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春无怨     
数次以会议新闻获全国好新闻奖,使新华社女记者郭玲春出了名,同行们甚至戏称她为“会议记者”。当记者,郭玲春是“半路出家”。 1971年底,郭玲春抱着“一切服从党安排”的信念,和爱人于胜——一个靠勤奋从东北的“夹皮沟”苦斗出来的大学生。双双离开文化部调进了新华社。在编辑岗位上,郭玲春默默地为人作嫁衣裳,一千就是十年。要不是利用回沪探父母的机会偶尔采写的《一颗燃烧的心——访作家巴金》等几篇随意之作,引起了爱才的领导注意的话,她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名气了。 1982年,郭玲春被派作记者。只是没想到,她这位记者被那“精致得如同圣诞卡的请柬或草草印就的一纸通知,‘裹挟’进各式大小会场之中”,成了在会海里沉浮的“会议记者”。日复一日,她自嘲成了“喜剧  相似文献   

2.
青春无怨     
数次以会议新闻获全国好新闻奖,使新华社女记者郭玲春出了名.同行们甚至戏称她为“会议记者”。当记者,郭玲春是“半路出家”。1971年底,郭玲春抱着“一切服从竞安排”的信念,和爱人于胜——一个靠勤奋从东北的“夹皮沟”苦斗出来的大学生,双双离开文化部调进了新华社。在编辑岗位上,郭玲春默默地为人作嫁衣裳,一干就是十年。要不是利用回沪探父母的机会偶尔采写的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女记者郭玲春近年来写的新闻作品给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受到新闻界同仁及广大读者的好评。十几年前,她刚到新华社工作时,看到那些由‘在……下”、“为了……”这样统一的模式写出的干巴巴的新闻稿觉得乏味。她想,新闻也应象自己所喜爱的文学作品那样写得有声有色;否则,记者、编辑都不爱读,更不用说一般的读者了。随着思想解放,新闻改革的深入,她开始探索新闻写作的新路。勇于冲出旧“格子”郭玲春说:“平时所接触的一些记者都挺有朝气的,描绘起周围的人和事来真是有声有色,风趣幽默。可不知怎么的,大家一铺开稿纸,爬起格子来,似乎人的思想也入了  相似文献   

4.
见山见水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写事实就需要“见山见水”,不可以以论代事、空洞无物.但在不同记者的笔下,即使对同一事实的报道,也是有不一样的“山水”. 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擅长会议报道,据说在新闻单位重视采用新华社通稿时期,很多会议只要她到场,其他新闻单位的记者就退避三舍,不动笔了.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也描绘了她自身的形象——一位勤于思考敏于表述的女记者。在全国六届三次人大会议的记者下榻处,我访问了她。我想了解她在新闻写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她稍作沉思,随即粲然一笑:“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也描绘了她自身的形象——一位勤于思考敏于表述的女记者。在全国六届三次人大会议的记者下榻处,我访问了她。我想了解她在新闻写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她稍作沉思,随即粲然一笑:“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新闻界,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郭玲春的大名。这位新华社的女记者,以她奇巧的构思、清新的文字和深邃的主题为读者奉献了一篇又一篇令人赞不绝口的“会议消息”。她的《金山追悼会》一文荣登全国好新闻光荣榜,并以此奠定了她在当代中国新闻界的地位,成为一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为社会所承认的优秀记者。然而,当我们到她那十几平方的小屋去拜访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和刚刚当选为全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的名记者郭玲春联系在一起。尽管在未见到她之前,我们也未必清楚做为名记者的郭玲  相似文献   

8.
见过她一面,说她象演员,了解她多了,觉得更象记者,《文汇报》驻京记者作了9年,实际上,她还是社会活动家。作为演员,虽是过去,可她灵性不息,艺术长驻;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她被引为“值得终生信赖的人”。记者、朋友、母亲、妻子、女儿……她的身驱里还有多少未尽的潜力? 最近,她出了一本集子——艺坛名人采访录《东方的微笑》,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女士为之作序说“我为这娇小女人的魅力所折服!”其实,为她折服的人岂止郭玲春一人!1990年,她先后三次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学生会邀请作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以写会议新闻而蜚声新闻界。她在1982年发表的会议新闻《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4年,她写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这则会议新闻又在写法上有突破,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她在近三四年中写的其他会议新闻,大部分也很有特色,受到读者的好评和新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业务编辑部:读过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同志采写的关于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两条消息,不禁拍手叫绝。这两条消息写法别开生面,尤其是开幕消息的导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这里的同志们都说这篇消息可能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记得两年前,郭玲春采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消息,也是一篇突破老一套程式的好新闻。郭玲春同志为什么总是能把一般的新闻事件写成不一般的新闻报道呢?近两年,贵刊曾登过几篇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以写会议新闻而蜚声新闻界。她在1982年发表的会议新闻《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被评为全国好新闻。1984年,她写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这则会议新闻又在写法上有突破,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她在近三四年中写的其他会议新闻,大部分也很有特色,受到读者的好评和新闻界的注目。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堪称是会议新闻写作高手。她的成功实践表明,不但可以报道会议,而且会议还可以出好新闻。如她写作的—— 1982年全国好新闻《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1984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作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 实事求是地说,当今中外传媒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候郭玲春回上海探亲,记者去看望她,准备约她写一篇有关沈从文先生的文章.话题围绕着沈从文先生的事情展开,记者问了沈从文先生去世前后新闻报道的一些情况,郭玲春谈了新闻后面的一些内幕.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是位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自1982年以来,她以清新的笔调,经济的文字,别致的风采,接连采写成功了多篇具有突破性的新闻作品,获得新闻界人士和读者的广泛好评。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郭玲春的会议新闻导语,写得更是精巧凝炼,独具特色,富有魅力。就象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熠熠闪光,光彩迷人。读来心旷神怡,有如品尝佳肴。现试举几例,且作一番初浅的赏析。 (新华社北京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六日电)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与编采     
就人数而言,目前女性在国内新闻界所占比例恐怕不小,我们这儿几家新闻单位“女兵”约占总体的三分之一强,发挥女记者、女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当今新闻界,巾帼名流辈出:国际上如意大利的奥琳埃娜·法拉奇,国内如曾被毛主席、周总理赞誉为“人民的记者”的人民日报社老记者柏生,还如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光明日报社记者樊云芳、解放军报社记者简妮等等,她们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突出,是我们仰慕和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她的注视,她的思索,她的笔触——郭玲春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几篇报道,又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在这次会议上,郭玲春采写了消息《一万九千余封来信投送北京,人民对人民代表寄予厚望》,《马烽、张贤亮、冯骥才与港澳记者会见》,述评《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特写《“我的母亲叫中国”》等等。这些报道,有的慧眼独具,化平凡为奇崛;有的举重若轻,于活泼中寓深刻。其中突出的是:《一万九千余封来信投送北京,人民对人民代表寄予厚望》以及三作家与港澳记者的会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举行会议期间,人民来信大量增加。新华社和首都其他新闻单位,也几乎在每次会议期间都要报道群众写信给代表大会的情况。这样一项报道,看来是一项例行公事,是一个平常的主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今日谈”和湖北电台“广播漫谈”新闻短论征文评奖揭晓,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来了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征文揭晓不算大事,似乎很难有耍笔杆的余地。因此,照例我们写了一条消息稿,作为“标准件”分发给大家。现在很实行这种分发“标准件”的做法。采访者不需要采访,被采访者也不必费口舌,两下里都省事。记者只须拿了“标准件”揣在兜里,然后去撮“饭局”。回去截长补短,送总编室,就齐活了。界内人都知道,采访而不用谈话,发稿而不用写稿的记者,恐怕是不少的。另一方面,重通讯而轻消息,乃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名记者郭玲春同志所写的新闻,往往别具一格,特别是她写的新闻导语,总是能那样恰到好处地精选引语,清新活泼,豁人耳目,具有优美的艺术魅力。这里试举几例。以观其特色: 一、引语用于定准基调。如《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授奖仪式》的导语: “我祝贺同志们在新闻工作中取得的伟大成绩!”习仲勋今天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授奖仪式上的热情致意,将这次新闻界的盛会推向高潮。出席这次仪式的胡乔木、邓力群在把写有“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锦旗交到一受奖者手里时,也同时送上了祝贺与勉励。(见1984.12.1新华社新闻稿) 这条导语以一句概括性的引语起始,先声夺人,定  相似文献   

19.
郭玲春散文风格消息写作技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息是新闻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它以短,平,快见长,特别适合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长期以来,消息写作沿用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可读性差。如何改进新闻的写作手法,使其更加贴近受众,吸引受众,新华社记郭玲春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她一改传统的消息写作模式,开创了一条以散风格为主线的消息写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报上曾见过许多讣闻。尽管各种讣闻“规格”,不一,但写作上“死”的呆板格式大有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然而,当读了登在5月19日《人民日报》三版上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写的讣闻——《杰出作家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后,我们似乎不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