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相当多的学生、相当多的课堂不注重朗读。"书声琅琅"好像只是一种过去,或者只是一种理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离"朗读"越来越远。本人认为,"朗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它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其它学习方式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学应该将朗读进行到底。1.高度重视朗读有了思想上的重视,才会有行为上的跟进。首先,语言的一项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记录声音。"言为心声",朗读是一条最便捷的还原心声的方法,是学生熟悉文本,把握内容,理解主旨情感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在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朗读,在朗读中引领学生浸入文本、触摸作者的灵魂,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来展现自己个性化阅读的体会和收获。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人进行,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精讲多练”所代截。我觉得在练中,一定要突出“多读”。叶圣陶说:“朗读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多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前课堂上的朗读普遍存在以下的一些不当地方:  相似文献   

4.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如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根据对新课标的解读,加强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张光华 《学语文》2013,(5):19-20
“反复”作为语文修辞方法的一种。是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某种结构。朗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现代汉语词典》把它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反复”朗读既是阅读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朗读背诵的语文教学传统。夏丏尊先生强调变“阅”为“读”,以培养语感,他说“要领略文字的气势,会诵是惟一的途径”。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返璞归真,大力提倡朗读背诵,让校园里处处有琅琅的读书声。那么,应该怎样诵读呢?宋代朱熹十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教学有如下表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书声琅琅”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好课观之一。可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对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将成为孩子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积累,在朗读中促进良好素养的形成,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朗读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引导学生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朗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还是一种阅读能力,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有了它,凝固的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才有了生命。所以,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运用朗读方法往往流于形式,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朗读情感也是大致相同,缺乏个性,也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认真探讨朗读指导策略,有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有感情朗读。笔者在实践中也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晓芳 《考试周刊》2014,(61):39-41
朗读是一种对作品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帮助读者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起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学的殿堂。语文教学呼唤朗读,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会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语言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小学语文,朗读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叶圣陶说:“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是离不开朗读教学的,小学语文的关键是朗读训练。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需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语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何等重要啊!  相似文献   

14.
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朗读背诵的语文教学传统。夏丐尊先生强调变“阅”为“读”,以培养语感,他说“要领略文字的气势,会诵是惟一的途径”。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朗读技巧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字眼“语文味”。王崧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关于“语文味”是这样阐述的:“语文味”表现存“动情诵读、静心默读”。可见,朗读是语文细酌人“味”之佳法。由此,也自然引起了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朗读,作为阅读方式之一,是指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体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的观点,并从重视朗读的依据、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的方法三方面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通向语文教学成功彼岸的一座坚实桥梁。自古以来,很多名人得益于朗读。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极力提倡朗读,他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到的不仅理解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渎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吉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的语文教育更是基础之基础,而朗读又是诸种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呢?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五年来,我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朗读训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的结论是:只有“读”辟跟径,方能“独”占鳌头。一、师“导”生“演”,师在其中训练之初,对朗读的技巧,学生很陌生,也很难掌握,这就要求老师充当导演,学生来当演员。老师要因人而直,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模仿,反复练习,早日进入角色,表现角色。(一)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朗读作品,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