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原与李贺,是中国诗史上两住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渊源与传承关系。这既表现为屈原对李贺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也表现为李贺对屈原思想人格上的理解与认同,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借鉴、效法、继承和发展。而李贺对屈原的理解与认同,是建立在个人身世经历相近的坚实基础之上与人生理想、政治抱负相同的前提之下的,且影响并促进了其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继承、发展、变革与创新,两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屈原与李贺 ,是中国诗史上两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诗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渊源与传承关系。这既表现为屈原对李贺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也表现为李贺对屈原思想人格上的理解与认同 ,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借鉴、效法、继承和发展。而李贺对屈原的理解与认同 ,是建立在个人身世经历相近的坚实基础之上与人生理想、政治抱负相同的前提之下的 ,且影响并促进了其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继承、发展、变革与创新 ,两者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在其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比兴的艺术技巧,纵观其诗歌篇章,其实质是建立在真挚情感不得不享尊理论基础之上的。李商隐的诗篇歌咏“情致”的地方几乎俯拾皆是,这与屈原诗歌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情致在诗歌中常情不自禁地被表现出来并无二致,其对屈原诗歌表现艺术的继承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屈原所创作的屈赋文化对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艺术风格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和发展了屈赋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二是诗歌意象的影响,毛泽东诗词借鉴了屈赋文化中的诗歌意象;三是诗歌语言特色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了屈赋文化中描绘湘楚地方风物特征的诗歌语言特色。可以说,毛泽东诗词通过对屈赋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成为20世纪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本文在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张说、张九龄创作的异同看盛唐诗歌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说、张九龄是初唐与盛唐之交的文坛领袖.张说的诗风主要接近初唐,张九龄的诗风则与盛唐为近.个人关系上,张说是张九龄仕途与文学上的领路人;诗歌创作方面,张说起到先导作用,张九龄则后来居上,成为盛唐诗坛的领袖和重要作家.他们二人既领导着当时诗坛的潮流,在创作上又各有重心,由他们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出盛唐诗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杨建飞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13-16,30
比兴寄托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诗经》中就已广泛地运用了比兴。屈原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比兴从简单的以某物比某物或触物起兴的朴素状态发展到象征、寄托或者寄寓的高级状态。李商隐继承了屈原进步诗歌的传统,从屈原的艺术宝库中学习了象征手法的运用,特别是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遭遇的比兴手法更为他所自觉继承。他的无题诗不只是创造一些工于比兴、深于寄托的名句。而是把比兴寄托这种手法运用于全篇。  相似文献   

8.
张九龄是开元年间声名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张九龄的“诗品醇,继承了屈赋以来抒发忧愤的传统,直接表现个人的思想情绪,表达了对功业的强烈追求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深沉反思;在反映社会生活上继承了古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怨刺精神;而且不仅表现为情感的郁勃,更显示出艺术技巧的高超。他开启了盛唐“诗缘情而绮靡”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学识过人、志行高洁的人,必定受到排挤和打击,这差不多成为古代社会的一条规律。屈原生活在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的社会,当然也不例外。《涉江》是屈原被第二次移逐江南时的作品。这首述志诗,抓住艺术美中的最主要的审美对象——人格,表现诗人一生在与恶势力的矛盾斗争中的美德。一、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人格美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一条传统的美学原则。屈原的作品“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歌》的“比兴”传统,进一步发展为比喻、象  相似文献   

10.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席慕容的诗歌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读者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继承。这种继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遵循以情为中心的表现原则;二、采用中国古代诗歌的技法;三、追求诗歌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创作了《离骚》《九章》《九歌》等经典的集文学和美学于一体的作品,开创了将诗歌从集体吟唱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渗透在他著名的诗歌作品里,这其中包含着个人的伟大理想、政治上的失意和不幸遭遇、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热爱、对个体生命的炽热激情以及鲜明的个性光辉。屈原用自己对音乐美的独到理解和品味,继承融合了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音乐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张九龄的《感遇》诗是对陈子昂《感遇》诗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有广泛和狭窄之不同,在艺术手法上有"兴寄"和"比兴"之差异,在诗风上有古奥和蕴藉之别,语言上又有质直朴素和清新秀丽之分。导致这些区别的原因主要是他们人生经历、仕宦沉浮、文学思想以及个人人格上的差异。他们的《感遇》诗影响了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为"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歌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曾巩诗歌主要渊源于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实清健”的风格,是北宋诗坛上不可漠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引言:被冷落的诗人当代学者论及唐代诗歌革新之功,往往对陈子昂大书特书,而对同陈子昂一道,共同肩负起革新重任并以其成熟的诗作反映出诗歌革新业绩的张九龄却重视不够。即以建国以来三部有影响的文学史为例,陈子昂的生平,文学理论和实践,对诗歌发展的贡献和影响都有详细阐述。而张九龄可谓是一个被冷落的诗人。再从历年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来看,有关张九龄的也是寥(艹石)晨星。一个在艺术上起着“开李杜之先”作用的诗人,对其研究  相似文献   

16.
身处初盛唐诗歌革新历程中的张九龄,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精神,但与陈子昂高倡“汉魏风骨”不同,他则大力标举陶渊明,成为唐代第一位真正理解、全面接受陶渊明人格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诗人。他的诗在主题、意象、结构、语言和风格上都与陶渊明诗文达到了高度相似。张九龄这种审美兴趣,极大地影响了盛唐诗人的审美追求。这样,他既弥补了陈子昂的理论缺失,又为唐诗的发展演进注入了真淳、自然的美学内涵,继陈子昂之后进一步涤荡了初唐宫廷诗风的板重雕琢,有力地推动了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它是南北文学长期融合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高不开楚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楚地的风土人情,更离不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现就《离骚》谈谈“骚体诗”的来源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神话系统中,昆仑山因具有自己独特的涵义而占有重要位置;在屈原诗歌中,昆仑山多次出现,反映诗人思想情感。屈原继承神话中昆仑山的涵义,并赋予其新的化内涵,这源于屈原特殊的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9.
杜浚与屈原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浚最尊屈原,认为屈原开创了中国诗歌"缘嗔而作"的优良传统,而屈原之后动人心魄的优秀作品也无不是"缘嗔而作"的.屈原自称其诗歌乃"发愤以抒情",即杜浚"缘嗔而作"说的理论根源.在杜浚看来,"风骚"传统的核心是"真",凡是继承和弘扬了"风骚"传统的杰作都是"真诗".他洞察诗坛积弊而忧患诗道遂亡,乃睥睨一世、疾言厉色地诋诃昧者,振臂大倡为诗首要在于"真"的"贵真说".  相似文献   

20.
韩愈对屈原文学精神的学习和继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对理想政治的执着追求,因而能不顾个人安危,勇于讽谏君王;其次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才观和处世观.在其诗歌中共同反映出了对埋没人才世风的厌恶和严厉批判;第三是韩愈和屈原在精神上的相通,即自励自强,保持自己追求高洁人格,不附和世俗的脱俗品格;第四是文学创新精神的相同,重视和崇尚独创,呈现出鲜明的独立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