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镇西是当今语文教育界的"变革者",他的教学体现着建构主义。李镇西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诠释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总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气势点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他的教学培养了独立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他形成了具有个性的"共享性"教学模式。李镇西的写作教学也同样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通过对他的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梳理,可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语文课堂"这个词,且把思考与研究的重点放在"语文"上.按理说,这本没有错;但是,如果在没有深入研究"课堂"的基础上就去研究"语文"及"语文课堂",那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的课堂教学就是非常值得深思与研究的个案,它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认识到,"语文课堂"的中心词是"课堂",要在尊重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来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妨先看看这节课是怎样的流程.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作为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一堂好的、高效的语文课应当使学生全员参与其中,并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本文通过对李镇西老师阅读教学中提问特点的研究,从中发现:李老师通过科学多样的提问技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语文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周丹  李琴 《学语文》2007,(6):44-45
李镇西老师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他的教学实录《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以下简称《讲课》),笔者已翻阅数遍,每次重读,都为他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折服。我们觉得,他的教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感染力,除了他对教学法感悟至深、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握熟练之外,其富于变化而又具有感染力的教学口语艺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口语实例谈谈他的教学口语艺术。  相似文献   

6.
直到今天,再来欣赏李镇西老师早在1999年5月6日成都市“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中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依然给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莫大的启示。现根据李老师当时的作文课堂教学及程红兵老师的精彩点评,将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意在引起更多的同行对李老师作文课堂教学的积极关注,并能领悟其中的精髓融化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黄瑞 《今日教育》2010,(1):50-50
只要是一名教师,评课就是无法避免的一种经历。或是评课者,或是被评者,即使是全国著名教师也不能幸免于此。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了李镇西的《李镇西你是学不会的》一文,我被李老师赤诚、清醒的认识感染。当前的教师培训与学习中,许多教师真的在用心倾听、思考一些专家的成功心得,但往往出现一个误区,自己不主动去思考,而是全部拿来,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隐喻。运用隐喻分析法对5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25篇教学实录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共有189个隐喻,平均每篇教学实录中有7.6个隐喻,平均每位教师的教学实录中存在37.8个隐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喻源域主要为自然事物和人类生活中事物,目标域主要为自然事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喻具有多重认知功能,包括描述、解释、评价和启发功能,其中描述和启发功能尤为明显。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和使用隐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隐喻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对教学导入语的设计非常精心,或煽情,或激趣,或开门见山,或铺陈设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他们对课堂教学结束语往往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或者简单地总结收尾,或者以“今天课就到这儿”来敷衍了事,或者以布置作业、自习等形式代替等等.其实,导入语固然重要,结束语也自有效用.好的结束语,也能取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学结束语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使之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教育"理念"、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显得愈发浮躁。李镇西针对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独特的民主教育教学、朴素教育教学、生活化教育教学、人本教育教学等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并将这些教育思想积极地融合在其课程观里,主要体现在其对于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语文课程价值的判定、语文课程结构与要素的认识与践行以及语文课程观中人的地位的界定和落实。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勇于并善于创造性地写作 ,并通过创造性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贯穿在李镇西的作文教学中的坚持不懈的执著追求。从李镇西在近著《从批判走向建设》中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所作的总结性的描述可以看出 ,他始终不渝地遵循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与做人必须统一的教诲 ,把作文视为做人的真实表现和促进做人的有力手段。他的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 ,对于“做人—作文”教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无疑是一个极有启示意义的范例。“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可以说是李镇西作文教…  相似文献   

13.
何青  粟斌 《现代语文》2011,(7):8-10
一直以来,王崧舟老师都在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教学,着重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以达到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协同发展的美好理想。虽然,教育界的学者专家对"诗意语文"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一篇文章的开头比做“风头”,说的是好的开头;一幕戏若有好的开端,就能很快吸引观众,把观众带人戏中;一节课若有好的导人语,对上好此节课,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一节课效率的关键。特级教师于漪作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相似文献   

15.
张冬 《文教资料》2010,(2):57-58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相似文献   

16.
罗先德 《中国教师》2012,(16):64-66
<正>李镇西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许多中小学教师对他仰慕有加,他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他们真的以为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我不得不同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10,(7):92-92
导语是一堂课开始之际,教师用来导入新授知识的话。~般只有几分钟,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丝毫不能忽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稍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导语,总是期望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能通过导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笔者带着敬仰之心虔诚地阅读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岁月如歌》《我与语文教学》、钱梦龙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和李镇西的《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等四本语文专著。读罢,“语文是一种美,语文是一种爱,语文就是灵动的生命”的理念在笔者胸中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9.
名师大家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的教学风采各具特色,能将显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授课模式与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中,让人在一次次教育思想理念的洗礼中,领略人文教育的魅力。本文以名师课堂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当我拿到《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首先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是:我不是班主任,这本书随便翻翻就可以了!可是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为李镇西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其实无论当不当班主任,只要你是老师,那就要学会当一名好老师。在如今的社会里当一名老师本身就很不容易,要当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