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士是春秋战国兴起的特殊阶层。这一时期,一批忠义之士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其中有些因不得志或者没有时机而趋于平淡,大多流于无名。然而,这些士中却也不乏标榜史册者,他们以自己忠义之品格,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芳百世。本文试分析这些士忠义品格的原因以及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的忠义体现。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成熟的知识阶层,顺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奋发进取,超越自我,实现了人格的超越、哲学的超越、现实的超越。他们的超越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心灵,更提升了干预时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这一时期楚国的土地制度朝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县制和封君制的推行,私学兴起,为新兴士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士阶层的形成对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政治,促使楚国吏治清明;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道家学说;明辨时务,变法图强。  相似文献   

4.
清末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度 ,确立了学堂制度 ,改革了教育行政机构 ,是自隋唐一千余年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改变了传统士阶层的知识结构、教育环境和意识观念 ,推动了士阶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促使士阶层崛起。士阶层作为一个承担文化使命的阶层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政治、文化活动中保有自由的意识,促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近代社会的士绅以其独特的见识和目力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推动新政前进,使新政全面打开中国的现代化闸门;另一方面,新政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军事变革以其历史的前卫性对士阶层的命运起了主宰作用,士阶层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清末新政与士阶层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7.
士阶层是宗法等级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人.他们身份自由,人格独立,能自由地思考,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最积极的成员之一.士阶层独特的品格对其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文学创作由诗的时代推进到了理性作文的时代,并创造了一代散文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清代丽江儒学教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地方官员致力于教、地方士人崛起及对本土士人的培养.丽土士人群体的崛起成为清朝丽江统治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地方文化、风俗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不同社会中最初的知识分子,中国士阶层与古希腊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大同小异,诸如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参政议政等.而其教育思想却不尽相同,相对于智者派而言,士阶层对于教育的作用、目的及教学内容的探讨要丰富而多元,而智者派在这方面的探讨较为集中而单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士阶层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志于道”的明确价值取向、强烈的道德自律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知识分子要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大力弘扬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士"阶层的发展对我国图籍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学术文化的进步,由此产生了私人藏书,著述活动,它时我国古代图籍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我们只有对照五好干部的标准去做,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本文就个人工作经验谈谈新时期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向来被视为元代爱情喜剧的士妓恋爱杂剧,由于个体性追求与整体性命运的冲突,其中又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在剧作中主要表现在悲剧性歌妓形象的刻画,情与理的强烈冲突,隐藏在团圆结局背后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简论士、知识分子和士的近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之士肩负知识和道义的职责,在道统与政统的夹层中艰难地生存。在近代的大变局中,士被时代潮流所裹挟,义无返顾地嬗蜕成较有独立品格、较为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士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晚清小说家典型地体现出这一转型所呈现的生动活泼的状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原倩倩 《文教资料》2014,(30):81-83
历史小说可谓是当代文学的重镇之一,它本身具有浓厚的跨世纪文化启示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表现和与之具有特殊精神气质连接的这一文类,历史小说在其自身发展进步中对“再造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深沉的回应。其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士”阶层,张扬着本民族的个性与气质,其内涵的丰富性足使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将对当代传统历史小说作品中“士”阶层的文化意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更清晰地呈现出搏动着华夏民族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士”,对“士”内在思想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孔子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因此对它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士”这一阶层的梳理,从“士”的“志于道”、形成意义的道德自律、广博的胸怀和精神上的尽善尽美等四方面来准确把握“士”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17.
士、知识分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士”、“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人们常常不加思索地等同起来加以使用,认为中国古代的士就是知识分子,或者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就是士。不可否认,士与知识分子确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二者的差别也不容忽视。对此,人们尚未予以充分注意,故仔细分析士与知识分子的差别,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士,具有一定意义。中国古代的士,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及历史过程的独特内涵与性质,使之成  相似文献   

18.
“吴中四士”因籍贯俱为吴地而得名。吴地由“尚武”转向“崇文”的民风和奢侈的的社会风气铸就了“吴中四士”潇洒放旷的性格,多水的环境与山水明瑟的自然风光成就了其丰富细腻的审美感觉和形象生动、意境清远的诗风。  相似文献   

19.
陶氏《咏贫士》不仅思想内蕴丰富,结构浑然一体,构思巧妙,咏史体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咏史诗的发展方面也有其独特贡献:首次集中表达固穷安贫主题;在美学意义上侧重精神理念的展示标举;在文体上,自觉进行咏史组诗创作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士的精神     
一代鸿儒钱钟书先生去世后,冰心老人叹息不已,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代中国不缺少知识分子,缺少的是士。”听后发人深思。我想名人的魅力就是士的精神吧。于是,我打开历史的画卷,寻觅“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