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记人叙事的文章中,对话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对话中的说明文字对充分发挥对话的表达作用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好的说明文字,不仅指明说话者是谁.显示出说话的次序和条理.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理清对话的头绪,更重要的是还会描绘出说话人的语  相似文献   

2.
大约三百年前,英国的作家兼政治家约瑟夫·爱迪生就曾说过:“如果人的心灵是敞开的话,我们就会看到聪明人与笨蛋心灵上并没有多少区别,其差异在于前者知道如何对其思想进行有选择的表达,而后者却毫不在意的全盘托出。”所以谈话的艺术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其事业成败的一种关键因素。 一、交谈的概念 所谓交谈是指两个人或者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的对话,是社会交际中最常用的基本形式。 有的大学生在一般的场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时,能自如的应付,可一遇到严肃正规的交谈时,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言辞,甚至怀疑自己的说话能力。因此,掌握一些交谈的艺术技巧,不但能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还能帮助我们注意不同场合的谈吐、举止、礼貌和修养。使我们在社交生活中信心倍增,成为一名谈吐轻松自如的人。  相似文献   

3.
刘徽 《现代教学》2006,(4):59-61
谈论对话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对话?交谈有多种类型,比如:聊,乃是闲谈,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大家只是为了说话而说话,不触及内心;辩,辩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你错我对,每个人都面红耳赤地想要占上风,固执地认为真理在自己这一边;商,为了达成一致的目的,大家都做点让步,至于最后妥协出来的结果是否是真理就显得无关紧要了。而对话则不同于以上三种,在对话中,每个人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都能彻底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让不同的观点彼此碰撞、激荡、交融,真理从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和王熙凤是表姐妹,又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但是她们却从来没有对话和交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导致她们不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是两人在贾宝玉婚姻对象人选上的立场不同;其次是两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之争一触即发;第三是两人未来势力的强弱此消彼长,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两人貌合神离、相对无言。分析出小说中这两个重要人物不说话的原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会《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悲剧命运,更深入地认识《红楼梦》的伟大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交谈。〔1〕对话的最大特点是主体间性。正如加登纳所说“,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有一种向亲密的人倾诉自己的深切感受或强烈印象的愿望。他把作品的角色、作品的接受者作为在心理上具有亲和性的主体”。〔2〕可见,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主体间的相互交流,艺术家对作品说话,作品对艺术家说话。“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旨在——至少是含蓄地旨在——与别人进行对话。”〔3〕在观察幼儿的绘画创作时,我们发现幼儿通常会根据所给的命题自主选择创作对象,并…  相似文献   

6.
对话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此,有人不禁要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其实,由一篇篇具体的课文组成的文本,不仅仅是客观事物,更是像对话中的一个人,就像一个“你”一样在自身说话。这是因为,一篇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阅读这些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间接对话,或者说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心灵对话。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种新的境界,于是我们便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因此,文本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阅读的本质,其实就是读者通过文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相似文献   

7.
给鸟搬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故事,历来为人称道。还记得小时候读这一节的情景。林冲躲在庙里,眼见大火烧了草料场,正要夺门出去救火,忽听到门外几个人说话。我佩服的是,作者在这里只写对话,不肯交代说话人是哪个,作为读者的我却能一一猜出他们是谁,  相似文献   

8.
路子对你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故事,历来为人称道。还记得小时候读这一节的情景。林冲躲在庙里,眼见大火烧了草料场,正要夺门出去救火,忽听到门外几个人说话。我佩服的是,作者在这里只写对话,不肯交代说话人是哪个,作为读者的我却能一一猜出他们是谁,仿佛在屋子  相似文献   

9.
考场作文,一般要求在一小时左右完成。因此,构思必须快捷、新颖、精巧。下面就介绍几种新颖独特的构思方法,供读者参考。一、对话式构思所谓对话式构思,是指文章的整体结构只有问与答,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几问几答。所有的问答都要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围绕一个大的中心议题进行组合,还要注意写出对话时的语气、节奏、说话人的情态,以及情节的推进、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独白与对话     
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给我很大启示.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在那儿神侃,下边的都是观众、看客,显然不行.于是,观众队伍中还有许多嘉宾,一般观众也有说话的机会.于是,大家都愿意说话,对话就进行下去了.很多媒体为了各自的目的,都在互动性上做文章,但不如各地的交通台,虽然无线电广播没有电视媒体的声像优势,可是人家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可以互动,可以打电话交谈.许多综艺性的娱乐节目都讲究这种互动性.这种互动,就是广义的对话.我们的语文课堂就需要对话.  相似文献   

11.
张博 《幼儿教育》2001,(2):10-11
三、互主体性是一种“对话”关系“对话”有不同层次的含义:①按照其原始意义,对话是一种语言活动,专指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言者和听者就所谈论的话题不断言说和倾听,从而达到理解或达成共识。②对话不限于用言语交谈。作为一种借喻的“对话”,它是消除了种种对立之后而形成的平等相互作用。在“对话”中双方都达到新的超越,共同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③“对话”是一种意识或境界,一种关系状态。这是作为借喻的“对话”最广泛的含义。这种意识,这种境界,这种关系状态,不仅可以支配人们的交谈,使人们的交谈成为对话,而且可以支配人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运用了不少对话。由于这些对话运用得巧妙、贴切,就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巧用对话的呢?鲁迅先生在谈创作经验时曾说过,作品中写人物对话,应该做到即使不描写人物的肖像,也应该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作者所写的《故乡》  相似文献   

13.
对话在很多小说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部分,我们通常也都是在历史和文化等视野下来阐释和解读这些对话的。然而,语用学的一些知识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来阐释这些对话,以丰富对其的解读。文章主要从"言语行为理论"和"交谈意蕴"的角度对几部小说中的一些对话进行了阐释和解读,进而说明将语用学的知识应用于小说对话的阐释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的真义:对话真正的阅读就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朱光潜先生在一篇论陶渊明的文章里,对陶诗“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作了这样的阐释与发挥:读书就是“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以发现“可尚友的人”,借“遗烈”的英魂使自己“感发兴起”,读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读书的确就是与“友人”晤对交谈,而其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与千年之久、万仞之遥的“友人”进行交谈,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撞击。既然是“对话”,就不是单向的作者向读者灌输,读  相似文献   

15.
贱卖文章     
文章全部由贩卖文章的“天才作家”的话语构成.对话的另一些对象,如购买作文的小朋友、预购毕业论文的大哥、摆地摊卖橘子的大爷均未有只言片语。所有的对话内容全部显现在一个人的话语之中。未见其形貌,而又能让读者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身份,这需要作者对人物语言及性格敏锐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同一个文化系统中进行交谈,听读者共享同一个文化语境;但在母语环境下外语学习没有共同的对话基础,是一种双重对话式交流.传统外语教学忽略了这种双重对话特性,造成了外语学习过程中整体结构之间、局部结构之间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冲突,进而造成了认知心理障碍.通过对外语学习的双重对话本质的揭示,我们尝试了语境转换法,即在外语教学中将双重对话中的隐结构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激趣 ,铺垫练习1 .启发谈话 ,激发兴趣导入。同学们 ,平时向别人借过东西吗 ?你们都借过什么 ?是怎样借的 ?谁愿意说一说。2 .示图设境 ,熟悉对话内容。出示多媒体课件《李华借书》,学生观看据教材插图制作的动画课件 ,倾听人物对话 ,并思考 :李华是怎样向王老师借书的 ?3.师生交流 ,明确对话方法。(1 )指名说说李华是怎样向王老师借书的。(2 )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段对话 ,我们知道了向别人借东西时 ,要像李华一样 ;与人见面问声好 ,和人交谈说清楚 ,互相告别道再见。[评 :这一环节的教学 ,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通过设置师…  相似文献   

18.
[课例] 《苦柚》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段,了解了伯父买柚子的经过,感受到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这段课文对话较多。一般情况下,在话语的前或后都会有一段“提示语”,告诉读者这句话是谁说的,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心情、动作如何。这儿的一段对话却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师执教《去年的树》。师:这个故事里有很多对话,鸟儿和树、鸟儿和树根、鸟儿和大门,还有鸟儿和小女孩。我们以前也曾读过很多文章,我们发现,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会在角色的话语之前加上一些描写他说话样子的词句,把他当时说话的动作、神情都描述出来。这个故事里的对话,有没有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 ,还有一项重要工作 ,就是要善于指导并提高学生说话能力。上海市教委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中设置说话训练课 ,无疑是一项明智的举措。它的特点就在于求实干、讲应用、重技能。这一举措对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 ,深化语文的教学改革 ,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益都有所促进。1 说话训练能消除学生的交际障碍。语言是一种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载体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具有交际性。然而 ,谁能肯定地说 ,现在每个学生都能言词达意 ,表述清晰呢。我们常会遇到这么一种现象 :一般学生(除学生班干部)私下里与人交谈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