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群仙  李少和  黄曼 《科技通报》2012,28(9):155-158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桩承载力的确定一直是该类桩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工程的单桩竖向静载荷实验极限承载力结果,并分别运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分析两者极限承载力偏差的原因,并对《规范》提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参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着重阐述了国内外钢—混凝土组合梁栓钉连接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适用于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栓钉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栓钉连接件进行仿真分析,为实际工程计算提供承载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着重阐述了国内外钢-混凝土组合梁栓钉连接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适用于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栓钉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栓钉连接件进行仿真分析,为实际工程计算提供承载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模型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桶基础与经改进后的异形桶基础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将所得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异形桶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较改进前的桶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提高最大可达68.72%.异形桶基础极限承载力增大的效果受到其自身径高比的影响,最优径高比接近1.125.异形桶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位移小于桶基础的极限位移.极限承载力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帽檐下方的土体为基础提供了类似桩端阻力的支承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叶良  明博 《科技通报》2009,25(5):639-642
本文根据楔形桩的形状和受力特点,结合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楔形桩极限平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土质条件对楔形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结果分析,得出了楔形桩的承载力是随着锥角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的.  相似文献   

7.
朱晓旭  姚谏  周延阳 《科技通报》2006,22(6):792-795
板-胶剥离破坏是混凝土表层嵌贴CFRP板条加固方式常见的破坏形式。如何求得此种剥离破坏的极限粘结承载力至为重要。目前只有通过数值法反复试算,但计算工作量较大。本文根据试验所得的粘滑曲线和假定的粘结失效准则导得了极限粘结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已有的数值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该法计算简便,可供实际加固设计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按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路基清淤厚度,并建议地基承载力按地基极限承载力或地基极限荷载取值,给出了路基施工过程中地基土强度增长的计算公式,对于合理评价地基承载力,确定路基清淤厚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晨  于弋  付军 《科技通报》2006,22(4):445-449,455
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模拟现场试验及结构在工程实际中的情况,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过程的分析;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吻合程度很好。在此基础上对该结构在承受弯扭组合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性状,和结构强度与刚度的非线性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离心钢管混凝土在弯扭组合下的弹性极限承载力相关方程,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对该结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状的三维模拟分析提供了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浮力作用下的建筑物地下室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地下水浮力对建筑物地下室受力状态影响的基础上,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本文提出了容许承载力法、分项系数法等不同的设计表达式下地下室地基承载力验算,抗浮验算及底板顶板的强度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确定岩体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岩基荷载试验方法、对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乘以折减系数的规范法和查表法等。其中岩基荷载试验法结果较准确,但试验设备要求高,试验周期长,费用比较大,仅对少数重要建筑勘察采用。规范法比较简单方便,费用低,但折减系数的确定缺乏理论依据,精度不高。本文依据Hoek-Brown准则,利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确定了岩体在不同质量程度下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并对此做出了说明。同时利用这一方法计算了部分岩石的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表。  相似文献   

12.
对10根不同废弃骨料掺入量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了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一样,正截面受弯破坏都需要经历弹性、开裂、屈服和破坏4个阶段;再生混凝土梁同样符合平截面假定。最后,根据GB50010)200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提出的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公式,验算了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与普通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差别不大,可以用现行的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3.
武江 《科学中国人》2014,(2S):33-33
本文根据对某工程混凝土管道开裂检测结果,以钢筋裂缝展开应力为基础,应用裂缝荷载的意义及极限弯矩与裂缝荷载弯矩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混凝土管道损伤状况及裂缝特征,确定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混凝土排水管道开裂的原因,总结埋地混凝土管道破裂特征及计算模式,为今后类似工程事故提供给一种检测、计算、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路曦 《科技通报》2019,35(10):93-96
当前阶段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对钢结构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时,没有考虑单个支撑柱失稳对其造成的影响,导致计算获得的节点极限承载力与实际极限承载力不符,偏于不安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高层钢结构节点稳定性分析方法。运用Tekla structures进行钢结构节点建模,通过钢结构各单元的传递矩阵逐次相乘构建整体框架传递矩阵,结合整个钢结构两端的边界条件,求解获得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对高层钢结构框架施加竖向、水平载荷,分析整个架构的受力情况,完成框架失稳性的判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该结构在水平、竖向载荷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系数选取2. 2较合理,破坏模式符合高层建筑的抗震原则,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桩基后压浆工法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侧阻力、端阻力及极限承载力的发挥机理及确定合理的承载力计算模式,文中在总结既有计算公式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比选获得了具有适应性的计算方法,以陕西渭河滩中、粗砂为典型地质特征的桥址作为试验区,进行了以旋挖钻成孔桩基为代表的静载试验及注浆性状直观剖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沉渣固结及泥皮置换作用使得后压浆桩基承载性状得到了充分发挥,应用建科院公式更能够反映后压浆桩的承载力状况。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同类型桩基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赵向阳  刁莹露  戴国亮  龚维明 《科技通报》2012,28(9):147-150,154
嘉绍通道长山河特大桥位于嘉兴海宁市扬汇桥村,桥长1061 m。桩径1.8 m,桩长92 m,属于超长钻孔灌注桩。为了测定桩身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对试桩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了静载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桩身变形、位移以及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桩端承载力实测值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桩侧摩阻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承载力;施工工艺对超长桩承载力有很大影响;控制沉降同时也要控制桩身压缩变形。成功地确定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承载力性能,位移特征,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剪力钉单钉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的合理计算方式,根据已有单钉推出试验对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后,运用该方法对几种常用的剪力钉单钉连接件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合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的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彭卫兵  熊志洪  潘晓东  钱波 《科技通报》2012,28(9):24-27,30
基于钟善桐教授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统一理论及本构关系,利用ABAQUS建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高墩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主要考虑初始缺陷、横缀管、斜缀管、桥墩自重、含钢率5种因素对高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缺陷、桥墩自重、含钢率对桥墩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增大或减小趋势较为明显,而横缀管、斜缀管在截面长宽小于0.2 m时,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不大,在截面长宽大于0.2 m时,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西安市东风路灞河桥工程采用后压浆技术的桩基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对比后压浆及非后压浆对桩基承载力影响效果,同时剖析后压浆技术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进而达到优化桩基后压浆工艺在该工程中的实施效果,并为工程桩的后压浆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