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治贫先治愚”、“知识改变命运”这些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教育却成为了一些家庭走向贫困的直接原因.教育究竟是治贫还是致贫呢?本文拟从“教育致贫”的现象入手,分析“教育致贫”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施“贫因二”项目促进民族教育发展荣征波杨再良1994年底,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简称“贫困二”)项目落实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后,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97万美元贷款,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高度重视。如何用好这批外资来发展三江教育...  相似文献   

3.
“因教致贫”是近几年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它已经与“因病致贫”和“因愚致贫”并称为社会顽症。因教致贫就是说一旦家庭中有孩子接受教育,家庭便开始贫困,贫困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教育的预期收益率却越来越低,教育投入成了“亏本买卖”。这种现实已经导致许多家庭形成了“一方面希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上学”的矛盾心态。“因教致贫”会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并进一步形成“因贫致愚”到“因愚致贫”的社会怪圈,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全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努力建设民族教育强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溪县地处湖南湘西自治州的南大门,总人口28.5万人,是少数民族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我县坚持“扶贫先扶智”,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泸溪经济的突破点和增长点来抓,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先后实现了普及实验教学、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全县5.6万多人摆脱了贫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我县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才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春节刚过,古县人民已感到“十一五”开局之年是老百姓最实惠的一年:全县孩子上学不花一分钱,全部由政府负担。就此,记者采访了古县教育局局长马洪彦。问:古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免除哪些费用?享受免费政策的范围是什么?答:我县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五免两补”政策:免除基  相似文献   

6.
治理教育乱收费 ,是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重大措施 ,它事关学校与社会的稳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以来 ,按照古县县委、县政府“打造信用古县 ,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部署 ,古县教育局坚持综合治理 ,标本兼治 ,严格标准 ,强化监督 ,从严查处 ,狠抓落实 ,使全县中小学收费管理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有效净化、优化了育人环境。一、领导到位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 ,是进一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 ,古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治理教育乱收费领导组 ,要…  相似文献   

7.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硬任务。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与辨证思考,强调要克服只从经济层面单向度地理解贫困,贫困的本质及其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者“头脑中的贫困”。高校也应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再认识,正视存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头脑中的贫困”现象。“扶贫先扶志”,相对于经济上的贫困,贫困大学生“头脑中的贫困”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从“经济扶贫”到“教育治贫”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先飞”意识;做好开发式能力资助,帮助贫困生“丰满羽翼”;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贫  相似文献   

9.
教育立国是陶行知先生的一贯主张.早在金陵大学时期,他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系统阐明了教育与建设共和国家的关系:“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而消,真领袖不期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正名而明。同心同德,必养成于教育;真义微言,必昌大于教育。”陶行知认为,共和之要素有二:一曰教育;二曰生计。“然教育苟良,则人民生计必然渐臻满意。可见教育实建设共和最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网     
去年以来,吉县在实施“党政教育一把手工程”中,大力开展教育创新,负重奋进,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他们的做法:一是党政合力,一把手率先垂范,推动教育同全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形成了“一个共识”。做到了“四个不减”。建立了“五项制度”。“一个共识”是:只有实现教育强县,才能实现经济富县,抓好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四个不减”是:无论任何时候重视  相似文献   

11.
教育精准扶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举措。文章围绕扶教师之贫、扶学生之贫、扶家长(贫困群众)之贫三个层面,从信息化助力的视角讨论了面向乡村学校教师提能、学生保学、家长(贫困群众)再教育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乡村教师提能,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家长(贫困群众)接受再教育的路径、方法与策略。在后扶贫时期乡村振兴衔接中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地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山高沟深,全年干旱少雨,自然资源十分匮乏,是我省正在"摘帽"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也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扶智治贫的根本。近年来,东乡县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无农不饱、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其实如果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就有可能是:有农也不饱,有商也不活,有工也不富。承包同样责任田的农民,有的很快接近或达到“小康”,而有的依然贫困。其原因在于劳动者素质的差别。因此,办好农民技术教育,无疑是一条尽快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办好农民技术教育,除了在思想上把它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外,根据我几年工作的体  相似文献   

14.
长子县位于上党盆地西侧,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素有“尧王故里、精卫之乡、西燕国都、千年古县”的美誉。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规范是基础,课改是灵魂,质量是生命”的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多层面、分步骤、大力度地实施课程改革。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全县课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资本视角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构成,对比高校大学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从改善贫困生贫困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丰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育积极的心理愿景,加强贫因生乐观主义教育、大力培育贫困生改变贫困的能力,提高贫困生抗挫心理阈限、培育贫困生“坚韧”品质四个方面建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潇水河唱,萌诸岭笑。5月31日至6月4日,湖南民族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瑶山江华隆重召开。江华瑶族自治县多年贫困,县委、政府坚持把脱贫致富的注下到兴教育人上。全县上下群策群力,艰苦奋斗,5年集资4300万元,改造危房,新建校舍、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小教质量也属上乘。200多名代表  相似文献   

17.
我们涉县是有名的山、老、贫区,全县38万人口,“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我县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使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和追求目标。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立足农村,面向社会”的办学思路,坚持“服务当地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办学原则,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和“以就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20,(48):7-9
<正>"迁建中小学校两所,增加学位5 000个;提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目标;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新增教师420多人,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这份教育发展"成绩单",对于经济发达的县份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百色乐业这样一个国定贫困县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乐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发展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性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县实际,认真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5年累计资助1.1亿元,投人14亿元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创新“五联帮扶”硬核举措……近年来,岳阳县全面深化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在学生资助、控辍保学、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力阻断贫闲代际传递,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20.
陈立群校长深刻的帮扶体会和鲜明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对贫困民族地区教育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对我省教育扶贫有着重要启示。教育扶贫首先扶的是精神。培养良好习惯、培育奋斗精神应该成为教育扶贫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智扶志”应成为新时代教育扶贫的核心要素,从扶“贫”延伸至扶“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