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日记》2009,(3):F0002-F0002
2002年大学毕业,现工作于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中文系,曾进修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喜好明清小说研究,先后发表《论清代文言小说(谐铎)俳谐手法》、《再论清代词学南北宋之争的实质》等论文数篇。  相似文献   

2.
孙绍振,著名文学教育家,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初中实验教材主编。著作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怎样写小说》《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幽默学全书》《幽默逻辑探秘》《你会幽默吗?》等。散文集有《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文集》等。其中幽默散文《说不尽的狗》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3.
<正> 近读《荆贵生语言文字论文集》(下称“《论文集》”)一书,收益颇丰,就研读所记,缀续成篇,现公诸于世,以期引起共鸣。 荆贵生先生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后执教于河南师大。他精研古代汉语,教学成果显著。今于花甲之际出版《论文集》,应是其学术研究生涯中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阅读能力研究与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峰,1962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代表论著有:《教学技能的行为训练模式与心理训练模式》《试论传统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的改造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我院中文系李正西副教授所著《不灭的纱灯——梁实秋诗歌创作论》一书于一九九一年六月在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6.
教育书讯     
《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出版上海师大钟为永教授主编的《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教材,由广西教育出版社于1993年10月出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师、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中文系师生阅读,也可供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朝元,男,广西荔浦县人。1993年6月获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并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6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相继在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社、中文系、学报编辑部工作,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开发表的论著有《现代美学原理》(合著)、《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合著)、《莫扎特传》(译著)、  相似文献   

8.
论梁启超晚年清代学术史研究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晚年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代表作。二书相较 ,前者篇幅较少 ,言简意赅 ,是清代学术的鸟瞰图 ,侧重于“论”;后者篇幅较多 ,内容充实 ,是清代学术思想的展览馆 ,侧重于“史”。这两部书堪称是藏山传世的学术经典 ,至今仍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7年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期间开始尝试文学研究,撰写论文《李金发片论》、《<伤逝>与现代世 界的悲哀》等。一年后《<伤逝>与现代世界的悲哀》由指导教师王富仁推荐发表于《名作欣赏》并获北京 师范大学陈垣奖.这是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李金发片论》亦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 年4期,多年后方知发稿编辑为钱理群、王超冰。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题为《论穆旦对中国现代新 诗的贡献》,指导教师为蓝棣之,该文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  相似文献   

10.
执著忘情此生无悔我与语文教学论专业——————曹洪顺曹洪顺教授,1940年6月生,山东招远人。196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一直任教于烟台师范学院,先后开过《写作》、《文选》、《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国语文教育史》、《大学学习学》等课程。由于他...  相似文献   

11.
梁明,1949年11月生,广东省三水市人,毕业于蒙自师专中文系,后进修于云南大学助教进修班。现任云南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6年被评为红河州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9年8目被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州管专家”。有30余篇论文发表于各级公开刊物。其中,代表作有《论李乔现象》、《论读者审美心理的变化与通俗文学的美学价值》、《论新时期报古文学的嬗变》、《论中国悲剧现念的演变》署。现正致力于《新时期文字潮》(43万字)、《红河文学探微》的编著工作。 红河学人──…  相似文献   

12.
以赋论赋是一种独特的赋论形式,肇端于白居易《赋赋》,罕见于宋元明,直到清代才蔚为壮观。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清代“赋体观”的突破,推尊赋体,不以骈、律为鄙,自觉将赋体的“铺陈”用为赋论阐述。外在推力在于试赋政策,而文人争胜之心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考察清代赋论的赋体书写,“论赋赋”在形式和理论两方面都有重要的开拓价值,彰显了清代赋论的独有特色,其在于极致铺陈、寓虚于实、融古入律及颂扬当朝。而在以赋论赋的背后,则是清代赋论研究的一个侧面,从而窥探清人对传统赋论的总结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俗字源远流长,古时却未被足够重视,经过近现代学者的不断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敦煌俗字的相继探讨,俗字研究已成为文字学界的研究方向之一,成果较多,并有逐渐向近古延伸的趋势。王引之《经义述闻》是清代朴学的代表作,其论述中所涉俗字问题,属于近古俗字的研究范畴。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论俗字已有专论,然而,《经义述闻》所论俗字的研究却尚未发现。以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所论俗字为研究对象,在点校的基础上,穷尽式探讨其类型、作用、方法、对比等问题,可以发现:王氏俗字有7种类型,以补证形讹为主要作用;通过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所论俗字与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玉篇》《广韵》等所论俗字的对比,将有益于管窥王氏父子的俗字观、补证单个俗字的考辨、总结整个俗字演变史的规律,甚至纠正现代字典辞书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近代中国农会研究》,《汉英数字文化内涵对比研究》,《论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訄书·清儒》是章太炎对于清代学术史的全面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清儒》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奠基地位、古文经学与太炎对清代学术精神的总结、太炎对清代学术的思想突破,以及从《訄书》到《检论》的学术发展四个角度,可以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展现太炎对清代学术的历史总结与思想突破。具体而言,《清儒》在学术史的分期、脉络、派别、视角、体例等方面奠定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框架。《清儒》将清代学术精神总结为"求是观化",深刻把握了清代学术的总体特点,体现出章太炎立足清代学术,建立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化的思想追求。在这一点上,清代学术对于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具有本质意义。在《检论》中,太炎进一步修订增删《清儒》,体现出学术史研究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启功《汉语现象论丛》学术研讨会综述谢思炜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郎80年代以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和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汉语现象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辑为《汉语现象论丛》一书,由香港商务印书馆于1991年出版。《论...  相似文献   

17.
纳张元 《大理师专学报》2013,(1):F0002-F0002,F0003
晓雪,原名杨文翰,1935年生,白族,云南大理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文章。大学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代作家论。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26部和《晓雪选集》6卷。  相似文献   

18.
张玉能,男,1943年8月出生于武汉市,祖籍江苏南京。196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美学家蒋孔阳,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到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1994年评聘为教授,1999年任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1996-199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师从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奥托·安东尼亚·格拉夫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指导组组长。主要著作有:《美学要义》《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席勒的审美人类学》《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思潮》《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主要译著有:《德国古典美学》《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美学文集》《席勒散文选》。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文体论在唐代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明清两代一直都是校注、评点之重。明人在《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注释上有很大进展,但在评点方面取得成果有限。清代学术大兴,加之有《文心雕龙》在明代的大量刊刻为基础,清代的《文心雕龙》研究上了一大台阶。文体论仍然是研究的重点,不仅注释愈加完善,更在理论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0.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论诗专著。其作者钟嵘稍晚于刘勰。人们一般将《诗品》和《文心雕龙》并称六朝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的“双璧”。清代学者章学诚称 :“《论品》之于论诗 ,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 ,皆专门名家 ,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 ,《诗品》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足见《诗品》之重要。《诗品》中最瞩目的核心理论 ,人们探讨也最多的应该是其“滋味说”。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 ,其后 ,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 ,宋代苏轼的“至味论” ,乃至清代王士礻真的“神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