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观这些目标,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应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些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文扬 《陕西教育》2004,(12):20-20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与儿童换位思考,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去体验.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数学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努力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喜悦。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具有延续性,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教给学生新知识。另一方面要培  相似文献   

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的学段目标中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对不懂的数学问题或不同的观点在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交流,获得到成功的体验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江莉 《四川教育》2004,(5):32-33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孩子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能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一、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一堂数学实活动践课。针对学校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教师请学生写一张宣传标语,张贴在校园内,告诫大家不要浪费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滴水,全国每天就要浪费十三亿滴水,相当…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0.
丁正全 《考试周刊》2014,(42):75-75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相似文献   

12.
苏洁 《学周刊C版》2015,(9):138-13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倡导主动参与,操作实践,师生互动,交流合作,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生活数学。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思想不断更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出现在教学活动之中。体验教学法,对于学生因素的调动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对数学知识进行领悟,使学生在体验的领悟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质量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培养与发展的作用。以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为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胡命运 《考试周刊》2007,(50):31-32
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让不同学生各取所长,共同进步;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转换角色以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让人人掌握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应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数学教育十分重要的目标。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取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以及自身的成功,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快乐与自豪,产生成就感,促使他们向着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进而巩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要求"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联系实际学习数学,结合实际运用数学".同时,心理学也指出:"体验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体验教学是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知识从生活中来并感受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知识以外的能力.因此,我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构建体验式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学生在自身的尝试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让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生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学习数学,通过相互帮助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感,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既已形成的数学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紧紧依托教材,将学生的身心意识浸润在数学思维历程之中,享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文提出自主尝试,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在娱乐中体验数学;动手操作,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留下余地,引领学生在质疑中体验数学,从而在体验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认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