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曙跃 《大观周刊》2011,(25):32-33
兰克是十九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培养的大批优秀弟子发扬光大他所提倡的客观主义史学,最终形成实力雄厚、蔚为壮观的兰克学派。该学派主张书写历史要客观公正,强调对于史料的利用与考证。而这一思想与我国清代盛行的考据学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本文就试图把兰克史学与乾嘉吏学做一个比较,以便明晰二者在诸多方面的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论兰克史学的档案取向及其在欧美和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克被誉为“19世纪世界史学界的泰斗”“、近代史学之父”,而他的史学成就离不开他“如实直书”的治史主张和作为“第一个善于使用档案的人。”由于中国近代史学也深受兰克思想的影响,从本文所举的那些认同兰克思想的学界巨子中,我们读到近代档案“双元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内在的哲学根柢和审美取向,也看到兰克思想的深刻影响。认识兰克史学的重档特征及其意义,对于深入分析我国档案事业的近代转型和档案学兴起的文化成因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史学思想中的传统史学与兰克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过程中,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影响与贡献尤大.一方面是对西方相应的史学思潮的回应--主要是兰克史学,另一方面是对本土主要是清代考据学实事求是传统的继承.两方面的融合形成了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这种交流永远是双向的。在明末清初耶酥会传教士开始的欧洲和我国文化交往中,欧洲文化的传入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面是我国文化的西传。我国和欧洲的交往,一直是陆上交通,而且一直停留在物质交流的层次。马可波罗就很典型。他在我国生活了十八年,甚至奉命出使缅甸和印度各国,回威尼斯后所写的游记在欧洲整整风行了十四、十五两个世纪,成为后来地理大发现的催化剂。然而他毕竟只是一个商人。他感到兴趣、因而向他故乡同胞介绍的,离不开物质的范围。他笔下的中国仅仅是个财富充裕、物产丰富、工商和交通发达、人口繁盛而又生活舒适的大国而已。很少一部分谈到政府的也仅限于讲对灾区的救济。至于形成这些物质文明的思想核心,或这些物质文明对于人的思想的作用,他完全没有触及.  相似文献   

5.
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费兰克是一位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及医学学士学位的精神治疗师。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珍 《兰台世界》2013,(22):118-119
<正>孙中山在总结"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曾经讲道,"他所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有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的成分,有借鉴欧洲学说的地方,有自己本人对理论的独创,所以自己的三民主义是集中外学说顺应世界潮流而得的一个理论成果"[1]220。可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借鉴欧洲学说加以自身独创而得的"创  相似文献   

7.
“欧洲何以为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乐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欧洲研究专家,“欧洲学”概念的首创者。他的毕生事业都与欧洲紧密相连,先赴欧洲工作,在欧洲许多地方为国家广交朋友,后专以欧洲为治学对象,“欧洲观念”、“欧洲文明”、“欧洲学”是他使用的几个关键词。在治学上,先生终其后半生,以等身著作探讨着这样两个问题——“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约翰·里斯因为对BBC的创制,深受西方传媒界尊重。尽管其家长式的作风以及BBC多年来形成的官僚风气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指责和批判,但他所创新的公共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后来成为欧洲、日本、加  相似文献   

9.
李詹 《兰台世界》2007,(11S):65-66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基督教世界,依靠宗教和文化的纽带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体。中世纪末.一个个主权国家相继建立,打破了这种基督教统一体,使欧洲由基督教形式下的“统一”转变为主权国家林立下的“分裂”。对于主权国家的建立本身而言.其进步意义十分明显,但如何看待主权国家的兴起对于“欧洲统一”的意义?他所造成的分裂是不是“欧洲统一”的例退?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统一”的深刻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国际速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1,(24):52-52
6月11日晚上,布什飞赴欧洲,开始他首次欧洲之行。布什的首站是西班牙,随后还将前往比利时、瑞典、波兰和斯洛文尼亚,全部行程计划为5天。他将与北约盟国进行工作会谈,在哥本哈根参加美国欧盟首脑峰会,最后在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与俄国总统普京第一次见面。布什面对的是欧洲各国对美国的未来走向持普遍怀疑和担心,欧洲  相似文献   

11.
荷兰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其中伦勃朗便是代表画家之一.他了解意大利美术,也见过鲁本斯的绘画,这都有助于他逐渐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画风.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后,伦勃朗很快成为深受追捧的画家.他不仅擅长多种绘画题材,而且都表现十分突出.例如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宗教画、油画、版画等.在他一生的功绩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对用光技法的研究与运用,被欧洲美学史家称其为"以黑暗绘成光明".  相似文献   

12.
冷莹莹 《新闻窗》2010,(5):39-40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技进步的同时,人的独立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自由精神大为削弱,成为单向度的人。同时,文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失去独特性与艺术性。山寨春晚的出现,用法兰克蔼学派的观点来看,便是草根群体以实际行动对央视春晚作出的媒介批判。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中国人,生活、工作在遥远的欧洲大陆,有什么途径可以帮他迅速熟悉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又有什么渠道可以帮他随时获得中国和家乡正在发生的变化,一解乡思之苦?  总部设在巴黎的《欧洲时报》就是一份适应欧洲华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华人华侨的中文报纸,同时也是增进中、法两国友谊和经贸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据有关资料,华人到欧洲生活,可追溯到 17世纪。那时,一些欧洲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也带了一些中国人到欧洲。 18世纪,当时的满清政府曾派出一批留学生赴欧洲各国学习深造,他们…  相似文献   

14.
六年前的一天,我去某乡镇采访一位知名的乡镇厂长,这位厂长刚从欧洲考察市场回来,手里等着他处理的事情一大堆。许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缘故,这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并不欢迎新闻记者。从他的表情和言谈中,我知道了他的这种心态,于是,我先只字不谈采访写稿的事,而是和他大谈企业管理,大谈他刚刚开辟的欧洲市场。那一次,从不接受记者  相似文献   

15.
任何美都要有它的感性形式,没有感性表现,美也就不存在了。新闻写作的最终归宿是把新闻事实诉诸人们的感知和理解。为此,新闻要尽可能采取某种感性的表达形式,让受众从一定的描述中获得某种感性的印象。“当肯尼迪的新闻秘书兰克·曼凯维奇步履沉重地沿医院门前大街走向临时充当新闻发布场所的紊乱的体育馆时,人们已经预感到最后消息的恐怖。曼凯维奇咬着嘴唇,双肩低垂。当电视灯光照射到身上时,他低着头,稍等了片刻……”  相似文献   

16.
张擎 《全国新书目》2011,(11):20-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大地和人民带来了无法磨灭的灾难,人们可能记住了被炮火烤焦的欧洲大地,也可能记住了欧洲人民为反抗这场侵略战争所做的种种努力和牺牲,但是,我们却可能忽略了一群你闻所未闻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叫---古迹卫士。希特勒图谋征服欧洲之际,他的军队也在有条不紊地劫掠欧洲最精美的艺术品,从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到凡·艾克、维梅尔。  相似文献   

17.
李实 《出版经济》2003,(2):56-58
无论从地理还是从文化角度看,希腊作为一个出版市场,是东西方在欧洲交汇的地方。希腊虽然位于欧洲的边缘,与其他欧共体成员国不接壤,但它并没有远离欧洲。希腊是欧共体成员国,它有可能成为连接欧共体和欠发达的、人口众多的东南欧国家和黑海沿岸国家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9):16-16
"两个多世纪之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一片欢呼声中踏上了欧洲大陆的土地。当时在欧洲几乎没有一个农民或是城市居民不把他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朋友。我一直希望能得到和他一样的欢迎程度。不过,国务卿赖斯告诉我,我应该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对于自己在欧洲访问期间的不受欢迎,美国总统布什如此自嘲。  相似文献   

19.
卢国军 《出版参考》2004,(29):47-47
脑袋已经被"屁股"决定了还不自觉,有些知识分子大讲"个人主义"时,已先把自己与民族和国家分开了. 去年我在福建与一位偷渡到欧洲又被遣返的青年有过一段交谈.对于偷渡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他说倒没有觉得什么,甚至对于蛇头的贪婪他也觉得可以理解.他自言至今最不能理解的是:他仅仅想到欧洲打工挣些钱,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要付出如此高的代价?他说最受不了的是欧洲警察"不把中国人当人看"的眼神.  相似文献   

20.
余秋胤 《新闻世界》2012,(8):182-183
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博士毕业的他没有顺利拿到法兰克福大学的教授资格。他的论文被当时的学者们评价为“如一片泥潭,令人不知所云。”但这并不妨碍他被称为“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身为一个“怪胎”的他属于法兰克福学派,低调但不可被低估的本雅明使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