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士千 《语文天地》2010,(10):21-22
细节,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等用特写镜头把其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古诗歌中常常撷取典型的细节描人绘景,传情达意。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诗歌在民族遭遇巨大浩劫后的第一时间里,肩负起了宣泄民族情感、抚慰民族精神创痛、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文体使命。抗震诗歌内容丰富,特征鲜明,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光辉,放射出博大、智性、深刻、健康的时代光芒。抗震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一次自发和自觉的“自我救赎”运动。好的诗歌理应担当起社会责任,我们需要用诗歌的力量支撑民族抗震的脊梁。  相似文献   

3.
曾卓是"七月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在他的诗歌中沉痛的忏悔心绪俯拾即是。诗人在青春时期和沉冤时期所写的诗歌中表现出心灵忏悔的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内心的,即灵魂拷问;二是指向时代社会的,即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4.
诗是信仰     
诗歌能紧密联系社会、时代,成为进军的鼓点、号角。诗是文化信仰的灵魂,但是由于当前诗歌信仰的缺失,前读者有意识地拒绝了诗,诗歌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新时期,只有重新拾起诗歌,重新拾起我们的信仰,才能使我国的文化精神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5.
中学诗歌的教学相当注意诗句的疏通、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情感的把握。当然,对于诗歌阅读乃至通常意义上语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基本功的训练非常必要。但诗句的疏通或者表达技巧的分析不可破坏诗歌的整体气韵,不能使诗歌的分析成为诗歌的肢解。事实上,看懂了作品,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能把握住"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这些关键字的妙处,只能称得上理解了作品,并不等于是高水平的鉴赏。  相似文献   

6.
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我的大爹》和许春樵的长篇小说《男人立正》都体现了作者在当下的道德困境中对中国传统道德理想的呼唤,对灵魂崇高的重建。二者肯定人性的力量,崇尚人自身蕴涵的生命精神,展现灵魂的光芒,表现了朴实真挚而又温和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诗歌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砥砺学生品格.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诵读诗歌,写作诗歌,从而使学生心灵纯净,灵魂高尚.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的童话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打渔人和他的灵魂>是他最长的一篇童话故事.一方面,通过爱的颂歌,体现出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王尔德的这种宗教意识也体现出了两面性.同时,王尔德借助二元对立的主题,表现了人类共同向善的理想以及人们更需要从宗教道德中寻求约束自我及他人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将各种文学手法应用到诗歌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文学方法渗透到其诗歌中,增强了诗歌的力量与延续性。通过对艾米莉的诗歌特点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平台。  相似文献   

10.
樊忠慰的诗歌是用灵魂对生命的思考。面对现实的荒凉和虚无,诗歌成为诗人与他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和爱的桥梁。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以敏感而率真的眼睛观察世界,构建生命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因而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灵魂.这是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文学欣赏的审美特性、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一方面,社会建设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参与;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活动也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在公民社会理念的推动下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信任增量重建,促进社会建设中社会资本的积聚;重视公民参与,增强公众对社会建设的认同度;加强公民责任,注重法治与规则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形成和流行于 1 7— 1 9世纪上半叶 ,在 2 0世纪 80年代重新复兴 ,90年代持续升温。它起初被视为改革斯大林全能国家模式的出路 ,后来又受到改革国家并调整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要求的推动。复兴以来的公民社会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 ,人们在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受到重视 ,研究范围极大地拓宽 ,全球化公民社会的前景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原始人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二重性本质,即有限的自然生命和永恒的精神生命.突破自然生命的有限性,创造属人的永恒生命,追求无限和绝对,关怀终极,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这在以灵魂观念为基础、以原始宗教和神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拟人化的世界观中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形而上学正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中的这种超越性,是从理论上来实现这种超越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公民伦理在日用人伦之外间接而生,它不仅仅隶属于道德情操的范畴,还是行为的规范性法则.对公民伦理核心概念的论述,需要从“个人的善“与“社会的善“谈起.现代社会公民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概念与行动哲学,体现出六种基本特质.在这个民主参与的现代社会中,公民伦理承担的是整合理性的人与理性的规范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18.
俞乙琦 《新读写》2014,(1):26-26
这个世界需要爱。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文章选取生活中的几组特写镜头,形成爱与冷漠的强烈对比:慈祥的、微笑着的医生奶奶,面无表情的小护士;无助的花甲老人,横冲直撞的“文明人’……小世界里演绎着大社会的无奈,读来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民教育应从多方面展开:各种教育机构及教育团体应引导、敦促家长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各级学校需根据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规律构建完善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政府应主动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支持民间组织引导公民参加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大众传媒需在公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伦理观的养成是正在发育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内在诉求,在公民社会和公民伦理观的发育中,必须走出用西方市民社会发展观来审视中国公民社会的学术误区。中国宪政制度上的优势决定了公民社会的必然性和塑造公民伦理观的必要性。科学的公民伦理观必须是以公共理性交往为基础,以主体间平等为轴心,以明确的道德责任为界限,以追求政治的正义为归宿,并与传统的“内圣”之德、道德本位主义、奉献型道德、强制型道德和索取型道德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