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爱华 《现代教学》2008,(1):136-136
[课文简介] 《迷人的露天床铺》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描绘的是夏夜里睡露天床铺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本文语言清新、活泼、质朴而带有趣味。 [目标] 通过创设语言环境,依据生活内容,发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想]将课文阅读与说话训练、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在老师点拨下,以文本为载体,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由感性到理性,逐层深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本文隽永幽默、机敏敏捷、辛辣深刻的语言。3.理解文章思想批判的深刻性:奴才意识是王权存在的基础,要改造社会,必须要铲除奴种。[教学过程]一、课前说话训练:1、学生演讲:“我若为师(官、长……)”2、同学点评并打分(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写作这类文章的“…  相似文献   

3.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的美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借助现代化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种说话练习,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落实语文的工具性。教材分析:《小露珠》这篇课文是  相似文献   

4.
[设计简说]作为一篇文言文,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课堂上在理解课文、疏通文意之后,能通过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能深刻理解故事寓意,学习愚公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为此本篇课文设计为三步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词意,疏通课文意思。2.体会文章用对话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3.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教学重点]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寓言结尾借助神灵的力量的用意。[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略…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课题:25《坐井观天》说话练习(一)(学习课文前,教师让学生进行质疑,有一个学生问。)生:什么叫无边无际?师:请知道的小朋友帮助他。生:无边无际就是很大很大,一眼看不到边。师:那么哪些地方是无边无际呢?(多媒体展  相似文献   

6.
阎晓芳 《广西教育》2007,(11A):30-30
[教学片断] 课题:25《坐井观天》 说话练习(一) (学习课文前,教师让学生进行质疑。有一个学生问。) 生:什么叫无边无际? 师:请知道的小朋友帮助他。生:无边无际就是很大很大,一眼看不到边。  相似文献   

7.
[练习题]用“你有……我也有……我们都有……”这一句式练习说话写话。[要求]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说话、写话。[指导过程]1.熟读课文,说说青蛙和竹子各有哪两个名字。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有两个名字,( )也有两个名字。(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1.品读桂林之“山”的段落,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用课文中的词句赞美桂林其他美丽的景象。3.拓展积累,给收集的自然风光图片写说明。[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语言实践,即“言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学习语言引入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如何使语言表达更流畅的悬念。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文教学应该强化视听说训练,就是让学生看实物、图片或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说话,理解课文的意思,模仿说话,然后进行操练,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练习题]用上课文中描写宝石花外形的句子,看图介绍宝石花的外形。理清顺序,练习说话。[指导过程]1.边看挂图,边听教师范读第一节,弄清课文写了宝石花的哪几个部分,顺序如何,并完成填空: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本课文字朴实无华,学生在读文之后就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此,教学设计没有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些思维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感受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2.
[示例教材] 《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文解读] 《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颇为纯净明朗的一篇。此文景物清新,格调明丽,又寄意深远。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及审美情趣,都利于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初步鉴赏优美散文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练习]在(怎样)的南海上,西沙渔人乘上(什么),去钓(怎样)的鲨鱼。这鲨鱼(怎样),上钩的鲨鱼(又怎样),疲劳的鲨鱼一露出水面,渔人就(怎样)。[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练习说话。[指导过程]1.学生自学课文。2.出示练习。3.学生根据练习  相似文献   

14.
[理解]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关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这节课内容主要通过折、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如: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等.本节课内容既是上学期认识物体与图形的延伸,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  相似文献   

15.
王崴然 《师道》2007,(5):19-20
冬去春来,又一学期开学了。 经过这一学期的英语教学之后,我和初一(10)班的同学们可算是知彼知己了。这不,一个单元学习结束之际,我会让同学到小组长那里去背诵或者复述课文。我将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以竞赛的形式来角逐学期总冠军的奖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这里介绍的,是关于“说读”的教学手法。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它以课文品读为目标,以深入理解为目的,在课文阅读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这既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法,也是一种高效教学设计思路,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当它能够支撑整节课的教学的时候,它又是一种新的课型。如《卖炭翁》的说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朗读———读得顺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说性语言表达训练)。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  相似文献   

17.
[活动要求]1.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巩固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分清水果与蔬菜。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表演技能。[适用年级]一年级。[活动准备]1.根据 S 版第二册第8课《西瓜和冬瓜》编写剧  相似文献   

18.
一、听——感受寓言特点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轻声读. 2.听完了课文录音,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故事里的鹿和人一样会说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学会清楚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积累词语,掌握朗读地方法,美读课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0.
新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多年来,我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坚持“四个”结合,效果良好。一、结合学文练说话。低年级每一篇课文内容都是生动而具体的,通过课文中字、词、句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话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二、结合看图说话。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一幅幅彩图形象逼真,富有童趣,这不仅给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带来方便,同时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