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与用,是多年来陶艺的审美准则。随着现代陶艺造型的抽象化,装饰的多样化,题材、内容的宽泛化,告别传统陶艺的实用功能,走向纯艺术,是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袁乐辉 《文教资料》2006,(36):79-80
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作为一种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设计载体,是一项美化生存环境和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设计活动,可以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心理,从而营造出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的空间景象。本文主要从人们审美需求和环境陶艺的特质来阐述环境陶艺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丰富的肌理装饰是陶艺的语言之一,它似陶艺作品特有的皮肤,能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触觉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作品更具审美性与生命力。在陶艺创作中,肌理效果的表现非常重要,它是陶艺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效果,是由物质材料的组织构造造成的外表形状和质感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各时代的陶艺的风格特点。诠释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审美观念,陶艺在造型、装饰、题材、审美四方面透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5.
陶艺产生之初,实用价值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后,其审美价值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不懈的追求目标。陶艺的审美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社会转型而发生了裂变:以"雅"为质地的"贵族化"审美和以"俗"为质地的"大众化"审美的共生并存。陶艺回归于生活,为人类服务才能给自身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陶瓷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现代陶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将会对人们的审美体验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现代陶艺主要是指19世纪末期,在巴黎开始流行的新型艺术门类,通过一些较为放任、奔放、自由的形式,有效展现出创作者、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观念。现代艺术对于创作者本身的情感展现较为丰富,同时夹带了较多的社会色彩,融合了较多的时代因素。本文主要是从现代陶艺创作与传统陶艺创作中的审美比较入手,针对现代陶艺创作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对陶艺创作中的审美意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陶艺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艺术。文章首先从陶艺的起源和发展谈起,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种文化;接着从材料、工艺、造型和装饰(纹样、釉色)以及设计思想来体现陶艺的独特之美;最后谈到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呼吁人们去重视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陶艺制作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先民们智慧的产物,陶艺制作折射出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与生命律动,蕴含了独特的审美趣向与文化意义。陶艺制作体现出诗意的灵感、讲究禅境的诉求、呈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文人的审美角度对中国生活陶艺在当今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所蕴含的文化特征进行反思,通过对传统陶艺造型“中和之美”所蕴藏着造物哲理进行浅析,并结合现代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中国生活陶艺造型的发展趋势提出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小学的美术教学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而开设的课程,其中陶艺制作部分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陶艺课程的设置能够帮助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具象化的作品,借此提升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文将就将陶艺制作融入美术教学用于提升学生审美展开探究,了解陶艺的定义以及其对教学的作用,最后寻求利用陶艺寻求提升审美的办法,希望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种陶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应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陶艺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技术性,以陶育德,以陶育能,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典型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陶艺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包含了科学和艺术,其原料配方和烧制工艺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其造型和装饰具有浪漫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能力的陶艺人才,陶艺教学面临的首面问题是学科观念的加强和创造力的开发,结合陶艺专业特点,就传统陶艺 ,陶艺技巧与材料的实验,陶艺与装饰艺术,创作当代陶艺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家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为人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传统装饰是当代家居设计实现人类审美需求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传统装饰运用于当代家居设计是一种赋予生活以丰富的形式和秩序,美化人们的生活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审美境界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装饰运用于现代家居装饰设计的审美原则来阐述现代家居装饰设计"饰简重意"的审美原则,强调传统装饰的"取其形,延其叉,传其神"的表现方式,即在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和的同时.又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前几期杂志中我们介绍了“泥版成型法”、“手捏成型法”和“泥条成型法”,你们利用这些基本的方法都制作出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了吧?今天,我们在这些基本成型的方法上学习怎样使陶艺作品的表面更加漂亮,更具有美感,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装饰方法。陶艺的装饰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陶器材质肌理方法,另一种是色彩装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陶瓷因最贴近民众生活而弥漫着亲切与真实的意味,能够直观地折射出当时社会民众生活状态。中国民间陶瓷蕴含了个性鲜明的美学特征,作品来源于民众的生活需要却又高于现实生活。历代从业者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不断地贴近民众的物质追求和精神需求,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创造出无数流传千古的民间陶瓷品。研究和学习中国民间陶瓷的美学特征,对于当今陶艺从业者而言,无论是继承发扬传统陶艺还是探索现代陶艺的个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肌理"是当代陶艺创作的装饰技法之一,恰当运用这一艺术语言,会给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各种"肌理"形式经过陶艺家的手,借助陶艺作品呈现出来,就会更具有意味性.在陶艺创作中,"肌理"主要有人为肌理和自然肌理两种形式,运用肌理装饰手法,使陶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更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7.
装饰艺术是一种艺术学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现现代装饰艺术的魅力与审美.阐述现代装饰艺术与材料的关系,并从色彩、肌理、质感等多个角度对材料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审美特性的体现进行论述,最后说明了材料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正在进入一个转型期。所谓转型,不仅是新老艺术家的交替,也包括艺术观念、审美价值和创作思想的转变。今天的陶艺创作正伴随整个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在更大程度地利用和把握陶瓷媒介特性的基础上,创造着比传统陶艺更具审美表现力和激发力的丰富而颖异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目前,陶艺热与陶艺教育正风靡世界,许多小学已将陶艺课定为校本课程,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施展了陶艺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探索陶艺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陶艺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绘画教学展现的是平面艺术,而陶艺则是半立体或立体的艺术。捣泥、拍打、切割、塑形、刻制、彩绘等一系  相似文献   

20.
装饰造型的表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饰造型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审美行为。装饰造型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中的客观事物的细微观察与启示。也是客观事物引起审美愉悦的结果。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装饰造型的基本来源。我们把在客观现实中认识的装饰材料通过主观的整合.利用夸张、变形、取舍等造型原理去掉其无序性、杂乱性、易逝性。使其更加符合艺术美.提高审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