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剑 《体育博览》2008,(2):74-75
在总结这个即将告别20岁的孩子的一年时,丁俊晖的教练蔡剑忠这样说:"丁俊晖在2007年的成绩的不理想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无论他之前的荣誉还是成绩来得都太快了,人们难免会用很高的标准去要求他。现在是他面临转折的一个重要时刻,所有的挫折和磨练对他来说都是财富,也是为他以后更好发展职业道路积聚能量。"褪尽光环的时候是痛苦的,当然  相似文献   

2.
顾晨 《新体育》2007,(7):63-63
当斯诺克80后代表球手之一的塞尔比正和希金斯在克鲁斯堡剧院上演曲折的世锦赛冠军争夺战时.丁俊晖已经在上海开始享受他盼望已久的假期。在这个“高开低走”的赛季末尾,这位”中国斯诺克的旗帜性人物”度过了他的20岁生日.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他的未来并不如之前外界热盼的那么清晰.最为形象的问题就是:丁俊晖究竟是台球”神童”,还是媒体塑造的华人精英或者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呢?  相似文献   

3.
丁文钧是谁?他与网球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他是前不久夺取中国台球公开赛冠军的"神奇小子"丁俊晖的父亲。他是江苏宜兴人,今年48岁,以前是个生意人。穿着一套没有牌子的西服,打着领带,戴着一块梅花表,喜欢抽广东梅州产的五叶神。丁文钧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如果不是他儿子丁俊晖争气,老丁什么名气都没有。如今,老丁可能是中国最有魄力的父亲,因为他以儿子加上倾家荡产、颠沛流离为赌注,重要的是,他赌赢了。丁俊晖6岁时第一次触摸台球,全家还在江苏宜兴。此后几年,他打遍当地无敌手,据说方圆十里只要打台球,都是给他送钱的对象。丁俊晖得到的第一笔奖金是10D0元,那是他10岁时在南京拿到的一个斯诺克比赛冠军。就此丁文钧看出斯诺克的"钱"途,作为一项绅士运动,虽不普及,可是有着不错的资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最后一天,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台球协会和星牌集团在京举行庆功会,表彰丁俊晖夺得世界职业台球排名赛英国锦标赛冠军,并为他颁发"中国台球运动贡献奖"。一夜成名后的连锁反应, 并没有让不满20岁的他尽快进入新角色,"我还是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专访被安排在一家网络媒体和一家电视媒体之间的空档里,只有20分钟。不足1米的距离,能够清楚地看到丁俊晖眼中的疲惫。"咱们开始吧",坐在角落里的丁俊晖翻阅记者递给他的杂志,竟如此专注,我只好推了推他。回过神来的丁俊晖,露出歉意的真挚微笑。忽然发现他脸上的青春痘很是茂盛,像极了他遍地开花的2005年。  相似文献   

5.
斯诺克(snooker),在英语里即障碍球之意,制造与化解斯诺克就是一盘比赛的精华。如果将丁俊晖的人生比作一盘斯诺克比赛,那么他对这一运动的追求就如同不断挑战障碍,解开斯诺克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春雪热线     
《新体育》2011,(2):78-78
春雪你好!请问丁俊晖如何过年?丁妈妈又是如何看待小晖成长的? 春雪:元旦之后,丁俊晖就去了英国训练,春节期间恰好有德国大师赛,估计丁俊晖会在比赛中度过春节,不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否会给他带来好运气。  相似文献   

7.
试论“丁俊晖模式”金牌产权的归属与收益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找相关法律、政策、意见及科研论文,分析了当前"丁俊晖模式"(社会力量投资竞技体育)金牌产生的必然性;提出"丁俊晖模式"金牌产权的归属与收益分配的三点参考因素和两点立论依据,由此得出结论:"丁俊晖模式"的金牌产权归"丁俊晖"所有,所得收益也归"丁俊晖"所有.  相似文献   

8.
陈浩 《新体育》2007,(3):12-12
他们都少年得志,被喻为天才,似乎都沿着同一条轨迹前行,当他们越来越多地在赛场上狭路相逢,互有胜负的时候,性急的人们开始不得不对38岁的亨德利、32岁的奥沙利文和19岁的丁俊晖进行全面打量。  相似文献   

9.
丁俊晖,一个刚步入18岁的中国少年日前在中国台球公开赛连挫包括历史上最伟大台球手亨得利在内的3位前世界冠军,不仅让世界职业排名赛冠军榜上有了第一位中国人的名字,而且还成为职业台球界持外卡夺冠的第一人。丁俊晖夺冠的意义不仅仅是像李婷,孙甜甜在奥运网球赛场上书写希腊神话一样振奋人心,更给中国台球运动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丁俊晖,一个只有18岁的中国少年,一个性格内向、外柔内刚,脸上还不时“浮现”青春痘的台球选手,一举击败了世界“台球皇帝”亨德利,2005年为中国第一个拿到了斯诺克职业排名赛的冠军。和其他“开纪元”的冠军一样,丁俊晖的这次问鼎,不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更为中国人在台球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起点;这项由英格兰人,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北爱杯夺冠之后,丁俊晖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重回巅峰的机会。而三年之后,在10月份举行的09斯诺克大奖赛上,丁俊晖获得亚军,重新返回排名赛四强。  相似文献   

12.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国家在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的竞技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到一些非奥运会的冷门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本文以2006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获奖的运动员丁俊晖为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水平很低的个人项目(如台球),可以交给家庭或社会举办,同时政府给予扶持。“丁俊晖模式”成为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本文以丁俊晖获得成功为典型案例,从社会学角度对丁俊晖的成材之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老梁 《新体育》2005,(5):5-5
爱因斯坦去世后,大脑被保留,被研究,人人都想从那些沟回里找到秘密, 结果是徒劳的。爱因斯坦就是爱因斯坦,纵然是有了克隆技术,能克隆出一个长相很像爱因斯坦的家伙,你也无法复制出一个大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必须尊重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在我们的现实中常常忽略这一点。丁俊晖拿了台球的冠军,就有热心人探讨他该不该去读书,其言其行,刻意追究着丁俊晖的标本意义,实际上就是对丁俊晖独特性的蔑视。几年前有一本书,揭秘了一位到哈佛读书的女孩,似乎是当教科书推广的,的确也有不少家长诚惶诚恐去购买,然后如获至宝拿来尝试培养自己的孩子。至今没有听到哪位去哈佛的孩子,是因为家长在这本书里读出了真经,更没有听说哪位家长因为读了这本书,把一个落后生培养成哈佛生。丁俊晖也有不可复制性,他的路不是没人走,但大红大紫的仅仅是他。如果在教室里踏踏实实读书,丁俊晖就不是今天的丁俊晖了。你照着他的路走,可能去了死胡同,既耽误了学业,又拿不了冠军。  相似文献   

14.
卢元镇 《新体育》2006,(3):29-29
好生了得,丁俊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果说中国GDP每年的增长率未必引起英国绅士的关注的话,那么,丁俊晖在英国台球锦标赛上的一举成名,则必定引起英伦三岛的震动。一个东方的毛头小子向西方传统贵族运动项目的横枪挑战,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于是,在中国层出不穷的诸“现象”中,又冒出了一个“丁俊晖现象”,对此赞赏羡慕者有之,责备质疑者有之,研究探讨者不少,追随效仿者更多。丁俊晖现象的出现虽然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仔细分析,有它的必然性:必然之一:国运兴,体运兴。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的兴旺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国家在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的竞技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到一些非奥运会的冷门项目运动员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以2006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获奖的运动员丁俊晖为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水平很低的个人项目(如台球),可以交给家庭或社会举办,同时政府给予扶持."丁俊晖模式"成为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通过丁俊晖获得的成功作为典型案例,从社会学角度对丁俊晖的成材之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体育博览》2013,(9):82-83
作为红牛中国之星,年仅11岁的王克,在同龄人只知道玩耍的年龄,就已经成为一名花式摩托运动的明星。这位安徽少年在父亲的影响和支持下,从5岁开始练习摩托车,如今已能完成一些高难度的空中技巧动作。父亲想把他培养成摩托车界的“丁俊晖”,他自己的目标则是能够成为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冠军。  相似文献   

17.
"丁俊晖模式"培养体育人才的利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俊晖的成长之路,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分析“丁俊晖模式”的利弊,探索体育人才,尤其是非奥运项目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时尚球类》2007,(1):37-37
1月14日,丁俊晖再度让整个英伦为之震惊,在温布利大师赛中他打出了单杆147分的满分,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打出单杆满分。赛后英国各大媒体都纷纷对丁俊晖的表现进行了赞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长盘梦魇 又是长盘落败,又是领先之后被逆转。经过23局苦战,丁俊晖终究还是没能迈过墨菲这道坎,在10:9领先的大好形势下,丁俊晖被老冤家墨菲连赢4局,4月27日随着记分牌最终定格在10:13。随着‘胖子”发泄式地挥了挥右拳。  相似文献   

20.
温布利大师赛后,丁俊晖的眼泪就开始飞了,当然,这并不是他的错,他不是演员,这眼泪不是说来就来,说不来就能忍住的。而说他的眼泪在飞却也是有失公正的,确切地说是人们让丁俊晖的眼泪满天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