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节     
收到安德烈的电邮,有点意外。这家伙,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譬如急需钱,是不会给他母亲发电邮的。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么一大批十几二十岁左右的人类,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络里——这包括电邮、  相似文献   

2.
树与柴火     
我家有两个小孩子,他们都喜欢"拣柴"。每当大风天,他们两个,一个姊姊,一个弟弟,真是像火一般的喜悦,要母亲拿篮子给他们到外面树林里去拾枯枝。一会儿都是满篮的柴回来了,这时乃是成绩报告的喜悦,指着自己的篮子问母亲道:"母亲,我拣的多不多?"  相似文献   

3.
树与柴火     
我家有两个小孩子,他们都喜欢"拣柴"。每当大风天,他们两个,一个姊姊,一个弟弟,真是像火一般的喜悦,要母亲拿篮子给他们到外面树林里去拾枯枝。一会儿都是满篮的柴回来了,这时乃是成绩报告的喜悦,指着自己的篮子问母亲道:"母亲,我拣的多不多?"  相似文献   

4.
现今社会存在着阅读氛围的"低俗"现象,很多学生喜欢读的是"网文"、"帖子"、"电邮"等,在他们看来,名著本身"晦涩难懂"、"没有时代味",看看简介目录或者连环画、电视剧,略知一二也就够了。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等待     
我出生在步云山下、碧流河畔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我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是母亲独自把我拉扯成人。听母亲说,他们结婚后,父亲考上了东北大学,第二年我便呱呱坠地。这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父亲在沈阳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母亲只有25岁。往后的日子里,母亲埋头操持家务,细心侍奉公婆,饱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母亲不仅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惩罚     
<正>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勤劳的家庭。雷恩是这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他只有8岁。每天上学前,雷恩的母亲都会用甜美的声音叫醒雷恩和他的哥哥姐姐:"早上好,孩子们。今天会是美好的一天。"孩子们起床后,就到屋外去做母亲给他们安排的家务活。家务活非常难做,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做,尤其是雷恩。在孩子们做家务时,他们的母亲在厨房里给他们准备丰盛的早餐。吃完早餐后,孩子  相似文献   

7.
年轻过     
"爸爸,是我,吃过饭了吗?""吃不下。""不管吃不吃得下,都要吃啊。你瘦了很多。"秘书递过来一张小纸条:"会议马上开始,要迟到了。"可是,信箱里有十八岁的儿子的电邮,你急着读: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里离不开母亲形象,可是在她的作品里几乎找不到一个称职的母亲形象,她作品里的母亲多是狠毒、自私甚至是残暴的.在张爱玲的内心世界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什么导致了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是那种"巫母"形象?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和写作经历决定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9.
我要上学了     
"我想让你有未来,只有上学才有出路,我不想让你将来像你父亲那样生活。"母亲后面那句话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我。那天,我的母亲要送我去学校,我发誓永远不去。我那时跟街上那些十来岁的男孩子一起玩,他们说上学是浪费时间,他们的话对我犹如神谕。那些男孩很长时间不回家,他们睡在废弃的车子里,吸烟,喝酒,到白人区去行窃,如果在白人区行窃不成功,就回到我们居住的贫民区的小店里偷啤酒和饮料。他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徐氏六姐妹谈家教之一徐国静执笔我们的父亲只读了两年书,母亲不识一个字。他们对世上已有的有关教育学的书几乎一无所知。但他们认真地读过人──这本无字的书,读过自己和家族每个人生命的历史,读过自己生命每一个季节和每一个瞬间的真实渴望和需...  相似文献   

11.
正百姓,就是平民。现代汉语里有平民百姓或平头百姓之说。可是,诸位知道吗?曾几何时,百姓也是贵族的代称。百姓,顾名思义就是百家姓,是各种姓的统称。"姓"字拆开是女生,这跟母系氏族社会有关。黄帝母亲住在姬水,舜帝母亲住在姚墟,所以他们就姓姬、姓姚。远古时,普通人是没有姓的,只有贵族才有姓,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阅读河北作家王海霞的四则小说~([1]),深感作者营造的诗性空间令人欣喜,深为作品中强大的共情力陶醉,对其中各色人物的命运不免牵肠挂肚,对他们的悲欢离合产生了真切的共鸣。在这四则小说中,《星星索》中木匠与小素的凄婉爱情,或源自社会的冷酷,其实更多的是主人公性格中的悲剧性基因使然;《母亲的爱情》里的"母亲"霸蛮、痴情、勤劳能干,"父亲"则儒雅、内敛、卓尔不群,他们的情感空间里充满了张力,跌宕起伏,扣人  相似文献   

13.
马莹他们 躲在山洞里, 猿人不敢进来,他 们也不敢出去。他们发现了猿 人小孩后,欣欣非常担心:"这 孩子的母亲很快就会不顾一 切地冲进来,所以我们要尽快 逃出去。"  相似文献   

14.
且以《小巷深处》(七年级上册第六课)为例谈谈感悟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阅读中感悟 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让他们自己谈感受。大部分学生只是泛泛几句,如"盲母亲令人敬佩""我太不懂事了"。确实,现在的孩子在家"宠"惯了,对"盲母亲"的"爱"没有从心底里理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Hotmail的两位创始人Sabeer Bhatia与Jack Smith是网页电邮(Webbased Email)这类互联网服务的发明者,他们的确是第一个把这样的服务落实到互联网的企业。但是,当Sabeer与Jack这两位前苹果工程师一开始聚在一起时,根本不是想做网页电邮。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浏览器逐渐普及,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通过网页来管理数据库(Database)。  相似文献   

16.
村庄     
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的妹妹叫芦花我的妹妹很美丽 【赏析】 《村庄》这首短诗结构简单,但意境朴 实而优美。 诗人选取很普通的意象──村庄,人 类生存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很普通的人 物──母亲和儿子,人类最基本的组成单 位。第一节着“静静”二字,“儿子静静地长 大!母亲静静地注视”,一切复杂的东西都 清晰明了。母亲为儿子所忍受的种种苦 难,儿子在母爱呵护下艰难的成长,是如 此地轰轰烈烈而又不动声色,母爱被鲜明地凸现出来。第一节意境单纯而不单调,醇美而又从…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     
正我喜欢唱歌,应该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爱看沪剧,遇到高兴事,常常会哼上几句,如《阿必大回娘家》里的经典台词——"必大,必大,侬只系货色",是母亲常常哼念的;《鸡毛飞上天》里的"从前有个小姑娘"是母亲常常哼唱的……常听母亲念,常听母亲唱,我竟也慢慢地会哼那么几句、几段。后来,我家有了台小录音机。母亲特意买了几盒沪剧的卡带,于是,听沪剧便成了我们一家的闲暇消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许多作家都有着童年丧父的经历,因为父性的缺失,母亲在他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他们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乃至是他们卓然成家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中国现代作家的童年履历里,父性缺位和母亲印记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存在。在他们成为作家之后,心底的那份对父爱的渴望却日益显露,由于本身父亲形象的模糊,他们便从自身出发又长于自身,有一定的长者意味在其中,于是"大哥形象"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母亲和十来岁的孩子走在大街上,突然间从旁边的街道上跑出一个孩子,他冲着母亲和孩子深鞠一躬,嘴里面说道:"不好意思,是我错了,请求你们的谅解。"莫名其妙地接受了一个陌生孩子的道歉,母亲有些糊涂,但很快地,她认为这个道歉的孩子可能是自己儿子的校友,可能他们在班里出现了误会。本能地,她对这个鞠躬的孩子说道:"没事的,下次注意就好。"然后那个孩子一溜烟消失在人群里。  相似文献   

20.
王国军 《家教世界》2009,(Z1):58-58
我看到光明在微笑年轻的母亲和五岁的儿子看电视,母亲指着问儿子:"电视里戴墨镜的阿姨漂亮不?"儿子点点头。母亲又问:"妈妈漂亮不?"儿子仍点点头。"那是妈妈漂亮还是电视里戴墨镜的阿姨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