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琵琶行》,细致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我们会发现,这里“相逢”的表层义是说诗人与琵琶女偶然相遇,但同时还含有精神“相逢”,即两个心灵积极主动地相融的深层意味。而且,既然“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相识未必就是“相逢”,因为“相逢”是彼此心灵的相通啊! 相似文献
2.
金佳顺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4(5):137
中职《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为《琵琶行》定主旨的:《琵琶行》是通过对沦落江湖琵琶女的身世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和失意之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叹。我觉得这样的定论未免过于片面和肤浅,实际上这篇课文中有三个情节是值得注重和交待的。 相似文献
3.
4.
《琵琶行》中作白居易在听完琵琶曲与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后,有感而发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于这种天涯沦落之情,我们大都能读出这是作与琵琶女命运的写照,是相同的身世所激发出来的相同的人生感慨,但更深一层地想,是什么原因使两人产生了这样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呢? 相似文献
5.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七言歌行体的扛鼎之作。诗歌明白晓畅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但让读者为之动容、感慨良深的当是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正因为感情深笃,因而广为传诵。唐宣宗李忱赞誉日:“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 相似文献
7.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中,唐代诗人自居易的叙事诗,可以说是这些珍品中的极品。“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这两句诗正好说明,《长恨歌》和《琵琶行》一样在当时就是一首深人人心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9.
赵永建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4):28-30
《琵琶行》的创作,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等原因,强烈的思归之情,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对于回归精神家园的期待,对于巅峰经验的缅怀和追忆是心理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历来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的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称得上是极品,自唐以来便历咏不衰。 相似文献
11.
唐汉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28-29,3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以莱柯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唐诗《琵琶行》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证明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是隐喻性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三册<琵琶行>第二段第五句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课文注释:"思,悲,伤."乍看似乎合理,但查阅有关资料,却从未发现"思"有"悲,伤"之意.因此笔者认为课文中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王新玲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3):24-26
对《琵琶行》的社会学解读会得出控诉性质的主题。而从学角度看,琵琶女痛苦的深层原因是物质与精神、现实与浪漫这一人类永恒的矛盾,这是琵琶女形象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长篇叙事抒情诗,这首诗除了它特具的思想内容外,在语言的运用,音乐的描写上也有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唐人豪饮成风,唐代名的诗人,差不多都是有海量、善品味的酒人;酒参与了他们的审美创造,刺激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催生了他们的精神产品,并渗透在他们诗篇的字字句句中。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化昌盛,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朝人雄而壮的诗酒情,便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并达到鼎盛的。安史之乱以后,唐帝国逐渐走向衰落,因而自中唐起,人心态逐渐变得低迷仿徨,诗酒之情也逐渐由豪转悲、白居易遭馋被贬,谪居江州,以酒送客,借酒抒怀,通过一位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寄寓了自己仕途沦落的慨叹,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才人志士的打击和迫害:他的“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和“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醉吟二首》其二)的诗句,代表了中唐诗坛诸子抑郁、悲凉、愤慨的群体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0.
李全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5):14-15
白居易《琵琶行》中“阿姨”一词的解释,长期以来众话纷纭,争论不休,这些解释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作家作品的思想,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还《琵琶行》中“阿姨”一词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