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类物理习题.其物理情景、研究对象、知识结构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本质规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把这样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并总结,不仅能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敏捷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状态我们称之为“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学习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体会陈淑卿,霍治国根据初中物理的特点,总结十几年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大纲中主要要求培养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物理实验课教学应尊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有目的地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善于质疑、总结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巴甫洛夫认为 :“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的思想的总结 ,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 .”我们在强调素质教育时 ,尤其应该重视方法教育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要介绍物理方法 ,开展物理方法教育 ,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物理方法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物理方法不但对解决物理问题有帮助 ,而且对今后解决其它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问题也有着启迪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方法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的 .知识、方法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知识、方法是能力的基础 ,有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以及有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必备的知识 ,才具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 ,除了靠学生的领会和掌握外 ,还需要教师的传授和指导 .从学习角度看 ,方法含有知识因素 ,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习知识和方法等实践活动来培养的 .能力不是抽象的 ,从运用角度看 ,能力要通过方法来体现 .方法对能力的培养具有潜在影响 .由于物理教材是按知识体系编写的 ,物理方法只是穿插和隐含于其中 ,因此 ,要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 ,要搞清每一节...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加强实验和解题训练,如能在解题过程中探寻一些题目的共点规律,并加以归纳总结,即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学会归纳、整理物理规律,对学习物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动手实验能力,但是有些内容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也比较高.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是一类典型的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题型,通过对此类题型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波 《中学物理》2023,(22):46-48
开展主题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要做到“四有”:教师引导有侧重;学生实验有规范;教师拓展有深度;课堂评价有标准.开展主题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四有”课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的能力;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评估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物理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融入STEM教育理念,构建“探究生活中的物理、进行探究实验并分析总结、教师补充物理知识,驱动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进行工程制作并优化方案”的教学模式。依据该模式设计了“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教案,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水平及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效果显示:基于STEM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模型建构与应用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方面,了解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发展现状是相关能力培养的基础.本测评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进行了维度及水平划分,开发了测评工具并采用Rasch测量模型进行优化.测评发现,高中样本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校的分布均存在差异.最后,在总结学生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考核学生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中学物理中与数列有关问题的解析,指出此类问题最大特点是运动或过程具有重复性,总结归纳出其中的数学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有魅力的一环,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富于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就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各种普通高中新课标物理教材有很多章节紧扣物理知识内容实际,结合学生数学知识层次阶段,恰当灵活地应用了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极限、导数以及积分和微积分思想等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处理物理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又是高考考查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狠批“两个估计”、抓纲治校的大好形势下,物理教师都十分关心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问题,并且积极钻研业务,加倍努力工作,为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培养人材.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手段要逐步现代化,它包括视听教学(电化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项内容.在这里,就实验手段的现代化问题谈谈个人意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教和学都不能离开实验.实验不光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而且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总结国外科技发展时也说:美国重视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不能通过教本来培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应用物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指出“应用物理问题”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科学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应用物理问题的特点以及如何提高解答应用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物理实验是围绕物理科学某一主题,充分运用身边的资料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来进行的物理实验.“生活化”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多种优势,生活化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生活化体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生活化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作为教学基础的一门学科,在物理中很多定理和规律都是通过物理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着重培养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思维创新的能力。文章探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非常规”物理实验,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现象作为演示对象或条件而进行的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性的物理实验.其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介绍,分析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总结现阶段物理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缺乏良好教学情境、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探究实现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优化策略,以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没有提问,并非没有疑问,一方面原因是教师占据了课堂的话语权、提问权,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了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近年来,很多教师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慢慢努力转换课堂角色,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下面就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问题教学法渗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即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实验、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启发提高,提出新问题,拓展问题”这三个板块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得探求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不断地运用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表明,在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能…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分析总结出来的。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物理教学实验有很多种.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物理小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