代,成为教师和家长交流的重要方式。以此促成学校与家庭,甚至社区、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共识,达成家校育人环境的和谐,最终促成师生关系的融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推进家校共育的有效机制,也是学校了解孩子成长环境、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手段。基于当下教育形势,再提家访的意义与实践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进家访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学校要构建家访工作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家访工作开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分别采取调研式家访、鼓励式家访、诊断式家访等针对性策略,促进家校关系和谐发展,推进高质量家校共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