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高等教育应确立“人本论”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存在的三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知识论”价值取向、“工具论”价值取向、“人本论”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识人的实践本性和教育的本性,论述了现代高等教育应该确立以促进入的发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即“人本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曹丕的“经国大业”说和曹植的“辞赋小道”说均不代表他们本人实际的学价值取向。曹丕的学价值思想核心是“章不朽”,这种观点并非以政治事功价值为贯穿;曹植的学价值观强调学的政治教化作用,所谓“辞赋小道”说,只不过是他面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法实现而发的愤激之言。  相似文献   

3.
彭婵娟  刘宝存 《江苏高教》2022,(10):112-118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话语体系,蕴含了国家及其附属机构的价值、行动和规范立场。从历史和全球视野来看,留学生教育政策在经历了“学术取向”“政治取向”“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念变迁以后,至今已形成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多元价值取向。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价值取向变迁总体上属于政府主导型变迁,并受制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价值取向变迁既反映了国家优先事项的变化,也渗透了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冲突与博弈;价值取向不仅受特定国家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还日益被全球性话语所塑造;价值取向从强调单一目标向同时兼顾多元目标的方向变迁。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要建设成来华留学教育强国,需要以国际发展经验的空间横向坐标和中国自身发展进程的历史纵向坐标为尺度,树立与中国国情相一致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的特殊时期,伴随着这一社会转型不仅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考察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价值取向变革的原因、内容、特征及意义,对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各种动力因素问相互交织和更替的规律性特点。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纵观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轨迹,基本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利益多元化”、从“单边行动”到“多元主体”、从权力基点下的“强制性变迁”到利益基点下的“诱致性变迁”的动力变化过程。民主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成为贯穿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原则 取向原则是基础教育实践在价值取向上的基本要求。有研究者认为,新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在于“打好基础”,强调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也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社会价值取向应该坚持社会公平原则、社会经济效益原则和社会政治稳定原则。我们认为,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实践在取向上应该是规律性与目的性、公平性与效益性、多元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以“改进”求“加强”──新形势下电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时锦雯随着社会现实中市场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带来的变化,以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电大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做好工作,这是历史和全局向我们提...  相似文献   

8.
张明进 《科教导刊》2023,(16):81-84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思想、就业价值取向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关键的教育引导作用。破解当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问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章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从优化机制体制,加强师资建设、改进教育方式、增强实践锻炼方面提高培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生活需要理想的激励,信念的支持,不同的理想和信念往往导致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民族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时代特征,以“三个代表”和“三观”教育为核心,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当前,随着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生活方式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带来的人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教育人本论为理论基础、以健身和娱乐为实践基础的“人本主义”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确立,是对过去学校体育存在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功名化价值取向、礼仪化价值取向和崇尚正统的价值取向偏差的修正,它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学生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健康人格,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诗歌与政治、经济、化、教育、社会诸问题联系紧密,其基本走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以政治为本”的诗歌;80年代至90年代是“以语言为本”的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向“以人为本”的诗歌。多元共存、兼容自由、关注人性和生态环境,已日渐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正朝着“兼顾个人与社会利益”、“多元化与复杂化”、“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相分离”的趋向发展.在现实中,自身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变化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要想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既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正面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定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新的课程理念由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取向转向为“人本位”价值取向,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格统整”的人。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形态也必然会具备一系列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突出问题直接相关;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合理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的积极回应。“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关系的关怀。它对经济、政治、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要求我们既要从“价值”角度,又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很长时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被归结为物的使用价值,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塑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的取向需要予以澄清和纠偏。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育人使命决定了“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其价值追求的首要选择,政治教师理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作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以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19.
政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协商民主对政治决策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为政治决策提供“和而不同”的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为政治决策提供公开化的信息和民意;为政治决策提供自由平等的民主参与;为政治决策提供合法性基础上的责任性。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取信于民是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基本内容;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治信任的基石、以“经济的政治功能”作为政治信任的物质基础、以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政治信任的制度保障是其基本特征.邓小平政治信任的当代价值在于为当代中国构建政治信任提供理论指导、现实依据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