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中学教师斯宾格斯勒出版《西的没落》一书,震憾世界,作一夜成名。该书被译成许多字,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西方的没落》给历史研究方法带来启示,即历史研究当打破过去传统的历史叙述法,充分运用哲学思维,进行理论阐述,在历史研究方法与史学体裁上大胆采用“历史思维学”新方法,斯宾格勒开了运用“历史思维学”撰史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研究历史时,对他之前的三千年史进行了历史的分期研究,将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并以能影响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界标,以考察每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为标准来划分历史时期,力求使自己认识到历史自身运动的规律,看清历史的本质,使他的历史研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对西方学者保罗·格里菲斯的《西方音乐简史》一书的述评。笔者考察和分析了该书的主要特色、优劣得失,并对该书的读者群及翻译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历史是一门大学问,可以了解过去,并从现象中探讨其本质,进一步认识发展的规律。对于艺术的过去,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中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使如此,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它之重要,是因为代表着人的一种精神的创造,说明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并非只是为了吃穿住等对于生命的维系,从而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5.
《山东教育科研》2014,(24):F0002-F00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开始与世界接轨,和世界交汇,西方美术也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的,无论是艺术工作者,还是普通的民众,都对西方的美术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作品耳熟能详,令人啧啧称赞。西办美术以西方造型艺术为主,包含绘画、雕刻和建筑等等。西方美术发展到现在,必定有历史可循,西方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距离现在已经有三万到一万多年了,恐怕你会有些不敢置信,竟然比我们国家的历史还要源远流长,正是历史的不断沉淀,才使西方美术不断发展,不断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授课之暇,笔者重读了梁启超先生史学理论的大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以下简称“研究法”)又有些新的认识和感受,随笔记下,后又将前些年读“研究法”所记下的札记翻阅进行比较,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将所写下的文字进行了整理,与史学界同志们讨教,但愿有助于史学研究空气的活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总结了中国古代历史贵族性的特点,点出了私人著史和官修史书的缺点,通过对古代史学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史"的定位、史学范围的划分,以及对大的历史背景的注意。同时介绍了历史学的主干--史料的研究方法,在这其中,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思想碰撞下的中国史学过渡时期的探索和矛盾,渗透出梁启超的史学精神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8.
史学危机是世界各同大学历史学系及历史研究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各国史学工作者纷纷对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进行改革重构,企图把这门逐渐“老化”,成为“边缘”学科的历史学科留住。他们对历史学科进行许多有所启迪的探索,《历史的真相》是近年来西方史学界在重构历史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力著。本文就中国历史学科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历史的真相》进行点评,并对我国历史学科的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冀于对历史学科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语病问题是规范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应用语言学的课题之一,我们应该重视语病问题的理论研究,确立正确的语病观,并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语病分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语病体系的科学性,语病界定的准确性,有关训练的有效性等语病观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洋彼岸一位根在黄土中国旅居欧美西方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由于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时空超越,由于这一超越带给他的高阔视界,由于不同的评判价值所伴随的不同视角,由于他深厚的中西方史学与各种杂学的功底,故而他的一系列史学著作为我们推开了一方全新的窗户,使我们看到了一顷广袤清新的希望之野。在黄先生一系列书著中除了《万历十五年》外,当数《中国大历史》对中国大陆学界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引进过程──兼评《西方文论史》吴学先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引进过程─—这是一个迄今为上还不曾有人触及的领域,也是一个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在填补国内空白的《西方文论史》出版之际,我想在评介此书之前先勾勒一下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引进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解决环境不同视角入手,着重评述了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一书,对其"控制自然"观念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哲学反思,这对我们今天能够正确处理好科学与控制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早期发展状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种“平实”的研究心态对于克服当前社会史研究上的诸多毛病至为重要.同时,本文以个案剖析的方法,对《十七世纪江南的社会生活》一书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有关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争论,可以追溯到近现代世界教育史中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影响,进而与新中国成立后在普通教育中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有密切关联。本文对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以及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论中关于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系统知识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学习系统知识与形成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等四个问题的关系进行了概括论述。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对于当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先生在他的文章《乐学研究法》中就提出了音乐声学领域的问题。但是由于政治、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音乐声学研究在中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沉寂。文章通过简要回顾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国音乐的历史,试图阐明造成音乐声学这一学科历史尴尬的原因,同时提出当今音乐研究存在的误区,并指出音乐声学研究是解决音乐深层次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外古代史著对历史研究自身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指导,历史研究处在自发、盲目、感触性阶段,“历史哲学”一改历史研究之积习,拨向共同规律性的历史探究,刷新历史研究之风尚,研究历史的目的性指明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历史编撰的手法改变了,史学精神抖擞了,史学的价值增加了。“历史哲学”重视历史规律探究,从浩瀚的史事中提炼出原理或原则。在“历史哲学”指导下,历史学致力于理论研究,规律探讨。“历史哲学”对历史研究的宏观指导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搜集、整理和鉴别史料,以及史学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史学研究的重要因素。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阐述了他的史料观以及对治史者的要求,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阅读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里强调到了一点,那就是阅读的品位。让那些优秀的作品培养一个人的底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灵,进而对一个人的人生旅程起一种导向作用,这才是阅读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快餐文化和消闲阅  相似文献   

19.
苏童的小说《园艺》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没落。孔家的没落,不单是因为男主人公孔先生的死亡,还表现于两代人对植物的欣赏趣味的变化、生活方式与生活能力的没落,还有深层次的由于价值观的变化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史学理论的奠基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史学概论性质的专著。书中详细记述了其史学思想,对于中国史学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的概述,简要介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史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