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江苏省71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的2013年至2014年监测数据,研究南京青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天气变化和人为控制措施对南京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2014年南京空气质量整体水平低于2013年,但青奥会期间,南京空气质量水平优于2013年同期水平及省内其它12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更是达到了100%;(2)风速和降水对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有较大贡献。2013-2014年,4级风速的天数为24 d,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0%;暴雨日共6 d,空气质量优良率100%。2014年青奥会期间,气象条件相比2013年同期并无明显优势;(3)青奥会后空气污染加重。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年底,江苏省13市重启环境管控"青奥模式",12月份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达58.1%,较2013年同期优良率9.7%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再次验证了人为控制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良好效果,也为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春市城区6个监测子站2007年1月至12月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了长春市大气污染物季节变化规律,及各功能区间的空气质量差异.结合2001年以来的大气监测教据分析了长春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采暖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增高,首要污染物是PM100历年数据显示PM10变化不明显,但SO2和NO2有略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吐鲁番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引起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收集了吐鲁番市2001—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污染负荷系数由大到小排列为PM10^-2^-2,而且浓度随时间(年际)呈上升趋势。由此可知吐鲁番市空气质量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3年南昌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了南昌市PM2.5、PM10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M10年均浓度为115.1μg/m3,PM2.5年均浓度为69.3μg/m3,均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SO2及NO2的年均浓度达到或接近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南昌市城市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013年全年达标优良率为60.8%,南昌城市空气质量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变化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总结,通过选取北京2017年年初到2018年年初,总共一整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作为指标,通过对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观察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变化趋势,以及总体走,分析空气质量指数的置后效应,以及观察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总体形势,了解不同时间的空气质量指数的高低,从而在将来做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风的气候变化对上海地区秋季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东  梁萍 《资源科学》2013,35(5):1044-1050
为探索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利用该地区2002年-2010年秋季PM10浓度资料、1956年-2010年秋季风向、风速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全球大气环流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秋季PM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风向、风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风向、风速的长期变化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秋季PM10浓度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风速、风向的长期变化对其有重要影响.PM10浓度与风速密切相关,静风时浓度最大,随着风速增大,PM10浓度逐步降低.风向对PM10浓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近地面吹偏东风时PM10浓度相对较低.在以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增强趋势为主要代表的大气环流变化背景下,上海地区秋季近地面偏东风风速出现减弱趋势,但偏东风风向频率却明显增多.偏东风风向频率的增加有利于海上洁净空气向上海地区输送,从而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7.
依据青岛开发区十一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青岛开发区空气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根据青岛开发区十一五期间空气中SO2、NOX、TSP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空气质量随年度的趋势和原因,并结合当地的能源结构、气候特征、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探讨了改善青岛开发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的途径,为防治和减轻青岛开发区的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2020s和205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③SRES A1B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的API指数变化幅度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3个城市在不同时段的API指数变化峰值均出现在6月份。  相似文献   

9.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2020s和205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③SRES A1B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的API指数变化幅度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3个城市在不同时段的API指数变化峰值均出现在6月份。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4年宁波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同时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社会经济报表资料,对宁波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控制霾的措施。结果表明:宁波市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API值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者极大值出现的时间有差异;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最高,空气质量也最差,夏季相反;宁波市首要空气污染物为PM_(10),空气污染程度以轻度污染为主,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出现频率很小;轻微霾和轻度霾较易出现在空气质量为良或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当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时,只有重度霾出现。月霾日数与PM_(10)月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2010年以后两者极值的变化步调高度一致;宁波的霾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有密切联系,控制霾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加强低碳环保宣传,还需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哈尔滨市锅炉改造前后采暖期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AQI指数的变化,提出锅炉改造能够显著的改善市区的空气质量,有助于空气质量保障决策的科学制定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扎实开展,也体现了该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及显著的污染削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GIS技术和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结合空气质量信息化的需求,分析了空气质量数据监测和预报现状,设计和实现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该系统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基础地理数据,通过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视化显示,实现对空气质量的预报,有助于环境管理部门对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和决策,进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考虑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分析了AQI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用于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监控的局限性,提出了包括空气质量6参数和园区特征X项污染物的工业园区"6+X"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单因子指数提出了园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AQI,并依据PAQI指数划分了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利用2个案例说明了使用方法,分析了"6+X"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势,评价结果对园区的空气质量监控和特征污染物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9)
本文利用在天津市跃进路(E117°20',N39.09')设置的站点对天津机场区域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结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实时报文,应用R语言和广义加性模型(GAM),针对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世界时)的空气质量数据,对天津机场区域大气进行大气污染特征和大气污染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机起降与飞行对周围环境大气贡献较大的主要污染物为:SO_2、NO_2、PM2.5、CO。决定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的影响因子是气象因素。飞机起降与飞行对SO_2、PM10、NO_2、CO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统计全年每小时空气污染状况的实测数据,了解城市空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用空气污染物扩散箱模式理论解释变化的原因,同时揭示了变化原因存在的普遍性。为城市户外运动爱好者选择活动时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行稳致远:聚焦陆-气交换作用近30年来,与我国高速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和污染排放的快速增长,大气污染成为政府、公众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精确预测预报空气污染,是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区域空气质量模式是用来研究大气污染形成机制、输送转化、预报预警和对策评估的重要科学工具。区域空气质量模式是由气象过程、源排放过程、陆面过程和大气化学过程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近年来空气质量模式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认知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定量影响,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发生在我国北方显著沙尘天气过程的分析,结合同期北京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影响。结果如下:①构建了一个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复合指标体系。将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覆盖型重污染、边缘型中度污染、远距离轻微污染和远距离无影响;②2001-2009年,我国北方共计发生136次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贡献的最高值出现在秋末(11月)和冬初(12月),以覆盖型重污染等级为主,共计发生17次,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306;③从传输路径上划分,则是以西北路径为主,共计发生59次,其中2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41%。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42;④沙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以2天为主,共计发生56次,共有1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25%,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16。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1月18日珠海市将全市公共交通票价下调至全线路一元一票制,为全国首例。"一元公交"政策推行是否改善了空气质量,本文使用准自然实验下的断点回归设计(RDD)进行因果推断分析,得出政策实施并未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天气因素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在不考虑天气因素下政策实施使得PM2.5浓度下降6.2个单位,总体而言并未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邢台市空气质量经常处在重度污染的范围之内,以至于无法判别其空气质量的演化状况。本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公布的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的数据进行分析,尤其是PM2.5浓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邢台市空气质量状况堪忧,常年处于污染中,但却进行缓慢的好转,同时发现只要方法得当,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不同城市空气质量优劣程度;然后建立热传导微分方程模型和高斯烟羽模型,得到在单污染源模式下气体污染物扩散的浓度分布;最后针对多污染源扩散问题,建立线源扩散模型,得到各时刻空气污染浓度梯度变化及空气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