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武术竞赛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竞赛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方面。竞技武术因得益于完备的竞赛体制,在国内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传统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为传统武术拓展了应有的空间。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离是武术适应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的必然结果;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武术的奥运发展战略是正确的选择;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要改变对峙,协调发展,走向共赢。展望未来,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轨有望得到解决,竞技武术融入奥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武术将成为武术后奥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市场化发展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志禹  洪浩 《体育学刊》2004,11(6):56-58
综合分析了竞技武术市场化与发展的现状、趋势,提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诞生、发展、国际化与实现“进奥”使命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力争“进奥”的特殊时期,其市场化程度是有限的;散打竞赛,武馆、武校等技术培训市场应是竞技武术市场化与发展的重点;但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进奥”之后,其市场化程度将产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套路的综合创造和武术套路进入奥运会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促使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是竞技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为此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要使武术套路运动成为奥运会项目,必须使之符合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对武术套路运动进行更为大胆的综合创造,是使武术套路运动成为奥运会项目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的发展模式分为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融合型三种类型。竞技套路应采用政府管理型的模式,竞技散打则应以融合型为主。展望未来,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散打竞赛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套路的表演和技术培训市场蕴藏着商机,科学技术是竞技武术腾飞的两翼。  相似文献   

5.
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初的今天,当中国武术向奥运会冲刺时,大家觉得武术套路运动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越来越脱离武术的本质———对技击的演练;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故此,中国武术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发展竞技武术,同时要大力弘扬传统武术。让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统一发展将创造中国武术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6.
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洪浩 《体育学刊》2005,12(5):53-55
将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和太极推手.依据列宁和毛泽东对本质的有关论述,提出武术的本质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两个层次;进而提出健身本质、民族文化本质和技击本质是竞技武术在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层面的一般本质,而竞技本质是其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7.
国际奥委会将在墨西哥举行全会,届时将揭开武术是否能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谜底。在此之前,人们对国际武联公布的有关武术奥运项目的设项方案:“确定推荐武术套路的8个个人项目列入奥运会”,各有仁智之见。本文认为:套路运动的技术操作性比散打更复杂难以掌握,进入奥运会的难度更大,而不是相反。竞技武术必须按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理念改革。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传统武术不同的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要考虑竞技的观赏性,在此前提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协调有新的解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基本功训练、运动员服饰、武术器械和套路编排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协调的观点看它们的发展,从而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目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未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的战略应注重传统武术套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应充分体现武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董芳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2):42-43,4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奥运项目的要求,在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对策:加大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推广的力度与范围;改革武术竞赛规则;降低套路技术难度,增强观赏性。这是武术走向世界和进入奥运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武术竞赛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的导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东方文化的一种象征,其作为非奥运项目登上全国比赛的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在武术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下历经巨变。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竞技武术套路为了要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相结合,同时也为了使武术竞赛更具有可比性、区分度和公平性,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于2002年出台了武术竞赛新规则。随着新规则的实行,竞技武术套路以全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2002竞赛新规则出台之初,众多武术界的仁人…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竞赛市场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竞技武术竞赛的市场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竞赛的市场化发展存在着项目差异,散打竞赛的市场化程度优于套路竞赛;竞赛的观赏性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赛场观众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3:1;中青年群体居多,学生所占比重较大;观众的月收入范围大多集中于800元至1500元之间;观赛原因主要是喜爱武术和武术比赛有一定的观赏性;竞赛的收益主要集中于冠名和赞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分析了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原因与规律,并从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角度结合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实践,提出了预防伤病发生的措施与办法,旨在为武术教学、训练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武术的本质特质,分析了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价值,提出了套路与散打相结合的发展设想,从而为武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08-2011年是竞技武术研究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未能如愿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为此学者们对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回顾与反思,同时研究的目光也不仅仅局限于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这一主要目标,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科研条件和实验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竞技武术的研究方法日渐科学化和...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全球化之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竞技武术走进奥运、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国竞技武术全球化、现代化的需要。结舍实践,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对策:对传统武术技击动作进行简化和规范,对竞赛套路进行等级分类;高度提炼竞技武术的化内涵:客观地扬弃竞技武术所谓的“标准化”和“形式化”;利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竞技武术全球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分类,概述了当前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借鉴,分析了迁移在竞技武术散打技术学习与训练中对技术发展与提高的作用。研究认为: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对抗性决定其运动技术没有绝对固定的规格,竞技武术散打的项群训练,应该以多种项目相结合进行某一项群技术训练,同时,在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各项群要整体运用到竞技散打技术中进行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8.
陈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98-99,113
武术的市场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竞技武术的市场化令人堪忧。通过对文献资料、网络信息、问卷的调查和理论分析得出缺少消费者是导致竞技武术不能市场化的最大问题,武术竞赛规则、技击和套路的背离、"计划体制"下的武术运动管理体制、武术的技击属性与体育属性被人为的分离都是影响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的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纵向分析了466篇有关竞技武术套路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竞技武术套路的研究起步晚,发展迅速;研究主要涉及五大范畴,即美学、概念、运动训练、竞赛、发展等,且存在整体研究比例失衡的明显现象等;研究方式的错误取向、一贯制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缺失是影响研究进展的主要障碍。最后指出了未来竞技武术套路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陈步瑞 《武当》2013,(6):41-42
有人说,"练打结合"是传统武术的特色,而现代竞技武术却是"会练的不会打(指套路运动员),会打的不会练(指散打运动员)"。此话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现代竞技武术是受西方体育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要遵守一定的竞赛规则。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