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引言人类在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等传播时代的发展之后,进入到了电子传播时代。随着电影、电视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传播已经成为电子传播时代最具优势的传播手段。虽然,广播的历史要比电影电视史悠久许多,但是,影视媒体以其视听综合、及时、客观等特点在短短几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再加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它们迅速取得了媒体争霸的优势地位。此种背景下,五彩斑斓、变化万千的影像符号充斥  相似文献   

2.
广播运用电子音频技术向听众传播节目的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块,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村听众欢迎。近年来,随着电视的普及,使广播这一曾经名一时的传播媒介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收听率逐年下降,导致广播作用难以发挥,处于劣势地位。但县级广播电台拥有最基层受众群体,特别是农  相似文献   

3.
吴涛 《新闻传播》2023,(16):140-142
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特别是4G/5G网络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广播等媒体加快了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的进度,提高了广播媒体的传播效率,使广播媒体传统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兴趣爱好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广播媒体以及广播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广播媒体要与时俱进,加强广播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贴近受众,为受众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广播节目精品,从而提高广播节目的整体收听率,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网络、博客、手机等新的传播工具逐渐变换在广播媒体的周围,新的传播手段以及技术方法都为广播媒体这个平台的资源整理以及结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最新一次的媒体融合以及变革的过程当中,怎样通过新的媒体技术手段来提升广播节目的互动效果,逐渐变成广播从业者最为重视的工作。本篇文章主要对我国某广播公司将新媒体与广播节目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做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传播是目前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方向。广播媒体为应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竞争,纷纷打造可视化广播节目,抢滩全媒体平台,实现广播内容的全媒体传播。广播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就是"可视化广播",其传播的基本属性依然是"广播——收听"。本文结合分析我国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适应广播节目可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贾男 《中国广播》2016,(7):78-80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碎片化的时代背景,广播在新技术条件下有着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广播从业者要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型升级,在节目时长、播出时间、制作方式和传播内容方面抢占先机,借移动互联网之东风再次起航,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深入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融入媒体后,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改变了包括广播在内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新媒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为了适应传统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传统广播市场传播效果的分析研究,发挥广播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优势,秉持多元化理念,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主动探索和创新广播节目形式、发展模式,不断深化传统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本文结合传统广播的发展历程、广播在传递社会信息的重要性,广播在媒体融合中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如何发挥广播节目的独特魅力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森  沈月娥 《青年记者》2017,(32):56-57
英国广播公司(BBC)克里斯·韦斯科特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逐步到来.移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互动性强等传播特征,这使得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广播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广播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孙怡 《新闻与写作》2004,(10):44-46
广播是以有声语言、音响、音乐为传播载体的现代媒体,而广播中的少年儿童节目则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智力开发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对外广播电视节目传播工作,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节目质量提高,所使用语言已达40多种,仅中国国际台每天就向全世界播出590小时节目。自从实行海外节目“本土化”落地措施以来,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并正在向进入对象国主流社会发展。要进一步推进有效落地,就要从选题、制作、内容、形式、技术、语言特色等方面,符合听众的思维习惯,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中国的大国形象,既要靠实力做给别人看,也要在对外媒体上说给别人听,二者不能偏废。如何使国内媒体的对外节目在海外有效落地?总局副局长田进、国际台台长王庚年作了全面阐述。本栏目中还编发了一篇专门介绍西方媒体如何进行对外传播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A content analysis examined offensive language spoken on popular morning radio programs on the five highest-rated radio stations offering live-streaming audio over the Internet in the top 10 US markets. While concerns over indecency have long existed,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issue of indecency on television and radio was sparked during the 2004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and, as evident in the 2007 firing of radio personality Don Imus, continues to be of concern toda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amount and kind of offensive language spoken on-air. Overall, there were 872 instances of offensive language or 4.36 words spoken per hour. Of these, words classified as mild (words such as “hell” and “damn”) were the largest proportion (40.9%). The bulk of crude language was spoken on Rock and Popular formats. Additionally, broadcasts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 the country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instances of offensive language.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和各地广播电台从事交通宣传的同志有过不少接触。总的感觉是大家都很精神振奋,信心十足,对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全国广播事业处于滑坡状态,不少广播工作者不住摇头叹气的时候,为什么从事交通广播宣传的同志们精气神十足?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其他广播电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依我看广播宣传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专业化、面向市场、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14.
对广播音乐节目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这三点与广播媒体的基本特征是相通的。有人说,音乐主要是给人听的,听可以更好地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想像。因此,音乐声源与广播传媒的结合会获得极富魅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话题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它牵动着千家万户,有相当大的听众群。如何把广播教育节目做好、搞活、使之贴近生活,贴近听众,是值得教育记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广播文艺中,文学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之所以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是因为文学这一语言艺术包含了众多的内涵。纵览我国的文学史便可以看到一部部优秀文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对播出广播节目的质量评估,一直是个难题。在这方面.全国各家电台做过多种尝试。北京电台也不例外.如每年都要搞一到二次社会调查.根据听众收听情况进行排队;每年开展一次“听评月活动”,集中听取听众对全台节目的意见;成立专职监听队伍,对一些节目进行监听,定期出《监听报告》;组织社会上的热心听众作为业余监听员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全党全社会确定了鲜明的是非标准和明确的价值导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广播人,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和广播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充分认识、积极倡导、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在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莫过于娱乐参与性节目。由于她采取直播形式,听众可以通过电话与主持人进行双向交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我播你听,形式单调的传统模式。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节目,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每天直播节目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听众参与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中,广播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树立典型,改造环境,形成风气的重要责任。广播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地创新报道手段,提高宣传艺术,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渗透到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与共识的道德标尺和规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