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拜地产所赐.而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香港知名媒体人陈冠中如此形容回归前港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可贵的自省     
2月12日《工人日报·新闻周末》在报眼这一显著位置刊出《答谢与自省》一文,就一名读者的质问,向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进行深刘的自省。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1月22日该报的《新闻周末》刊载了一篇题为《“春运”发起总动员》的头条报道,向读者发送了有关部门作出的“高效、快捷、方便”的承诺信息。而实际状况大不如人意,乘客买票依然困难,票贩子依然十分活跃,但该报未能对这一涉及乘客利益的信息进行连续报道,从而引起不少读者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一、香港华商银行的创办香港华商银行创立于1918年8月26日,注册资金500万元,实缴资本111.8万元,由香港世传米商刘小焯、刘亦焯、刘季焯和安南华侨刘希成等创立[1].总部设在香港,所经营的业务包括储蓄存款、侨汇、与安南做生意的米商贷款以及外汇炒卖等.华商银行所处的香港,为远东地区新兴工商业中心和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转运站,华侨汇款额巨大,当时海外华侨平均每年带入香港的财富多达1000万元[2]10.作为香港首屈一指的米商,刘氏家族在贸易中需要大量周转资金,因此华商银行的业务重点是吸收储蓄存款.又因香港在国际转口贸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其主要活动首推经营国际汇兑.初创之始,华商银行即不断地向海内外拓展业务,在沪、穗、西贡、纽约设立分行[3].因各分行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业务也有区别.总行创立不久便在广州西提设立分行,刘季焯的同学区克明为经理,以储蓄存款为主,储户主要为中下层、零星散户.在上海以司徒尧为经理,业务重点是储蓄存款,同时也经营外汇.1922年上海分行开业时为吸收储蓄存款,不惜提高存款利息,规定"于开幕一星期内,新开各存户永远固息8厘起息"哨,结果市民踊跃前往储蓄,开业第一天即吸收存款50万元.纽约支行于1922年1月2日开幕,总行在纽约设有汇兑兼招股处,由刘鲁南主持,长期从事炒卖金镑,舆论称之为"美国华人第一银行"[5].  相似文献   

4.
在围绕回归十年的热议中.香港的精英层不分政治立场达成了一个罕见的共识:如果是现在谈回归.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或起草《基本法》,港人肯定无法获得当时那么优渥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增强宗旨意识,更主动、更自觉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通过"走转改"活动来检验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而要提升"走转改"的实效,媒体人必须解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为了谁——为了读者、为了受众。这应该成为媒体人做好采编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读者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爱看不爱看、方便不方便、对读者有没有用,都是媒体人应该考虑  相似文献   

9.
1952年,香港地区出现了一个秘密组织,名为中国自由民主战斗联盟(简称战盟)。它的发起人有张发空(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君励(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顾孟余(前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改组派重要成员)、童冠贤(前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长)、张国热(前中共领导人之一,后被开除)、李微尘(自由知识分子)等。其成员共约二三百人,分布于香港、北美、日本、澳洲、印度以及中国大陆地区、它以第三种力量自居,是个反对苏联、反对中国共产党,也反对台湾蒋介石集团的秘密政治组织。战盟的材料大部分保存于张发奎手中。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些自省意识。我曾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方某家大公司的老板派人去参观另一家大公司,参观人员回来之后向老板汇报别人的技术和管理如何落后于自己公司,结果挨了老板好一顿训斥。老板说,我要你去参观,就是要你去发现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比别人好的,你不说它不会跑掉,别人比我好的,你发现不了,我们就永远也赶不上。这样的事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我们最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别人论证自己的正确和英明。西方人这种自省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不有关联,我没有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人好像并不把这种自省意识看成是丢了脸面,要不,卢梭当年就不会写《忏悔录》,德国总理就不会因为“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向犹太人谢罪了。从西方跑了一圈回来的老鬼最近出版了一部非虚构的长篇小说《血与铁》,这本书因为它的忏悔意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  相似文献   

11.
殖民地时期的香港从来就无法把握自己的政治脉搏,中英两国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角力,确定了香港在1997年之后的前途命运。当"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理念写入《基本法》,香港终于迎来一个港人自己当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在漫画黄潮泛滥的今天,香港许多人似乎才突然惊觉,一向被视为儿童读物的“公仔书”(即内地的连环漫画或小人书),原来竟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足以使自己的下一代道德观念产生不良倾向,于是舆论界口诛笔伐,退书罢卖,希望能将黄潮堵住。香港的色情漫画、动作漫画(即以前的暴力漫画),也曾不只一次遭舆论指责,但始终难以禁绝。要堵截漫画黄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立法,其次才是凭借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2012,(9):13
海外媒体报道,2012年8月20日,自1997年停刊的香港《新晚报》,15年后以免费报章形式复刊。复刊后的《新晚报》,将每日发行20至40万份,周一至周五在港九多个地铁站和零食物语分店免费派发,全年发行250期,交由《香港商报》在深  相似文献   

14.
“走街窜巷”?《工人日报》1998年3月29日一版照片说明文字中有“走街窜巷”一词,“窜”字用得不当。“窜”是乱跑的意思,“窜巷”成了在街巷里乱跑乱钻了。正确的用字应该是“走街串巷”,意思是在街巷中到处走动。这里如果使用“穿”字也可以理解和讲得通。“串”和“窜”读音有些近似,字形稍有变化,可是字义却大相径庭。不可混用。“一窝风”《工人日报》1998年10月3日三  相似文献   

15.
自省也是社会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新闻前哨》2008,(4):13-13
报道的成功首先要感谢生活.是生活提供了如此精彩的故事。全国那么多报纸.“校正”为什么选择楚天都市报?他是对这张报纸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兰大哥主动帮乔大姐是一种美德,“校正”和他母亲表现出的则是自省之德.这种美德更加珍贵。如果将这种自省的美德通过媒介传播到民众心中,将会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民族进取力量。  相似文献   

16.
广周 《兰台内外》2013,(2):24-24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齐白石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  相似文献   

17.
宋风 《声屏世界》2014,(12):71-72
<正>演员李雪健近日做客央视电视公开课《开讲啦》,李雪健坦陈,他一直在为拍摄《横空出世》这部影片时没有减肥而感到羞耻。《横空出世》是反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研制原子弹这段历史故事的,当时国家很穷,李雪健在片中扮演的军队司令的脸却很胖。"没出名的时候,为演好舞台戏中的林彪,我曾减肥20多斤。后来拍《焦裕禄》,因为之前刚拍过《渴望》有点胖,所以一个月又减肥20多斤。而《横空出世》中的司令,是我出了名以后拍的,我为什么就想不到减肥呢?"对此李雪健一直心有惭愧,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观众。  相似文献   

18.
19.
<正> 80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舍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1981~1989年间,全国有半数以上的高等学校建成了新馆,总面积超过250万平方米,是1956~1980年间建筑面积的2.36倍。新馆的建设,既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环境,也为高校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上,80年代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期。在此之前,国内图书馆建筑基本上采用的是固定功能模式和混合结构技术,外形比较单调,藏书空间与阅览空间分离,布局缺乏有机联系,灵活性、适应性和扩展性较差,阅览、藏书和办公环境也不理想。80年代,国内图书馆界注意吸收国外图书馆建筑设计思想中的精华,在新馆建设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遗憾。本文对北京市十年来新建的馆舍进行研究以总结80年代的成就,并为未来的图书馆建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香港13家主要教科书商首次联合调查新课本销量显示,经济不景气迫使教科书商在新学年历史性地减价吸引顾客,但减价后销路不但没有回升,反而大跌5成,收益减少超过1亿港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