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本文以战略环境变迁为分析背景,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界定与维护所出现的新情况,探究中国国际角色应具有的思维革新.本文把中国国家利益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变量,提出了经济发展、两岸统一、社会凝聚力和政权合法性建设、引导国民健康的历史观与大国心态、周边安全和领土收复、国家形象建设、海外利益维护等七项利益.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将其划分为核心利益、根本利益、重要利益三个层次,并指出了利益维护所应注意的问题.在结论中,本文也提出了在国家利益界定与维护以及学术研究上需进一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崛起,端视其国家安全能否得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能否得以拓展。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应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为核心,在新安全观的理念指导下,创立和发展国际利害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下决心维护陆地和海洋利益,确保战略通道的畅通并积极扩展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3.
吕品田 《留学生》2010,(6):43-43
今天.我们需要从国际文化战略角度未认识国家形象塑造这个关涉国家和民族利益追求与维护的重大问题。所谓“国家形象”是现代国际关系格局中以现代国家为单位的一种涉及国家利益追求和利益维护的对象化认知、判断或定位。没有国际视野.就没有所谓的国家形象;而没有国际间的利益角逐.也就没有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国家形象翅造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国际战略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和维护中国战略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参与非洲维和,既有利于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拓展中国的政治、安全利益,又有利于开拓广阔的非洲市场,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拓展中国的经济利益;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带有全球性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本质和最高准则;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正确途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现代化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绝不当头,埋头实干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策略方针。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特点表现为中国安全和世界安全的统一;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实际上也是维护世界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多边主义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 ,中国采取了多边主义的周边战略。本文通过对中国参与的两个周边多边主义案例的考察 ,认为中国参与多边主义机制既是为了维护现实的国家利益 ,也是在通过参与多边主义进程 ,创设以新安全观为代表的国际制度  相似文献   

7.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压力,中国坚定地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并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需要恰当地处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本文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并使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旨在探讨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关系的理论.本文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苏联和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原则、标准和要求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外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无论推行何种贸易政策都与其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是服务于垄断资本的幌子;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国家自身利益。中关建交以来,美国对华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从未间歇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球经济环境背景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要求决定了其对华推行何种贸易政策。因此,中国应从改变对外贸易战略、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等多元途径探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本世纪末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面临全球化挑战最多最严峻的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证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国家发展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本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认证,明确界定了21世纪中国五种主要的国家利益,提出了21世纪以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中心的中国国家发展目标,概括出以四个“两”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保证和实现我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环境安全是一个越来越被众多国家重视的世界性问题,其本身具有的合作性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在一国内独立解决,需要世界各国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因此,笔者认为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是中国实现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对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的展望即中国环境安全战略分为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在实践中应首先发展国内战略,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开展环境外交,促进国际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中国选择怎样的战略实现民族复兴,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和谐世界理念应运而生.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和谐世界理念有其内在机理和必然面临的挑战.而和谐世界理念的真正价值则在于促进世界和平并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打破中国威胁论,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亚安全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外交战略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在中国的周边,中亚是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需要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和中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与中亚地区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与稳定,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曹冰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2):98-101
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国内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制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所作出的最优化选择。"一边倒"政策使新中国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大可能和最大程度上维护和实现了新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利益是驱动中国对外关系最基本的因素,也是中国外交关系研究中的核心命题,如何解读中国国家利益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者争论的焦点。从理论上阐释中国国家利益内涵、属性以及国际关系中实现的三分性,对中国在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活动中,坚持国家利益三分性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国际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已成为"世界工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空间向全球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海权不仅能够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能够维护我国的独立和统一,最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际战略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局势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紧紧围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中心任务,顺应时代的潮流,采取灵活多样的外交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既有对外交原则的坚守,又有对外交目的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体现出中国外交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中国外交正在不断以“合作、参与和务实”的姿态融入世界,为国内经济建设拓展出越来越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外交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随着国际关系的转型经历着新的变化。全球治理理念的兴起,强化了国际组织作为独立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意义,国际组织的触角不断深入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推动着国际体系结构的转变,冲击了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组织体系。以此为契机,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调整和重构。国际组织不仅是中国实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平台。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着眼于长远发展,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仍亟需从外交战略高度加以全面谋划,切实增强议程设定能力,重点推进周边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航天强国的背景下,中国空间站项目的国际合作成为大势所趋.在中国空间站即将面临的国际合作中,主要有前苏联模式、国际空间站模式、欧空局模式可供中国选择,但这三种模式均不适合中国.通过总结现有国际空间合作成功的经验,以及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国情,一种由中国主导的空间站国际合作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此模式下,中国是该空间站主体的主要建设者和所有者,中国对空间站享有主要的管辖权.该模式鼓励各种形式的空间站合作,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还能够促进空间站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