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在线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部分课程仍是传统的教学课程,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发出一些在线教学课程,但大部分仍是针对传统的互联网进行开发,而针对移动教学和学习的在线课程开发较少。建立基于移动设备的在线教学课程,让教师和学生能通过诸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加大实验实训课时比例。电子商务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讲授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实践课程教学的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是理论课程教学的升华,它们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由于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具有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更强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所以搞好电子商务课程实践课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活动、教学制度与教学思想。其知识旨趣为描述课程与教学现象,检讨课程与教学价值,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变革课程与教学现实,建设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如何处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编写出系统、简明而富有弹性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课程与教学论学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维是围绕课程而展开的思维活动。它是对课程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思考的过程。与教学思维相比,课程思维是上位性、根本性的,教学思维是下位性、实操性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与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教学是课程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只有教学思维,没有课程思维。这是因为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割裂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成为政府、专家、学者的"专利",成了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东西,教师则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只能埋头于教学层面"拉车"。长此以往,只问教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大教学”观、课程与教学并列观、“大课程”观以及课程与教学整合观.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观影响着课程和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课程与教学之新型关系——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课程与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课程源于教学但高于教学,是教学的起点和方向;教学是课程的源泉、动力和最终目的;课程与教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性;课程与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教学是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内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之辨也莫衷一是,采取"包含式"、"并列式"的方式都将课程与教学简单包括或线性割裂,然而课程与教学有着本源性的一致和统一,教学创生课程,课程是体验的教学,课程与教学通过"创生—体验"而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土课程教学论,是指中国传统课程教学论与外来课程教学论融合而创生出来的兼具本土特质和外来特色的符合中国课程教学实践的课程教学论。目前,中国本土课程教学论建构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条件已经相当成熟。其建构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一是指本体性的普遍原理,二是指原生性的思想基础,三是指丰富性的思想资料;实践基础一是指中国本土课程教学的现实土壤,二是指中国现实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中国本土课程教学论建构所拥有的相当成熟的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理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文科课程实践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实施模式。文科课程实践教学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微观基础,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和抓手,是形成专业特色的基本途径。可以通过四阶段教学模式来实施文科课程实践教学,首先明确课程实践教学定位,其次是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实践项目,再次是采取多种形式实施课程实践项目,最后是效果评估与改进提高。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命题的提出对提升文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关注度和执行力打下基础,对促进文科课程实践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课程与教学不可分离,课程与教学直接同一,二者必须整合。课程教学是对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的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的概括。整合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发挥在课程教学与课程教学研究两方面的主体性。在整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通过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得到实现。课程教学的建构过程是行动中的反思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课程教学主体性的实现途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课程教学研究,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而且其目的是实现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教学和课程概念来解析,理解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明白了教学与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根据教学与课程理论的不同观点,解读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这一重要教育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学的课程教学一体化成就突出:一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融汇一体,相互促进。其中,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思维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内容突出与生活、道德的广泛联系,课程教学方式突出言语实践的生动活泼。二是课程教学突出思维能力、公民意识、道德意识及学术兴趣等方面的培养,这是与美国大学整体人才培养目标融汇成一体的。因而,加强对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高课程教学一体化的程度,才是大学教学真正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本土课程教学理论,不仅是课程教学实践的迫切呼唤和课程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民族文化主体自觉、本土课程教学理论自信的表现。建构本土课程教学论,应采取以下策略: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教学论思想;借鉴和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教学论思想;大力开展课程教学实验;推进当代课程教学论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元点是思与行的出发点、回归点和元视点。大学课程教学的元点是由大学课程教学的定向、定性、定位、定标、定点和定法共成的集合体:定向即为明确不同大学课程教学的终极关怀,定性即为把握不同大学课程教学的性质与使命,定位即为找准不同大学课程教学的生态位,定标即为解决不同大学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定点即为紧扣不同大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定法即为针对不同大学课程教学采取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课程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模式,为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资源与课程实施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是网络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在运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想与原则、总体框架设计、功能结构设计、信息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建立切实可用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是确保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取得实效的题中应有之义。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主要包括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化、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化、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科学化、德育课程教学考评科学化。我们必须通过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项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既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对项目课程改革成败的检验。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是,项目课程教学依托于企业实际项目,在教学目标及项目实施目标的双重指引下,对教学参与者的定位及分工、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以及教学时空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项目课程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源,构建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基于此,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应树立全面的融合观、科学的教学观和正确的技术观;努力营造智慧化教学环境,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环境支持;持续完善教学管理,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管理支持。  相似文献   

20.
实践视界中的课程与教学关系及其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视界中,课程仍然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一门学科,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和教学进程安排等。在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为:课程是教学的一种资源,教学是对对课程的一种利用与加工;课程虽是供教学利用的一种资源,但不排除利用其他资源;教学虽是对课程的利用与加工,但不排除对其他资源的加工,也不排除非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加工。基于实践视界中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以推论:课程目标能够通过非教学活动实现,以及教学并非完全受制于课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