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术书对"书感"的要求比一般的图书要高,因为它的受众是对美受过专业训练和有高要求的人。要设计出好的"书感"的美术书,需要根据书的用途决定开本,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版式,根据书中作品的风格决定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做出书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对曝书的概念、晾晒的对象、曝书的时间等误解进行了探讨,认为“曝书”并非在太阳底下晒书,“曝书”的对象并非仅限于书籍,并非只有农历七月初七才可曝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自2003年创立以来已举办15届,每年的获奖图书都会选送至德国莱比锡参加次年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至今已评选出321种“中国最美的书”,其中19种获“世界最美的书”荣誉。作者以“中国最美的书”的始创者和组织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最美的书”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最美的书”如何走入中国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4.
书名字的设计书名字的设计在封面设计中的第一要素是醒目,而醒目的效果要靠颜色的对比、大小的对比来体现,这是每个美编都知道的设计语言。因此,在这里无需多说。而我想要说的是字体设计在封面设计中除了扮演醒目的角色外,重要的是要把醒目“演”得更有性格,更有内涵,更能准确地体现书的气质。这就需要设计家在选择字体时慎之又慎,并对字体、字形有非常敏锐的感觉。黑体、宋体、手写体、电脑变型字等,它们在视觉上对每位读者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与意念联想。书的内容不同,字体的选择也应有区别:诗歌散文行云流水的文笔,抒情飘逸的自由,闲…  相似文献   

5.
书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藏书机构,最早杭州九里松有钱氏书藏,苏轼命名.1809年,经清代著名学者翁方纲倡议,阮元在杭州灵隐寺大悲阁创办灵隐书藏.灵隐书藏在设立后,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并驾齐驱,“与海内七阁并峙,儒林文苑仰若日星”,由此成为清代著名的藏书机构,众多知名人士的文集纷纷收藏于内.在灵隐书藏基础上,阮元又在镇江焦山设立焦山书藏,同样产生重要影响.此后安亭书藏、菊坡精舍书藏、甘泉书藏、丰湖书藏先后成立.  相似文献   

6.
论读者丢书的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者丢书主要是保管不善引起的,应该赔偿,但不能乱罚滥罚,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本文提出赔偿应包括“赔书”和“赔款”两种形式,重点阐述了赔书的三种方式和赔款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明代官府的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恬《书隐丛说》谓:“官刻之书,至明极盛,内而南北两京,外而道学两署,无不盛行雕造”。此外“官司至任,数卷新书与土仪并充馈品”。这说明明代官府刻书的兴盛和普遍。以中央而言,沿历代建置有国子监刻书,明朝国子监有南北两处:一为南京国子监,一为北京国子监。南京国子监,称为南监或南雍。史称“太祖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入元都收图籍”。(《明史·太祖本纪》)把所藏宋元雕版尽入南监,故梅《南雍志·经籍考》说:“本监所藏诸梓,多自旧国子监而来。”南监就是根据这些版片,加以修补印行,即后世所称的“三朝本”,其中以《十七史》最为有名…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时代,纸媒出版物日渐式微,与之并立共生的书籍设计艺术,为了生存与发展,正通过自我探索,试图找到合适的生存途径.“书筑”“书戏”“书雕”等富有探索性的“书艺”创作观念与设计方法应时而生.“书筑”重在强化三维时空关系,使书籍真正成为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并存的体验“场所”(Locus);“书戏”强调设计创意点的趣味性,通过“玩赏”“嬉戏”等设计形式,吸引观众参与互动;实用功能性“书雕”则运用“拟态”“仿生”“曲变”等雕塑创作手法,使书籍外观造型雕塑化,用以增加“书艺”的艺术感染力.一言以蔽之,以上所述内容不啻是“书艺”生存有效的自我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9.
图书出版与影视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融汇,虽各自独立又彼此影响.“影视同期书”在外在因素影响下所引发的出版发行市场大热的特殊现象,也带动了业内业外人士的深度思考和文化反思.在大众文化已逐渐成为当代多元文化表现主体的时代, “影视同期书”的快速问世和一纸风行,对影视制作方和图书出版方而言无疑属于双赢举措.文章通过对影视同期书现象及发行市场的分析,探讨在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和联姻中,影视同期书未来继续发展和良性发展的途径及走势.  相似文献   

10.
《四库禁毁书丛刊》的文献学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四库”文献体系的完善与贡献;2.对“四库”禁毁书的系统普查与清理;3.收录子目对诸多专门史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刍议丢书赔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丢书赔偿制度备受争议.对广西工学院图书馆现行丢书赔书制度的弊端进行分析;详细论述通过判断图书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来确定图书价值的方法.根据图书的价值的不同,阐述该馆合理解决丢书赔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吴丹 《报刊之友》2011,(11):130-131
编辑人常常会说到"书感"这样一个词。"书感"在编辑人看来就是一种职业敏感,而这种对图书信息的敏感把握就体现在整个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是编辑人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吴丹 《今传媒》2011,(11):130-131
编辑人常常会说到"书感"这样一个词。"书感"在编辑人看来就是一种职业敏感,而这种对图书信息的敏感把握就体现在整个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是编辑人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4.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现代书话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是传递知识的小品文,不作学理的讨论;它是以性情的文字表现作者的个性:它结构灵活,注重留白的艺术.书话的特点决定书话的出版发行不宜过热,书话须保持自己的文化、文学品位.  相似文献   

16.
2015年6月以来,《秘密花园》的引进引发了成人涂色书市场销售的火爆.本文分析了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涂色书畅销的原因,对于后续涂色书的跟风出版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后《秘密花园》时代”涂色书的发展提出了笔者建议:即定位由减压转向文化诉求,加入中国元素;形式由平面转向立体;要挖掘作者资源,培养原创精品;进行细分市场品牌化营销;跨界融合,拓展涂色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玉海》卷一二一所谓唐代中书省“直中书郎”,应为“直中书省”。“直中书省”源于东晋的“直西省”,南北朝皆有设任,主要以他官直中书省,掌诏诰。唐代的“直中书省”即中书省额外直官,与南北朝相比,其任命更具灵活性,主要职能由专掌诏命变为掌诏命或备顾问。唐太宗时最为多见,其后随着政治需求和职官设置的变化而逐渐减少,中唐之后便不再置。  相似文献   

18.
王先谦与刻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先谦为近代著名学者,是“湖南四王”之一,著述五十余种,刻书也极其丰富,清末湖南思贤书局刻书即多由其主持,本文介绍了他的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9.
透析职称书     
“职称书”,故名思义,就是一些人为晋升职称而东拼西凑、相互抄袭、集资出版的所谓的专著,这类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职称书”。“职称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随着90年代职称评定工作走上正轨应运而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职称书”也并非全是粗制滥造的平庸书,也有一些是老专家、教授们集一生之研究而写成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亟待转型融合发展.一个全新体系——“现代纸书”的出现,为传统出版和整个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路径.文章以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壁垒为入口,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对“现代纸书”的核心概念、运营模式进行系统讨论,以期把握“现代纸书”体系的本质,为传统出版单位和编辑突破壁垒、真正实现“互联网+转型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