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难新闻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但报道难度也相对较大,容易在新闻伦理方面出现问题,目前主要有采访干扰救援、消费灾难、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等.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1在"读图时代",图片新闻以独特的方式迅速发展,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新闻摄影会引起一些新闻伦理方面的争议。在突发性灾难发生后,如何使灾难新闻报道符合伦理道德,往往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新闻摄影在灾难报道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新闻摄影具备新闻性、真实性和瞬间形象性等特性。新闻摄影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及  相似文献   

3.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以及后果的不能预料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个别媒体存在着缺失人文关怀精神、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对受灾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本文从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讨论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应注重人文关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给我国陕、甘、川三省部分图书馆造成了灾难,同时对国内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早些年由于受意识、机制、经费、技术、经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许多图书馆的灾难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足,业界对图书馆灾难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不够细致、深入。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及实践工作在质和量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研究和实践中普遍关注制度方面的问题,比较重视操作层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更加注重新技术运用和新业务领域中的灾难管理,这些使图书馆灾难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考验着媒体的应对能力,报道不当将导致伦理失范,甚至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尤其近几年来,严重的灾难事故频发,备受各界关注。良好的信息沟通,对于消除隔阂、获得进步是有益无害的,本文主要分析灾难事故中媒体对遇难者报道的伦理失范问题,并在借鉴国外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为合理报道灾难新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脚步,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新闻领域一隅,传统媒体计划经济下的思维被打破,新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媒体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愈发显得突出。2014年发生在福建省华安5.23道路交通事故,大陆和台湾媒体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及时对事件发生及救援等情况作出了报道,然而在此次事件报道中,还是出现了报道失实以及伤亡家属与记者冲突等问题。看似一个单独突发灾难事件,但其背后是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纠结,是一系列需要实践者去思考的媒介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球企业日益重视竞争和协作的统一,企业开始对系统的高可用性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可用性就是需要系统具有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大存储容量和可管理性,从而达到要求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等特性。服务器的停机、数据的丢失所面临的将是灾难性打击。因此,生产运行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9.
冉炎星 《东南传播》2022,(4):137-139
在非虚构写作中灾难作为重要的题材和元素,书写着个人、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真实和意义。新闻和文学的联结,使得非虚构写作在保留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了文学可塑性。通过对空间、情感、记忆的叙事,把握“灾难场”的人性精髓和思想价值。以“人”为核心讲述新闻的“故事”,把“众生相”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微观进行宏观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的记者: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雄 《视听界》2008,(4):31-35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给中国的记者们设置了一个令人压抑的灾难性采访——报道情境。地震不仅震撼着全体国人的心,也震撼着我们对媒体。记者.新闻伦理等基础问题的认知。记者是特殊的职业工作者,他们担负着向全国人民报道地震全过程的重担;与此同时。记者和他们的报道对象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一系列问题便浮现出来:记者如何在灾难性情境中从事新闻报道?当“记者”和“人”的身份发生冲突时,如何权衡和取舍?汶川大地震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新闻伦理在特殊情境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很强的破坏性,因而受到大众高度关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具有监视社会环境、告知大众信息、塑造良好社会舆论等重要作用。在十分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如何充分发挥党报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对抗震救灾、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以《四川日报》5·12大地震报道为例,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康亮 《新闻前哨》2013,(10):73-75
[摘要]灾难性事件具有与生俱来的新闻价值。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舆论的焦点。能否迅速做出反应、进行准确报道,考验着媒体的综合实力和记者的专业能力、一次专业的灾难报道对于抢险救灾、稳定社会情绪,具有重大作用。反之,会给灾区添乱。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新闻媒体作为突发事件的传播主体,担负着信息沟通、抚慰民众、监督政府、动员社会等重要使命。南方都市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推出典型案例,提高新闻品质,增强传播力和有效性,从而为抗疫救灾起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媒体报道的实例阐述了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在审关取向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缺乏人文关怀、报道低俗娱乐化、曲解新闻的“接近美”、语言文字与报道基调不协调等。由于灾难新闻一直以来都享有非常高的关注度,某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为了自身利益,消极地迎合受众,不仅没有发掘新闻中的美,反而将灾难盲目地当做热点追捧、炒作,这无疑会对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SARS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反思自我、引发变革的机遇。今天,我们不应该否认,更不应回避这个对新闻界来说具有深刻影响的事实:主流媒体在这次事件的初期,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缺位”与“失语”。该现象的出现,自然有深刻的社会和观念的原因,但也有新闻界对灾难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问题。SARS起于去冬今春,然而在4月20日卫生部和各地政府正式向媒体通报疫情前,由于媒体难以掌握确切的数据,担心一旦将事件见诸报端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所报道的数据无法体现新闻的真实,有可能被视为夸大疫情、制造混乱,或缩…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书馆数字化的数据灾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图书馆数据灾备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者从数据灾难备份分类、图书馆数据灾备的必要性、图书馆数据损失及灾备级别分析等角度探讨了图书馆的灾备工作,并提出图书馆灾备架构设想,给出图书馆灾备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亚空难发生后,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各展所长,及时、快速、多样地发挥了信息传播的功能,然而,在新闻职业伦理和素养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外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缺少自律、对他国灾难幸灾乐祸、国内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在空难报道中存在价值观偏颇等人文素养欠缺,以及少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新媒体则表现出人为地将灾难神秘化、灵异化等科学素养欠缺等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和从业人员有必要准确把握灾难报道的根本目的,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以方便、高效、生动及海量存储等优势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电子档案存在不易保存,档案信息容易丢失等问题,所以对电子档案的保护与受损信息的恢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李燕华 《今传媒》2012,(6):43-44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益性出版传播能在较快时间里给公民提供灾难逃生和震后自救的相关信息,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公益性出版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事业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作者截取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两个时间节点,分析该时期文学纪实类、灾难知识类和心里辅导类等公益性出版物出版情况,从而对我国公益性出版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