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思想政治课中,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想大有裨益。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导入新课的几种办法。一、热点式导入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在现代教学中,也要注意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这个教育原则。热点式导入新课法,就是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胆而巧妙的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  相似文献   

2.
石仕根 《中学教育》2002,(5):44-44,48
中学生物教学是一门以自然界丰富的动植物为对象的学科 ,其内容源于自然 ,其教学也要在很大程度上取材于自然 ,让学生“读自然的书” ,在美丽的自然中受到心灵和智慧的启迪。正是这样 ,中学的生物课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一片理想领地。在总结长期教改试验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课中实施“创新学习”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变学生“学会”转向“会学”到“创造性地学” ,关键要做到 :求新、求实、求活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中,我们多积累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新颖的小资料,教学时使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并能达到突破难点,巩固重点,启迪学生思维,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激活了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由此可见,走进经典著作是滋养学生心灵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由此可见,走进经典著作是滋养学生心灵的良方。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但他们好动、好奇,注意力不易长期集中,不喜欢单词重复和机械的训练。他们的学习完全建立在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需要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学英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7.
心理暗示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蕴 《新课程研究》2009,(11):131-132,135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无心”的心理暗示,能在学生心灵不设防时,将教育教学的要求悄悄潜入学生心灵。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委婉曲折的心理暗示,于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疏导和启迪,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浅谈几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有着29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细心洞察学生心理,是以爱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他们交谈,他们才会接受你的教育。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9.
蓝国伟 《学苑教育》2012,(21):45-45
教学中,老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心理的共性和个性,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节40分钟的课,几乎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从头到尾操着流利的口语组织教学,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向学生,一个环节刚结束又赶紧进入另一个环节。这样的课堂上,话语权被老师和部分尖子生"霸占"。教学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碰撞、心灵与心灵沟通的目标,成为一种知识与观念建构的活动,就必须实现学生话语权的回归。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心理效应,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去启迪他们,走进学生内心,想他们之所想,让每一个孩子敢说、想说、会说、乐说,并能说出自我、说出个性,让孩子们的语言之花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璀璨开放、落地有声。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有以下具体内容: 一、激发情趣——心理目标 情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现实中“我要学”和“要我学”是当今学生中共存的两种学习心态,特别在语文学科中。存在“要我学”心态的学生尤多。要使学生具有“我要学”的心态,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刻也不可放弃的心理目标。 影响学生学习情趣的因素是复杂的,但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教师的师者风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要有长者风度,要有学者风范。举手投足要透出文明的气质,言语辞锋要显现出  相似文献   

12.
曾有人这样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经验让我深深地明白: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倾注爱心,用心去关爱他们,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宁 《华章》2013,(20)
文章从五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包括:提高体育老师本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灵融入,把“要我学”改为“我要学”;运用回忆技术动作组织教学;利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沟通学生心理,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乐学、爱学、会学,有创见地学习的学风,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激发成就心理,激励学习动机 成就心理,是指人期望通过努力达到成功的心理。可以说,每个小学生都充满求知欲.都有一种成就心理。这种成就心理,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向预定目标发展,直至实现教学目标,由成就心理达到成功效应。当学生产生成就心理后.教学就真正做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就有了动力。如《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开讲…  相似文献   

15.
庞丽 《新疆教育》2012,(9):67-6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们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对“特殊学生”要有特别的教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和再婚家庭的子女,由于年龄小,对家庭的变故无所适从,苦闷压抑,又没有人帮助,处于父母感情的夹缝中,因而他们中有的变得或内向敏感,或暴躁偏激。这里暂时对有这类心理变化的学生称为“特殊学生”。教育这些特殊孩子,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进而疏导他们的心理并改善其认知及性格。看——悉心了解对“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盲目地采用“千人一方”的做法。我经常在工作中观察这样的学生,并把他们划分为急躁偏激型、敏感多疑型、暴力自卑型。然后依据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教育:对急躁偏激的学…  相似文献   

17.
一、以“爱”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无比热爱我的祖国和教育事业,充满信心。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有了爱才能把每件事做好。只有有了爱才能对一切充满信心。但是要想让每个人都懂得爱是不容易的,我所面对的是一届届刚刚走出高中校门就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面对的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从化学史教育入手,通过录像向他们介绍古代化学的发展、现代化学的发展和前景、著名化学家的生平,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感受,给他们以爱的启迪,使他们懂得如何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开启学生潜力之门的钥匙.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影响到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赵厚庆 《中国德育》2006,1(12):84-85
“爱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具有道德指向性和情感驱动性。实施“爱的教育”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向每个学生倾注爱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转换角色,与他们平等交往,用智慧启迪心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影响到学生,才能使他们同样成为爱的传递者,才会自觉地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环境。  相似文献   

20.
江其军 《考试周刊》2011,(42):184-184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基本教育思想,高度重视学生发展,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学理念.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多元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