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校后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多种多样的工作需要处理,教学用品的统计、学校固定财产的记录、食堂多种数据呈现、后勤人员考核等等,工作时刻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来临后,初中学校后勤管理借助大数据优势,通过便捷的获取、聚集、分析学校后勤管理系统的数据,有效完善后勤人员考核系统、凸显出精细化管理,进而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质量,以期全面提升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学校后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多种多样的工作需要处理,教学用品的统计、学校固定财产的记录、食堂多种数据呈现、后勤人员考核等等,工作时刻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来临后,初中学校后勤管理借助大数据优势,通过便捷的获取、聚集、分析学校后勤管理系统的数据,有效完善后勤人员考核系统、凸显出精细化管理,进而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质量,以期全面提升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一种文化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少年与童年的双重特征,为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达到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理念,初中教师有必要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初中德育中。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此时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后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原则和实施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管理相关问题,从而提升初中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结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充分关注教学"六认真",在"细"字上下工夫,细化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实行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对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如何备课等具体教学环节提出了要求,无论是对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还是对年长教师改变传统观念,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品"的结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充分关注教学"六认真",在"细"字上下工夫,细化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实行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对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如何备课等具体教学环节提出了要求,无论是对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还是对年长教师改变传统观念,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玉春 《学苑教育》2023,(1):7-8+1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而初中教育作为为学生今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教育阶段,若能在对学生提供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对师生的管理效果,学生的成长势必能更加顺利。精细化管理系统就是一种能够大幅优化初中教育管理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阐明了当下初中教育管理运用精细化管理系统的意义,分析了亟需实施精细化管理系统达成的目标,以及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具体运用策略,期望可以对相关学校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精细化管理,为学生进一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打造更有品质的校园生活。精细化管理更多体现的是计划精确、执行有力、检查到位、反馈及时、科学管理、关注细节、追求高效,其核心内容在于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管理者与教师,也包括学生及家长。精细化管理是我们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为提高管理效率而进一步追求的目标,但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和云计算背景下,各高校根据需要采用了大量管理系统,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只有通过共享和挖掘,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管理服务。教学管理方面,校园监控大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高校基本教学状态,教师教学评价分析更加综合,成绩评定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管理方面,教务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智能学业预警,大数据奖助学金评定更加全面、公平,学生宿舍管理更加实时、高效。  相似文献   

9.
芦苇 《宁夏教育》2013,(10):16-17
所谓“班本化”管理,其实质是力图建立一套以教学班级为中心的强化教师团队建设、优化教学课程设置、深化学生发展指导的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杨勇 《教育艺术》2022,(11):37-38
<正>“精细化”理念最早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它注重管理细节,用放大理论细化每个工作环节步骤,有助于企业生产管理和创新,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维。近年来“精细化”理念被引入教育体系,对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有助于实现打造特色学校,使学校管理与教学得到有效衔接,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互促共赢,从而全面提升初中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笔者对“精细化”理念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经费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促使二级学院牢固树立成本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其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二级学院由“教学主体”向“准办学实体”的转变。为此,应以成本核算为切入点,采取创新决策机制、改革经费使用管理体制、改革分配管理制度、改革奖惩制度、明确二级学院经费综合管理的费用开支项目及范围等措施,扩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促进二级学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是指培训的课程以"套餐"形式设置,培训的管理采用"学时制"管理。参训校长自主选择不同的"套餐",接受不同课程的学时管理。"套餐式"的课程设置,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满足参训校长的个性需求;"学时制"的培训管理,其最大的优点是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培训课程的管理和学时管理,在实现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培训课程的建设。"套餐式+学时制"培训模式,是对传统校长提高培训进行改革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当前机械工程类本科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心组织、校企结合、分段实施、项目负责"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教学平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型软件产品,我们不谈它的经济利益,单说他的应用范围就是十分广泛的,只要有学校的地方,都可以采用本系统。计算机的作用就是辅助人们完成那些烦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们从劳动力中解脱出来,《多媒体教为用户提供了教学互动,提交作业等服务。本文主要对本系统的文件传输、资料管理和实时通讯3种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各个模块所涉及到的数据库表也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领域新的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但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亟待可借鉴的教学模式。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着重介绍三种常用的教学模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为它们在《人工智能初步》教学中的应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在了解其德育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途径应与其专业伦理发展相结合、与教师群体优秀文化相结合、与有效评价管理制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专生上网动机对生活、学习与健康的影响规律,以加强对大、中专生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在校某年级医学类中专生进行匿名性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上网的目的均是以"娱乐需求"与"情感需求"为主,上网聊天的主要动机是"游戏消遣";男生上网时间与费用高于女生(P〈0.01),在"身心疲惫,行为怪异"(P〈0.01)与"学习成绩下降、迷恋上网难以自拔"(P〈0.05)上网不良影响方面高于女生;与网友约会方面,女生没有赴会者(P〈0.01)与见面受到伤害或欺骗者(P〈0.05)显著多于男生。结论应当加强对中专生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正确对待互联网的作用,保障中专生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以协作学习思想为指导,通过行动研究进行探索和构建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协作学习模式,以期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协作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与管理信息能力,同时也期望本研究能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目前已进入内涵建设时期,如何借助ISO质量管理平台,发挥督导的主体作用,对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将ISO质量管理体系与督导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XX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我国XX高校现有绩效考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从能力素质、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业绩等四个方面对该校教学科研人员进行360度全方位考评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适合XX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评,其考评结果对该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绩效激励具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XX高校在教学科研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另外,该指标体系的某些指标设置不合理、一些关键指标体现不明显以及某些指标标度描述不清晰,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总之,通过绩效考评的应用,改变了XX高校原来的"德、能、勤、绩"评价模式,提高了XX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