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的修身教育方面,道家以“真人”为目标,提出了“抱朴守真”、“柔弱不争”、崇俭寡欲的修身原则,倡导了“行不言之教”与“以养促德育”的教育方法以及“致虚守静”和“绝圣弃智”的修身之道。这些主张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对我国修身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家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思想的核心即"道".老子思想,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无相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老聃、柏矩、阳子居、关尹、列御寇、杨朱等是老子的主要的弟子.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庄子是道家的另一重要学派.其维系了老聃的正统.庄子思想即是以人生哲学为中心的.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篇>、<齐物论>中.庄子后学,可分为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三大派.述庄派以继承阐发庄子思想为宗旨.无君派对庄子思想有重要的改造.黄老派的思想特点与庄子也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3.
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当代社会在经济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等问题上,存在这一定的紧张关系,从而造成精神障碍类疾病的高发。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绝圣弃智”的智慧,对于是现代人的在处理生活挫折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生不死”的理论,可以使人们超越生死,获得心灵的开悟。继承道家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医治当代人心理健康疾病的文化良药。  相似文献   

4.
道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道法自然"突出了宇宙万物运化过程的自然性,认为人与万物均由道而生,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尊道贵德"强调尊重自然运化过程及秩序的价值以及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为",减少对自然万物的干扰,顺应、发挥自然造化过程及秩序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理想人格是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家在论及教育时所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古代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从“道”的理论范畴和他们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形象。道家的理想人格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重新审视道家理想人格的内涵和特质,对于建构现代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新儒家中,唐君毅提出"性情的形而上学",牟宗三提出"道德的形而上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作一清理。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性情"一词其实和"道德"一词是相对而共生的,反映了早期儒道两家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可以说"性情的形而上学"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拟从早期道家的思想来讨论道家是如何体现出"性情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大”的范畴出现得很早。在先秦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大”与其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道”紧密联系,“大”体现了“道”自然无为的本性。与儒家美学中的“大”受到天命论思想的约束不同,道家美学中的“大”体现了天道的自然无为、无所不能的力量,是一种无限的美。  相似文献   

8.
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中心)之休闲哲学,其核心在于关注个体生命在社会规训、政治压力下的保全与展开;全身成为道家休闲智慧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道家由此建立起一套身体论的休闲智慧,安身以止贪欲,心斋以致真知;身之大患的解决,可以物化以忘俗形,可以逍遥游以自得:这二者可代表道家休身之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道家思想对心理调适来说,由于其特异的超脱思想与哲学态度,对某种求医者有特别的辅导作用,特别是极私多欲,得寸进尺;好斗居高,刚愎自用;倒行逆施,违反自然的人,运用老子的思想协助他们去体会人生的性质,获得比较不同层次的领悟,自然有其特殊的作用。对于曾经经历许多困苦或精神挫折的人,或者已经进入中老阶段的人,运用以老子思想为依据的认知性辅导,可有特别的心理调适效果。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观、和谐论、养生学思想,特别是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对心理和谐思想都有许多深入独到的见解。论文以道家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三方面为中心展开,试图探讨其心理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道家文化有强烈的和谐意识,其"道法自然"的精神本质就是追求道、天、地、人的大和谐.道家和谐文化包括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与心灵和谐等各个方面,其基本精神强调人与道的和谐,认为循道发展为和谐之根本."守道","万物为一","复归于朴","不为物役"等是其主要内容.道家和谐思想内涵深刻,见解独到,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开掘和认识.道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思想启迪和警示意义,应从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认为,老子"非常名"概念的相对性思想,庄子"知鱼乐"类的直觉思维和《庄子》寓言中体现的类比思维、整体思维等,经过创造性转换,有助于弥补西方思维方式的不足,促进现代物理学的研究。老庄思想对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及其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生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既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又是物质财富创造与精神财富创造的统一。精神价值是人生价值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应该建立自我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非乐是墨子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墨子对音乐取否定态度是因为他认为音乐对人民无益而有害,故谓作乐是不对的,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去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移享乐是正确的,但他偏激地反对以至主张禁止一切乐则的错误的。“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思想,音乐艺术所标举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作为“道”的声音的最完美的音乐,庄子把音乐分作“人籁”,“地籁”,“天籁”三类,认为天籁,天乐与道是一体的,是与天和谐的自然人格的本体。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认为,海德格尔执着于用语言显示存在,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摈弃语言才能把握“道”本身,其实,这是武断的结论.海德格尔和老庄都试图超越主客二分,他们都反对用主体性的语言来把握“道”和“存在”,推崇自然流露出的“无心之言”.此外,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语言观也有很大差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使得“存在”这个终极视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本性.而在老子、庄子看来,某种语言是否能够开启道境,不取决于它的形式和修辞手法,而取决于言说者是否去除了“成心”.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语言观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语言结构的差异,在西方,“存在”必须通过语言呈现,但由于西方的日常语言本身预设了主客二元对立,所以海德格尔不得不借助于类似于汉语类比思维的“诗言”来彰显“存在”.  相似文献   

16.
道家与兵家     
道家与兵家本属不同学派,两派宗旨也大相径庭,但老子书中概括了一系列军事战略战术,致使后世言兵者多受老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反战论;第二,不得已而战;第三,以奇用兵;第四,柔弱胜刚强。由此形成了道家与兵家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正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道家始祖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先锋派的女性作家,残雪擅长用荒诞的语言勾勒惊悚的情境,让迷宫般的世界变得更加模糊,这种晦涩的文学表达使其独立游走于国内主流文学的边缘。虽然残雪极力撇清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关系,但综观其不同时期的创作,可以发现她小说中的一些特质与中国古代庄子思想有契合之处。残雪作品中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忧患意识和反对异化等思想与庄子思想相通,丰富了读者的阅读视角。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对生存境遇的担忧与思考、对物质世界异化力量的反对与应对让她超越时空,与庄子共频共振。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道家的"入世"思想进行了探讨,从道家各流派的"入世"精神,黄老道家的"入世"政治实践,以及古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三个角度把握道家的"入世"思想,并据此认为道家本质是入世的。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人们往往想到儒家的理论贡献,而却忽略了道家在这方面的独特创造。其实,在道家的完整学说中,关于“和”的思想,也相当丰富、深刻,值得我们发掘总结。文章着重探讨了老子、稷下道家学派以度庄周学派围绕“和”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他们的深刻论述,揭示了“和”的重要功能,阐明了实现“和”的方法、途径。不但丰富、深化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有看不可低估的重大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