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仲舒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也直接影响音乐的发展。以往我们对其音乐思想研究欠深入,评价也失之偏颇。故有必要对其重新评价。一、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自先秦始,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各家学派在思想领域展开激烈的论战,同时在音乐思想上也各持己见。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只有儒、道两家。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从《国语》《左传》等史料看来,在西周、春秋时期就趋于成形,至春秋孔子时,已粗具规模,荀子的《乐论》又加以补充,至西汉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基本成熟、定型。这一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最主要的代表有:以《乐记》为  相似文献   

2.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通才。沈括以其一生的音乐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以乐教为基础的情感论美学,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具有卓荦不群的历史地位。文章从沈括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对沈括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寻,并从学术“效果史”角度对沈括音乐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3.
4.
董仲舒,人称“汉代孔子”。他创立的“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理论,成为后来指导封建立法、司法的基本原则及统治人民的基本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的法律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春秋》法统思想、圣人法天思想、“三纲五常”理论、德主刑辅理论、《春秋》决狱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相当丰富的。诸子们关于“乐”的争鸣构成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吕氏春秋》中的乐论则可以视作这场争论的一个“折衷”“调和”或总结。李泽厚、刘纲纪合著的《中国美学史》指出:“先秦美学以《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而告终结,成为向汉代美学过渡的桥梁。”这在音乐美学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什么是美、如何审美以及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发展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作为汉代群儒之首,提出了"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继承先秦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建构他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思想体系.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意义深远.董仲舒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政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其神秘的唯心主义成分要予以批判,但也要看到他对天人关系认识的合理性的一面,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客观联系,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音乐——听觉艺术,它不同于可以描绘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美术,亦不同于可以叙述各样事件的文学。它看不见,摸不到。音乐——时间艺术,它不像美术、文学可以随着时间的变迁长久的保存,甚至是永久的保存。它转瞬即逝,如同流水,它经过此处便不在此处了。于是人们为了留住音乐,发明了磁带、光盘让它停住脚步。音乐以情感表达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音乐表演艺术风格美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表演艺术是一个独立的、创造性的表现过程.它既再现着音乐作品的历史时代与艺术风格特征,又展示着音乐表演者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娴熟精湛的技巧,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审美意识与创造激情的具体体现.因而,必须准确把握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才能将无声的乐谱变成富有生命感的、充满丰富情感意韵的音乐律动.  相似文献   

11.
啸即打口哨,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魏晋间著名辞赋家成公绥所创作的《啸赋》就是以“啸”这种在魏晋文人中广泛流行的口哨音乐形式为吟咏对象的抒情咏物赋名篇。透过这篇赋,我们不但可以找回久已失落的古老音乐形式,而且可以看出,它集中表现了自然、高雅、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美学体系的中心概念即“绝对理念”,其音乐美学思想贯串于他对美学的精彩论述中,尽管有些论点受到其特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对音乐的本质及情感表现等方面的理解是很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希腊神话认为音乐起源于神,并称阿波罗、奥菲欧、安菲翁等神和半神为音乐的发明者和最早的音乐实践者.认为音乐是有魔力的:可以治病、净化灵魂,能在自然界产生奇迹.在社会生活中,音乐是身份和教养的通行名片.  相似文献   

14.
苏珊·朗格的情感论力图超越自律音乐美学观念的狭隘与片面性,同时又借鉴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将其理论与经验相结合,这一做法代表了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发展的新趋向.为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情感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种不具有形体和重量的文化现象,但乐器和人声在空气中振动而形成的百购为人们认识音乐提供了可能性,音响正是音乐的最初存在.可是,这种存在仅仅是瞬间而且,瞬间过后,又回归寂静,这种存在不再残留任何痕迹.随着时间的流动而生成,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因此,音乐恐怕不能很容易地成为人们理性认识的考察对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现象的认识活动,是一个首先通过感觉获得信息,然后再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但是,对音乐来说,人们通过感性领域接受了音乐信息,理性吟味活动还没进行,这种信息就消失…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中“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两命题,不仅仅是老子辩证法的体现,而且蕴含了颇有深意的美学韵味。本文从释义的角度出发,分别探寻了“音”“声”及“大音希声”在《老子》中的本意,进而剖析了“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单调的、无节奏的是“声”,复杂的、有节奏的是“音”0“大音”即合道之音,“希声”即不是单调的声音。“音声相和”和“大音希声”这两个命题构成了老子音乐美学的思想。老子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加以集中地阐述,对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之一。儒家肯定音乐对人的作用,注重个人的音乐修养,提倡合理的音乐欣赏,追求对音乐的客观评价,对于我国现当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是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化身。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当时的音乐思潮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强调音乐教育性,重视音乐的情感性因素,强调音乐传统和创新的统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创作了《离骚》《九章》《九歌》等经典的集文学和美学于一体的作品,开创了将诗歌从集体吟唱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渗透在他著名的诗歌作品里,这其中包含着个人的伟大理想、政治上的失意和不幸遭遇、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热爱、对个体生命的炽热激情以及鲜明的个性光辉。屈原用自己对音乐美的独到理解和品味,继承融合了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音乐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对中国民族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史和唐代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的研究,就音乐审美活动的情感特征和教化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白居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美学思想上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