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的必要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传播、道德教化、反思和批判功能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效能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效的。只有从思想上明确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才会真正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重大,要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内涵和要求,狠抓落实,重在实践,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这一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发展变化了的形势,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又一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有80多年的历史。认真界定马克思义哲学中国化内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景,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少数学生中仍然存在着是非颠倒、善恶不辨、荣辱不明的现象。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及原因,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革命性、批判性、阶级性和实践性,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而存在的。而其中实践唯物主义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本文就将重点阐述实践唯物主义建立的发展,其所包含的主要内涵及基本特点,以及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而一个和谐的社会,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中国公民行为处事的价值坐标,新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多元碰撞,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校教师在荣辱观上呈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职业倦怠、学术腐败、社会责任感丧失。地方高校如何实现高校教师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建构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基石,赋予了高校师德建设新的内涵,针对少数高校教师中存在的师德不良现象,剖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高校师德建设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应从认识层面着眼,认真理解构建这一长效机制的重要性;从内容层面着力,注重把握构建这一长效机制的针对性;从方法层面着手,不断强化构建这一长效机制的可操作性。从而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引导青年学生合理地激发趋荣避耻的动机,并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追求,外化为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从形象与荣辱观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必要性,并从道德形象、知识形象和能力形象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