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瑞耕 《今传媒》2009,(10):1-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归结起来,高层次的,很有价值的,我看就是这"三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换言之,就是"三做"--"做人、做事、做文章".作为新闻工作者,"三立"、"三不朽"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黄克武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大陆简体版已于2006年由新星出版社推出近代中国对同时代读书人影响最大,所谓开一代风气者有三人,即曾国藩、梁启超和胡适。古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在杜佑看来,立德目标太高,常人难以企及;而“立功遂行当代”,“立言见志后学”。从旧的传统立场看,曾国藩或许兼具三不朽(唯因杀人太多而德终有亏)。论事功,三人呈递减之势,除个人的因素外,也提示出时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于古代中国文人而言,撰著、编辑、出版等文化生产活动的动力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充满现世的功利目的或纯粹出于对知识的探究兴趣;中国文人的编辑出版活动与中国古人对人生"立言不朽"的观念密切相关,这个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  相似文献   

4.
东汉士人群体游学、隐居等风气甚炽。士人王符的创作具有隐士为文的特征。他不与当时的游宦为伍,使其具有不同于俗的个性。与汲汲功名的伪隐士相比,其"潜夫"之道则体现了重视德行的精神追求。身隐而言立的价值追求通过著书立言实现。王符的"潜隐"之道既诠释了儒家"三不朽"的精神追求,又继承了本经立义的尚朴文风和对讽谏抒情传统。  相似文献   

5.
戈宝权一生读书、爱书、藏书,重道义轻私利以及把一生藏书三次捐赠给图书馆,彰显了戈宝权惠及万邦、德被后世的高尚情操,真正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戈宝权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6.
刘新如 《军事记者》2004,(10):23-24
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的三大追求。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追思伟人功绩,缅怀伟人风范,我们头脑里萦绕着邓小平同志那一句句如黄钟大吕般振聋发聩、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命运的话语。邓小平同志所立之“言”,确实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语言特色尤其值得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认真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冯峰 《新闻世界》2020,(5):50-52
新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为什么要践行"四力"?怎样践行"四力"?本文对此进行阐释,认为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永远保持一颗赤诚的心,担负起媒体人的责任,做为新时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发声人。  相似文献   

8.
做什么样的人?最近我读了两篇纪念夏丐尊先生百年诞辰的文章。两文作者都没有一句话提到他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业绩,却又都没有忘记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夏丐尊,当他被日寇逮捕、在敌人宪兵司令部受审讯时,他却拒绝用日语作答。他说,他是中国人,在这种场合只能讲中国话。这个故事说明了夏丐尊的为人。在他身上显现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有几句古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说,最伟大的圣人是‘心德”的,“立功”、“立言”的都在其次。人  相似文献   

9.
所谓“文章千古事”,不是随随便便就可率尔操觚的。然而现在不同了,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发表欲空前高涨,至于能否真正做到立德、立功和立言,那倒不在考虑之列了。  相似文献   

10.
第三只眼     
近一时期,许多档案工作者为了职称,纷纷被迫写起文章来。然而,雪片般飞来的稿子虽然出自最有资格发言者之手;却难说满意。写文章自古被称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一,是一件极严肃需要呕心沥血的事情。有一位资深作者说:我为《档案管理》写稿多年,每次下笔都如履薄冰。可惜,这样的作者实在太少。一些作者面临职称大事,虽然底气不足,却硬赶鸭子上架,结果不说也罢。然而,作者也有难言之隐。许多同志勤恳辛苦干了几十年,却因一篇文章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也着实令人心痛。一些作者动用各种关系找上门来,动之以情,…  相似文献   

11.
30岁的年轮仿佛一声警钟,敲响了行色匆匆的我。常言道:“三十而立”,要立德、立言、立功。那么,我立了什么,能立什么,又该怎么立?兴许做一番阶段性的检视和小结并非毫无意义。用放飞的心情说“行色匆匆”,是因为我挚爱新闻事业。敬业第一,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我做...  相似文献   

12.
编辑终生为他人作嫁衣,却毕竟在文化学术的幕后,角色模糊,"妾身未分明",在立功立德之外,自己能不能也以立言的方式拓展、丰富自己的人生? 编辑文化的教授传承,是依赖学院派高头讲章式的纯粹理论演绎,还是出版人自身朴素而实在的自叙式言说更为靠谱?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要求它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这种天然特质决定了出版业具有行业个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目标会一直传承延续。现代编辑领军人作为编辑团队的带头人,要通过出版产业的核心物质活动实现出版人的精神追求,就需要从理想信念上“立德”,从事业实践上“立功”,从价值传承上“立言”。  相似文献   

14.
撰文著书,为今人向往之举,所以有不少人热衷于著述而不辞辛苦地爬格子、敲键盘,学者、作家、诗人以及编辑等职业,一般也较为受人尊重。但同古时候相比,则相差太远了。古人把“立言”,即著述,看得与“立功”“立德”同等重要,著书立说历来被视为极神圣的事业。其重视的程度,如今一般读者是想象不到的。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文化与翻译”这门外语类专业选修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广西大学“立德树人堂堂讲”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为研究理论框架,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基,做好教材内容之课程思政;以学术之理为纲,做好理论实践之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标,做好德艺双成之课程思政;以为党育人为旨,做好教育强国之课程思政。深入开展事、理、德、人专业课程思政入径及应用探究,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探讨,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具体的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6.
借用新华社老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同志上黄山时所写诗词中的这两句诗作为我这篇论文的主标题,因为我觉得穆青同志的诗句概括了我要论述的这个新闻学中的理论课题——关于无产阶级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美与人格美。“文章不为千金卖”,就是我们采写新闻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赚得金钱,而是为党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光明顶上啸天风”,就  相似文献   

17.
评析了朱庆华教授《日本信息通信政策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一书,指出该书具有三个特点:内容全面、逻辑性强;材料系统、观点突出;启悟实用、立言立德。认为该书是信息通信领域学习西方信息通信产业发达国家的难得之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文化传承,也能在这一服务育人中承载起"立德树人"教育这一神圣使命。阅读推广活动是内化式"立德树人"有效载体,红色主题阅读、经典品读、深阅读省思、真人图书的榜样力量、文化空间育人等是德育的主要路径。在此过程中,应当突出德之思想、挖掘德之内涵,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多重目标兼容。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谁都希望写出几篇有影响的作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自己也得到某种承认和尊敬,立言立身立德,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理想和追求,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和美德,应当给予积极的引导、鼓励和支持.否则,多出新闻精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0.
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是中国古代对德的一种普遍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古代"君子之德"有了更新的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唯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具备了现代社会的"君子之德",并以此来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人生才有动力,才能够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刘义权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