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2.
史量才和普利策有着相似的办报理念、操作和管理方式,带领各自的报业走向了辉煌,但是《世界报》成为了美国报业现代化的领航者,《申报》却在中国报业现代化中昙花一现。本文认为中美社会环境以及报业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美报业不同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史量才和普利策的新闻实践和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两人的办报思想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两人在办报理念、办报实践中共同秉承的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4.
洪金梅  张蕊 《新闻世界》2012,(5):159-160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搜集了2008年至2011年有关于史量才的研究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研究者对于史量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史量才的报业经营理念、史量才的办报思想、报业经营策略的现代意义、对史量才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对这四个方面进行集中呈现,以期对未来的新闻史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史量才(1880年1月2日-1934年11月13日),原名家修,祖籍江苏江宁人。中国著名报业家,上海《申报》掌门人。1934年11月14日,他在从杭州返回上海的途中不幸遭到暗杀。那么,军统特务为何要暗杀报业大王史量才呢?这还得从史量才与蒋介石的积怨说起。  相似文献   

6.
史量才     
正史量才(1880—1934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12年,史量才与张闳、应德謇、赵凤昌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全国报业看广东,其中的《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更是作为佼佼者引领一个时代。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体制机制的缺陷与新媒体的冲击使得报业的发展遇到瓶颈,有偿新闻的流毒、互联网的强势都在不断考验从业者对新闻理想的坚守。坚持现实的理想、坚定不忘初心、勇于承担起身上的社会责任才是面临危机应有的态度与原则。  相似文献   

8.
史量才是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报业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报人。在他的经营下,《申报》走向了辉煌时期。本文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收录的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关于史量才及《申报》发展的研究多且杂,并以结合民国时期报业环境研究为主,与当下新媒体环境内容研究结合较少。因此本文就史量才的生平、"史家办报"思想、《申报》经营策略、史量才故居以及史量才之死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空间,期待对未来新闻史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燕 《新闻世界》2011,(5):151-152
同为"现代报纸之父"的普利策和史量才,都运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改进生产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发行量和广告额度。然则,在完善组织结构、平衡新闻报道和言论、发展新闻特色产品上则不尽相同。二人分居东西,以其新闻实践丰富着两个国度的现代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0.
“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报业经济的发展,上海报界于本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在经营体制上曾经出现过报业集团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中国最大两家报业资本的兼并和上海四家报社、通讯社的联营。1929年1月,《申报》业主史量才收购了美国人福开森手中占《新闻报》65%的股份,实际上掌握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家报社。在此前后,张竹平创立了“申时电讯社”、合资收购《时事新报》和英文《大陆报》,并于1932年集资创办《大晚报》,成立了一个联合办事机构,即人们称之谓“四社”的报业组织。虽然史量才掌  相似文献   

11.
肖俊 《新闻三昧》2007,(3):55-56
在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作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中国报业大王,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史量才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他在1921年10月出资盘下上海《申报》,自任《申报》总经理,以“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为办报精神,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引入西方报业竞争机制,开展了近现代中国民族资产  相似文献   

12.
史量才和普利策分别推动着中西方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在史量才执掌<申报>的22年间,<申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民营报纸,普利策所主办的<纽约世界报>也开辟了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时期.他们的办报理念有不少相似相通的地方,如都注重经济独立、提高新闻业务水平等,但在这些相通之处中,各自的特点也很明显.本文将着重从精神理念、改革方式、用人策略和办报侧重点四个方面对这两位伟大的新闻事业家的办报理念的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18-19日,全国纪念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者相聚一堂,探讨史量才的办报思想、经营理念及其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我院赵永华副教授参加了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史量才1901年至1903年间就读于杭州蚕学馆  相似文献   

14.
报格是一个系统性视域 一代报业巨子史量才在经营《申报》时经常说: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①其间深刻涵义,至今让人回味。  相似文献   

15.
史量才先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报业家,曾经拥有78年历史、影响巨大的《申报》以及商业大报《新闻报》50%的资产,为我国的报业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今年1月2日是史量才先生诞辰120周年,本刊为此发表《为历史留下一份可信的资料》,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6.
报业泰斗史量才当年所办的《申报》在中国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量才以不畏权势的铮铮铁骨、新闻救国的爱国情怀、史家办报的责任意识、勇于改革的新闻理念创造了不朽的业迹。他不因强权而退让的“人格、报格”,也触怒了国民党上层。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结束在杭州休养,乘自备汽车由杭州返回上海途中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史量才的死,使新闻界失去了一个领袖级的“民众喉舌”。  相似文献   

17.
从当代媒介经营管理的角度审视和考察中国近现代著名报人史量才的办报思想和经营理念,不难发现,其新闻使命意识、商业竞争意识、人才意识为当今媒介影响力提升、企业化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可资研究和借鉴的经验。史量才的报业经营活动为当今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作出了先验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史量才从王韬、梁启超、林白水等前辈那里继承了家国情怀及"史家办报"的思想;史量才在狄楚青的《时报》工作,学到了报纸业务改革、多种报刊并举的措施,并请到该报主编陈景韩做了《申报》的主编。史量才对中国报业的开拓:一是保留了完整的《申报》,使报馆有了藏报的习惯,并编著《最近之五十年》保留了大量史料;二是花费巨资建立遍及国内的新闻网,并在伦敦、巴黎、柏林、华盛顿等大城市组织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队伍;三是与世界对话,请世界新闻名家看中国;四是把自己放到与总统平起平坐的位置,超出了商人办报,也超出了文人办报,拓宽了中国办报的视域;五是建立报业托拉斯,成为实至名归的中国报业大王。  相似文献   

19.
史量才与《申报》是撰写任何体例的中国新闻史都无法逾越的重要存在.不仅仅在中国.1919年10月在世界报业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的史公在世界新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旗下经营的《申报》和《新闻报》在20世纪前叶的中国新闻界影响巨大。史量才曾告诫报社同人:“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史氏报业得以建立,除了经营策略之外,史公的“人格”对《申报》等报的“报格”有着决定性影响.并同时以自己的人格和报格维护着国格。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理念是指不同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对于新闻的独特理解,并涵盖了对新闻优劣进行判断的一整套媒体内部标准。虽然中西方媒体在对新闻理念的核心要素的理论认识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以普利策经营的《世界报》和史量才主管的《申报》为例,在办报之初,普利策主张以煽情的新闻报道内容来提升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