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8月7日,由上海中央局编印的中共地下党刊<斗争>第50期发表了署名狄康的文章,题为<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因患肺结核正在上海养病的瞿秋白.当时,他所看到的<红色中华>报,是通过中共秘密交通从中央苏区辗转运送到上海的.  相似文献   

2.
<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 <译报>于1937年12月9日创刊,由夏衍主持.当时上海已经沦陷,所有的中文报纸,除汉奸的<新申报>外都被停刊.为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方便报道有关抗战的消息,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便创办了这份专门刊载译文的小报.  相似文献   

3.
任玲 《编辑学刊》2001,(6):17-19
<上海译报>是海外文摘报.它把国外报刊上刊登的精彩文章编译后介绍给我国读者,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从1984年7月正式创刊后,它曾创下过每期45万份的发行量,以至当时流行有"北有<参考消息>,南有<上海译报>"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萌芽>杂志跨过半个世纪了,前二十五年山险水寒,后二十五年柳绿桃红. 1956年3月,正当社会主义建设红红火火的春天,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适时地联合举办"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当时上海有八名作者前往赴会,眼下健在的尚有一半,其中两人在<萌芽>,那就是唐克新和我.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于公元1893年2月17日正式创刊,比<申报>晚创刊21年.经过英国人丹福士和美国人福开森两任所有者近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新闻报>、<申报>,<字林沪报>三足鼎立,到<申报>、<新闻报>并驾齐驱,使<新闻报>成为当时上海乃至中国数一数二的大报,其经营策略和活动很值得探究.综观<新闻报>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活动,可以发现<新闻报>的经营者在经营报纸的过程中,已经呈现出现代营销学的一些理念,这些现代营销策略和技巧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新闻报>的发展,使其影响和销售量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7.
一、小刀会研究开出艺术之花.它走出学者书斋,嬗变为大众欣赏的舞台和电影艺术 上海小刀会研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开拓的一个新课题,它由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而始.人们从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找到了上海小刀会.1951年6月11日,<大公报>发表了署名张乔兰的<小刀会打击法国侵略者>,之后出现大小论文,如王天奖<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历史教学>1953年11月)、罗尔纲<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上天王奏>(<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和梁任葆<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历史教学>1957年2月),以后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第一张英文日报是1950年5月由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前身)决定创刊的英文<上海新闻>(The Shanghai News).由我国著名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名刊<世界知识>创办人金仲华任社长,黄华、夏衍、姚溱、陈虞孙等任社务委员,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文学家陈麟瑞任编辑部主任.它在上海出版是因为当时在上海还有为数不少的外侨(主要是俄罗斯侨民和犹太人),需要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新中国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9.
上海两张晚报的新近改版与竞争无疑是今年以来上海报业市场上最精彩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6年前,<新闻晚报>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创刊的,拉开了晚报市场竞争的序幕.当时<新民晚报>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今年5月18日,传统的<新民晚报>以"革新者"的姿态开始"破釜沉舟",全新改版.而<新闻晚报>6月12日赶在欧洲杯足球赛开赛当天改版.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8-8
曹可凡(1963年7月27日-),东方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上海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 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相继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电视台主持<我们大学生>、<诗与画>、<快乐大转盘>、<共度好时光>、<舞林大会>等栏目及各类文艺晚会.1995年正式调入东视担任职业主持人,主持<共度好时光>、<飞越太平洋>、<综艺晚会>等栏目以及多台大型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1.
马丽娜  金晓春 《传媒》2004,(11):40-41
在上海报摊,拿着一元钱可以有三种购买选择:<上海壹周>,<上海星期三>和<申江服务导报>.创办于1998年的<申江服务导报>隶属于解放日报集团,是上海最早的娱乐时尚周报,以其明确的定位,全新的风格在上海报业格局中独树一帜,稳坐上海本地周报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12.
<申报>作为上海本埠重要的新闻媒体,其有关女性服饰讯息在当时板具代表性.<申报>关于女性服饰讯息的主要形态有服饰新闻、服饰广告和服饰评论三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女性服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上海壹周>创刊于2000年10月12日,原是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刚划并过来时,报纸只发行6000多份,人员十五六人,同时还负着60多万元的债务.但改版成<上海壹周>一年后,报纸就开始了赢利,经过两年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更重要的是,在其目标市场中,已经建立起品牌个性和形象,和上海的其他两份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沪上先后出版过两本同样书名的<离婚>.一是潘汉年的短篇小说集<离婚>,由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出版;二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8月出版.我收藏的是潘汉年的<离婚>,所以我想谈的也是潘汉年和他1928年版的<离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报业重镇上海,早在100多年前,新诞生的中文报纸就在竞争中成长起来.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为打开销路,每份报纸售价8文铜钱,而另一份办了十多年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的售价是30文.因内容和售价等方面不如<申报>,降价后亏损严重,<上海新报>在<申报>创刊5个月后停刊.此后20年间,<申报>独占上海报纸市场,并逐渐扩展到江浙及国内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6.
美的攀登     
2003年,在"上海书展"现场,第一次评选"最美的书".当时,本人也忝列评委之一.这年评出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后来送到莱比锡,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的殊荣.  相似文献   

17.
"罗怃"投稿     
<涛声>杂志,现在是很难见到的了.这是一份敢于"赤膊打仗,拚死拚活"的文艺性刊物,由曹聚仁主编.一九三一年八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奉令交还登记证",共出八十二期.该刊第二卷第四期上,刊有周木斋的<骂人与自骂>一文,认为日军侵占榆关以后,北平的大学生"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不应逃难".周当时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写作,只有二十多岁,但颇负文名.  相似文献   

18.
"罗怃"投稿     
洪城 《编辑学刊》2004,(2):64-65
<涛声>杂志,现在是很难见到的了.这是一份敢于"赤膊打仗,拚死拚活"的文艺性刊物,由曹聚仁主编.一九三一年八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奉令交还登记证",共出八十二期.该刊第二卷第四期上,刊有周木斋的<骂人与自骂>一文,认为日军侵占榆关以后,北平的大学生"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不应逃难".周当时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写作,只有二十多岁,但颇负文名.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流行女性时尚杂志,<玲珑>通过为数众多的图片和相关文章,致力于塑造理想中完美、新型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玲珑>的解读,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到当时以中产阶层的都市摩登女性等为代表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1955年2月,<浙江广播电视报>在浙江杭州创刊,当时的报名为<广播周报>,为四开四版小报.1968年4月,该报因文革停刊.1979年5月恢复出刊,名为<广播电视周报>.1989年1月改名为<浙江广播电视报>,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