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春莱 《现代教学》2013,(10):52-53
《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中把中小学探究型课程定位为一门以问题为起点,以研究为中心,面向整个生活世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强调团队合作,重视实践体验的课程。我校作为宝山区探究型课程实验基地,充分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具体来说是从注重学生"生命教育"的培养和促进学生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这两点来开展的。一、以探究体验促进生命教育1.过程体验中激发生活乐趣学生的兴趣就是探究课堂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创生取向"的课程。它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地创新的经验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尽管活动之前学生已制定好了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是整个社会幸福程度的重要表征之一。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孕育生命情感、开展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与责任担当素养是实践育人的根本所在,而立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那么,教师应解决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重课堂,轻实践""重活动流程,轻内心体验"等问题,将发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到教学中,承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责任。基于此,教师应规范活动领域,课程外延扩大化;矢志教学改革,培养渠道多样化;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深度化;创新教学评价,评价标准多元化。只有这样进行课堂转型,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宝。近年来,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小勇于担当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成长储蓄"奠定坚实基础。"成长储蓄"活动是我校长期开展的一项特色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重点,制定符合小学生成长规律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引导、监督作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  相似文献   

6.
唐亚 《教师》2020,(9):3-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讲好中国故事"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是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 二是构建课程思政的大德育观, 三是创新实践活动。在小学各科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情感认同,培育新时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爱国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人们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我国小学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校园中利用绘本来全面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措施两个主要方面,旨在通过绘本促进小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有效形成,让学生能够体现出生命中的正确积极情绪,对学生构建生命价值具有高度的成长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校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组织开展"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社会实践活动:郊游踏春——认识花卉,关注生命;田间采茶——体验劳作,感受苦乐;远足拉练——挑战自我,磨练意志;参观考察——关注生态,走近科学。坚持开展丰富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好书漂流进社区""消防宣传社区行""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等,教育引导学生担当社会小公民的责任。在万盛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中,组织学生担当文明先行的小标兵。不仅对行人进行劝导,还把自编自创的提示语和童谣,  相似文献   

9.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回应时代发展要求,历经三十年实践,凝练了培育"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时代新人的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起包括理想信念、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研究创新、生活指导五个子课程在内的课程框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学农实践基地)教育资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彰显课程内容,拓展生命成长路径,通过记录与分享成长,以关注体验过程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家国责任担当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学会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他人和社会负责。本文从担当家庭责任、担当家乡责任、担当国家责任三个方面,探究将家国责任担当的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93):33-34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归类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等方面,这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新提出的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是创意物化的核心。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学习技巧,进而提高知识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15):4-5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它有利于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自主学习与责任担当等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媒介,以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享受生命过程、体验生命意义,从而获得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存在课程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引导、缺乏社会实践环节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进行渗透式教育;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创造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价值等措施破解生命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想需要兑现的力量。"中国梦"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兑现中国梦想的一种自觉担当。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国梦"教育有着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统一学生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独特意蕴,同时也赋予人们关涉"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等具体主题,并具体表现为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道德教育的专门任务。灵活选用或者综合应用单独设置校本课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和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我们逐步并富有成效地深入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温州精神"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活动过程不足、学生活动水平较低、学生活动空间狭窄、教师活动参与不够和教师活动反思不足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洪志华 《新教师》2024,(2):17-18
<正>当前,许多学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知识教育方面,多种活动课程都被学科课程所取代,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以分数考核为主。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要考得优秀,即使是子女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很少让他们上手。这些现象说明责任担当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此背景下,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针对当前小学生的作业布置、校外培训、责任担当素养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笔者所在课题组发现许多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不懂得主动承担责任,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依据调查结果,课题组与校领导层开展多轨并行的举措,以提升小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地方.教育是不断改变人生,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生命教育研究,是为了让师生的生命更有尊严、更具价值,让学校的发展品质更强更好.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学校"追求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完善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争做八种人,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总目标;针对不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制定出有梯度的研究方案,坚持一以贯之地推进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生命教育的持续深化,达到科学化、人本化、系列化、课程化的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昌照 《福建教育》2023,(13):22-25
<正>社会服务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社会服务意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其关注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这一活动方式与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直接对接,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密切关联,是为培养新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的有效途径及促进道德成长和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仲建维,2017)。社会服务,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服务对象”的确定过程中聚焦与“个人”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丰富见闻,使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良好品德的重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教育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小学生轻贱自己生命、其他自然生命的事件频发,也在不断为小学生命教育敲响了警钟。开展生命教育不能只流于形式,教师在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拟定教学方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导教育,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20.
正责任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能力等整体责任品质作为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高中思品课作为一种显性的德育课程,担负着较强的价值教育功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品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要让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